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7日訊)導演脾氣差?5新加坡藝人受訪現身說法!
白薇秀上周(9月11日)在聯合早報發表文章,揭獅城某導演在片場脾氣差,對演員呼來喝去,尤其對臨演或不知名演員更直接以“誰誰誰”代替。
白薇秀以親身經曆爲例,指早年老公戚玉武在北京拍戲,她去探班,發現工作人員對演員極爲尊重,甚至以“白老師”稱呼她。反觀新加坡,劇組工作人員就沒那麽講究了,連演員的名字都懶得記。
被叫“阿Boy”的10歲小演員背地裏抗議才讓白薇秀發現問題根源所在。那就是稱呼對方姓名是對人最起碼的重視,不然演員不過是戲裏的道具之一,任人擺布。這對任何一位熱愛演戲的演員,都是一種不尊重。
那麽新加坡導演在片場無理叫囂、不叫演員名字甚至問候他人“母親”是否屬于一種常態?演員受到無理對待是忍氣吞聲還是會直接反擊?
記者采訪了5位本地姜,各抒己見,從中可以一窺新加坡片場生態。
馬藝瑄
馬藝瑄:沒把演員當專業人士
我有看她的專欄,老實說有一些共鳴。我在新人時期也曾被導演罵,而且他們經常叫錯我的英文名字,從第三部戲開始,我一般會讓工作人員叫我戲中的角色名字,因爲叫我真名會讓我出戲。
我也聽過白薇秀所指的這類導演,但都發生在臨演身上。新加坡演藝圈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把演員當成專業人士。我在國外拍戲受到的待遇就不一樣。但換位思考,這邊的拍攝模式和國外不一樣,開拍前沒有排戲,所以要求導演記住每個演員的名字不太可能,另外這邊拍戲因時間問題會像趕場。
我覺得演員都很脆弱,如果能得到尊重,會表現得更好。
何永芳
何永芳:片場沒階級之分
我倒沒有遇到這種情況,可能當年我是被聘請的外來人才,不是新秀。但的確也聽說有一些導演對剛入行的新人態度不是很好。
不過演員不分大小,所謂綠葉配紅花,導演應該尊重每一位演員,演員才會放下心中的包袱,把戲演好。
我個人覺得在新加坡拍戲,非常簡單,沒有階級之分,大家只是合作關系,現場服從導演的要求,把工作做好就可以了。
另外我也沒有遇到好色或鹹豬手的導演和劇組工作人員,演藝圈生態相對也比較簡單。
洪慧芳
洪慧芳:先做功課防“被罵”
80年代,電視台的幕後班底多數來自香港,他們的性子比較急,只要演員做得不好,達不到要求,他們就會飙髒話。
我本身沒有遇過被他們罵的遭遇,因爲我比較謹慎,爲了不被“罵”,拍攝之前我都會先做功課。
當然,當下看到導演導播們飙髒話會覺得有被罵的感覺,不過,現在回想起來,實際上這是他們的口頭禅,他們日常說話或開玩笑時也會夾著一兩句的“髒話”,就像我們偶爾在說話時也會穿插一兩句。
相比之下,現在片場裏已經沒有罵髒話的風氣了!
王沺裁
王沺裁:出口成“髒”是口頭禅
出道的那10年,由于幕後的導演和導播大部分都來自香港,我常在片場聽到他們出口成“髒”,不過,這是他們的口頭禅,完全不針對個人。
一般上是因爲演員們做出來的效果無法達到他們預期的要求,他們就會很急,很自然飙出一兩句髒話,這是很自然的事,因爲我們自己在生氣時,或無法完成一些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時也會冒出一兩句“髒”話。
洪乙心
洪乙心:不會放心上
我在中國拍過戲,他們對所有藝人都叫老師,是一種地方文化,也是一種很聰明、很有智慧的做法。
我在當新人的時候有遇到不被尊重,甚至被罵過很不客氣、蠻傷人的話。不過要看情況,假如是自己一直NG導致劇組晚放工,就只能忍氣吞聲。
即使真的被罵,也不會太放在心上,不然負能量會一直跟著自己。演員如果心裏有事,在鏡頭前就沒有自信,也很難演好戲。
相關新聞
最近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