新加坡最引以爲傲的組屋制度又迎來了新的知名學生。
近日,深圳首次公開表態要對標新加坡,學習新加坡的組屋制度,實現“居者有其屋”。
新加坡住房制度的精髓是什麽,深圳又將怎樣學習?
中國最高房價的深圳樓市真的會有巨變嗎?
01. 深圳這次要來真的
“來了就是深圳人”,不應該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真正能讓深圳成爲美好居住和工作的城市。
繼兩年前深圳首次提出2035年住房計劃後,深圳官方再次向外界傳遞了建設房地産長效機制的信息。
8月28日,深圳市住房與建設局局長張學凡公開演講透露,深圳要學習新加坡,未來深圳的住房比例是“六比四”,目標是讓深圳60%的市民住進公共住房,爲此將加大住房供應,推進大規模住房建設。
然而深圳的現實卻是,70%多的人仍然居住在城中村,人均住房面積也在國家和廣東省的最低標准線之下;住房供地嚴重不足,住房只占土地供應的22.6%,之前的供地計劃常常不能完成。
未來,深圳能否兌現自己的承諾,還是要看土地供應和住房供應體系能否突破。
不過,張學凡透露的信息,結合此前“深八條”新政的實施,可以讓人看到深圳調控樓市的決心,在穩定市場和增加供應上同時用力,深圳的樓市、房價穩定可期。
這也是深圳第一次明確公開的官方表態,在住房供應體系方面學習、對標新加坡。
張學凡表示,
深圳全市住房累計數量達到1068萬套、6.12億平方米,人均面積27.8平方米,還沒有達到國家和廣東省的最低標准線。主要原因是深圳還有70%多的人居住在城中村,城中村占深圳住房面積的54%左右。
深圳商品房供應量更是少得可憐,按套數來算不足20%,按面積來算也只有28%左右。根據深圳市住建局《住房發展“十四五”規劃》,到2018年深圳商品住宅總建築面積爲1.69億平方米,共計187.9萬套。
而深圳每年淨流入人口40-50萬,房地産需求量仍很大。
房地産長效機制最重要的是,建立起覆蓋全社會的穩定住房供應體系,核心就是大力發展公共住房。
張學凡強調,
深圳要學習新加坡,提出“六比四”的住房比例。作爲一線城市代表的深圳,住房建設方面的長遠目標是,有60%的深圳市民住在政府提供的租賃或出售的公共住房。
深圳對標的新加坡模式,起源于新加坡從1964年開始推行的“居者有其屋”計劃,新加坡政府鼓勵中等收入和低收入階層購買建屋發展局興建的組屋。
目前,新加坡已形成以政府組屋爲主、市場化的私人房産爲輔的住房體系。新加坡建屋發展局顯示,早在2016年,新加坡便有高達82%的公民居住在組屋裏,也就是說,新加坡的政策性住房與商品房比例約爲“8:2”。
事實上,這不是深圳第一次提出6:4的比例。早在2018年6月,深圳曾發文,明確了面向未來(2018年至2035年)的住房發展目標,計劃未來18年提供170萬套住房,並將人才房、公租房、安居房和商品房的比例定爲2:2:2:4。
爲此,深圳提出一個大規模建房行動,包括商品房和公共住房這兩大塊。
張學凡表示,公共租賃住房目標爲110萬套,深圳每年公共租賃住房建設10萬套,將通過5年甚至8年補短板,力爭使得住房供需矛盾得到較好地緩解,以此穩定房地産市場,讓市民從“住有所居”邁向“住有宜居”。
而商品房方面,深圳今年房地産開發量是去年的2倍,是十年來總量最高的一次,過去10年最高峰的2013年是913萬平方米,而今年是1200萬平方米,是過去10年平均數的2倍,目的就是補齊供給不平衡的短板。
此外,張學凡透露,過去的房地産調控以行政手段爲主,從現在開始是行政與經濟手段並存,將來還會慢慢過渡到以經濟手段爲主的方式。
“深八條”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台的。相比過往以行政手段爲主的調控政策,2020年7月15日出台的“深八條”新政,行政與經濟手段並存。
如金融信貸方面,完善了差別化住房信貸的措施,無房三成首付,有商品房貸款記錄的五成首付(非普通住宅六成),二套房首付則需要七成(非普通住宅八成);再如稅收方面,更新二手房交易計稅參考價格,使計稅參考價格更接近市場價格,同時將個人住房轉讓增值稅征免年限由2年調整到5年等等都屬于經濟手段,
深圳一直是改革的“試驗田”、開放的“窗口”,承擔爲改革開放先行探索的使命,特別是去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發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深圳在政策上的“先行示範”作用更加突出。
因此,業界普遍認爲,此次深圳對住房模式的明確,對于後續尤其是“十四五”深圳房地産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意味著深圳樓市、甚至全國樓市格局將會面臨巨變。
02. 新加坡的“居者有其屋”
深圳想要對標學習的新加坡“組屋制度”,你了解多少呢?
新加坡組屋的房價在300-700每平方尺,換算成人民幣大概1萬6到3萬6每平方米。大概占房地産市場的80%。也就是說新加坡有80%的人可以住在房價不高且穩定的組屋裏。
新加坡的政府組屋,分布全島各地。每棟組屋一般是十多層樓高,屬于較密集型建築。但是,新加坡建屋局十分注重房屋的位置分布。每個小區內的組屋常以前後錯落、或者高矮不一的方式排開,避免形成香港組屋式的“房屋牆”。
同時,組屋的采光和通風一般都很好,每一層都由一條半開放式的走廊連接。因此,身處組屋的人們,同樣可以享受到充分的陽光和自然空間,不受較高密度人口分布幹擾。
新加坡組屋最爲人稱道的一點,是其齊全的周邊設施。每個組屋區附近,都設有商場、電影院、圖書館、養老院、社區醫療、食閣、辦公樓、學校、交通樞紐等建築設施。
如果說30年前的舊組屋在基礎設施方面確實比不上商品公寓的話,2017年之後的新組屋BTO,和公寓的差別已經不大了。除了沒有遊泳池和健身房之外,其他設施基本都有。而且一樣裝修的漂漂亮亮,拎包入住。
只不過,新的組屋BTO購買限制就更多了。
單身的新加坡公民只能買三房式(兩個臥室)的房子。只有結婚了的新加坡公民可以買大套的。而且還要抽簽。抽不到,就沒有。也就是說連新加坡本地人也不是想買就能買的。
優質的資源永遠是稀缺的,而且因爲新加坡組屋不是商品房,組屋的定價由政府管控,對工薪階層還是很友好的。
同時,還有相關頂薪政策限制,如果你要是太有錢了,也不能購買組屋。
2019年最新政策,申請新組屋的家庭月入頂限從12000新幣調高至14000新幣。購買新組屋的單身者月入頂限從6000新幣上調至7000新幣。申請執行共管公寓的家庭月入頂限則從14000新幣上調至16000新幣。
而且每個新加坡家庭都只能擁有一套組屋,如果結婚之前,夫妻雙方各自有一套組屋。政府會要求賣掉一套。不賣不行。除非,屋子是和自己的父親或者母親聯名買的,賣掉父母會沒有屋子住。而且雙方都得是這種情況。任何一方不是的話,還是要賣房子。
這樣就基本完全遏制了囤積新房和炒新房的可能性,在這裏,不得不爲新加坡政府控制HDB價格的良苦用心點贊。
雖然組屋政策有身份的限制,但是對于新加坡本國公民來說,確實實現了居者有其屋。而這對于中國來說,還是任重道遠的任務。什麽時候才能讓每個中國人都能在城市裏買得起房呢?
03. 房價到底會不會跌?
在張學凡8月底的最新表態之前,7月15日推出的“深八條”實施已經有一個多月了,對樓市的調控效果怎麽樣?房價降了嗎?
很遺憾的是,深圳的房價居然不降反升!
火爆都不足以形容,唯有魔幻二字較爲恰當。
一樓盤僅僅開盤兩天,就售出90%的房源;一樓盤將銀行存款不足80萬的購房者拒之門外,售樓部已久人頭攢動;一樓盤推行積分誠意登記,總共才556套房,卻有2.6萬人參與誠意登記,據說是深圳40年來認籌人數最高。
到處都是打新的人。
在光明區的一處“網紅”新盤,選擇在調控新政發布後公開認籌,網上預約認籌一度“大塞車”,工作人員表示只能在規定時間內前來現場認籌。有准備打新的購房者表示,“調控新政下有房票的人少了,特別是外地炒房客也少了,說不定新房還比較好買。”
打新有多爽?
在深圳,你應該知道“打新到手,穩賺200萬”的說法。
據深圳市住建局數據,8月3-9日,深圳共網簽1036套一手住宅,日均成交148套,成交連續2周上漲,是近8周以來首次突破4位數,環比大漲24.4%。
調控在擠出部分炒房客之後,還發揮了催熱市場的作用,反而推動著那些猶豫觀望的購房者以最快的速度“上車”,這與人們的預期似乎背道而馳。
起初,正是因爲深圳市場太過于火爆,搶房的人太多了,大家才希望出台政策來改變這一現狀。而一個多月後,現實卻更加魔幻。
有人說,政策永遠只是一個調節性工具,最終決定市場走向的還是供求關系。供求不變,買房邏輯就不會變。深圳樓市就像停大卡車,停得慢是因爲有慣性,猛刹車也還會往前俯沖。所以深圳樓市還是會繼續往前,只是速度慢一下了。
歸根結底,樓市房價刹不住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爲想買房的太多了,而房源太少。只有增加房源供給才是符合市場經濟的最佳控制房價方式。
當然深圳市政府和智庫們不會不明白這點,只是理想豐滿,現實骨感。深圳住房體系的改變,仍在艱難實踐中。
事實上,深圳此前的土地和住房供應計劃大部分都未實現。
深圳市房地産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宇嘉指出,深圳“十一五”、“十二五”規劃都提出了大量的住房規劃,但最後都沒有實現,特別是保障房和人才房。
十三計劃也大部分沒有完成。《深圳市住房發展2020年度實施計劃》顯示,2016-2019年底,深圳市商品住房用地累計供應510.7公頃,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的90%;累計供地擬建設商品住房26.27萬套,僅完成“十三五”規劃指標75%。
2016-2019年底,深圳市的公共住房用地累計供應281.3公頃,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的120%,但安居工程建設籌集共計35.34萬套,僅完成“十三五”規劃任務的88%。
所以,這次深圳住建局才會首次官方表態,“組屋制度”勢在必行。
而且目標是像新加坡那樣,讓政府住房數量在市場中占據大頭,讓商品房價格的哄擡無法成爲房價的主流。
相比兩年前,深圳在公共租賃住房方面的新目標是110萬套,爲此每年將建設10萬套公共租賃住房,補齊5-8年的短板,人均住房面積也將從現在的27.8平方米提高到30平方米。
2020年深圳加大了房地産的供應和開發。房地産開發量是去年的2倍,爲十年來最高的一次;房地産開工量達到1200萬平方米,是過去開工數的2倍多。
相信,以新加坡“組屋制度”爲藍本的深圳,在不斷加大調控力度和決心的同時,也能從供給的根本層面去抑制房産價格。
在全球經濟普遍不景氣的今天,抑制樓市泡沫的意義顯得更爲緊迫。
如果所有流動資金都被鎖在樓市裏,如果所有人因爲房貸壓力無法正常消費的話,對任何國家的經濟都是致命的打擊。
因此,通過深圳,我們也看到了中國正迫切地想要遏制房地産泡沫,從土地經濟向消費經濟強勢轉型。
深圳向新加坡學習的效果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版權歸“SingPlus新加坡直通車”所有,盜用將承擔法律責任,轉載請聯系後台。
資料來源:
1. 觀察者:8年補齊住房供需短板,深圳住建局:新加坡是榜樣
2. 第一財經:新一輪樓市“緊箍咒”:房價上漲 深圳等地過熱樓市面臨“敲打”
3. 第一財經:樓市巨變?深圳住房要學”新加坡模式” 房價或走低
4. 肖東敏:556套房,2.6萬人買!“深八條”到底調控了什麽?
5. 深度|對標新加坡 深圳要讓60%市民住進公共住房
6. SingPlus直通車:你這輩子還能在新加坡買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