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聯合國國際和平日,新加坡宗教聯誼會(IRO)在9月24日出版了一本宗教和平與和諧的書籍。
該書名爲《和平與和諧的宗教》,探討了宗教是和平與社會凝聚力的一環,包含反對利用宗教在世界範圍內煽動沖突和暴力的內容,也收錄了新加坡10個宗教社群撰寫的文章。
新加坡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在線上爲新書主持推介儀式時說,新書內容提醒我們宗教和諧、社會繁榮的重要性,同時正視極端分子對我們構成的威脅。
吳作棟說,這本新書的價值在于它突出了所有10個宗教的共同價值觀,也就是仁慈、同情心和對所有人的尊重。這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宗教社群在促進社會凝聚力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
“不幸的是,世界各地的沖突對宗教的描述都是不利的。我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人們可以看到所有宗教都爲實現和諧共處做出了共同的努力。”
“我們已經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以確保這本書對所有人都易于閱讀,同時傳達了世界宗教中建立和平的原則。”
新加坡宗教聯誼會成立于1949年,旨在促進不同宗教之間的和平與和諧。其中有十個信仰:巴哈教,佛教,基督教,印度教,伊斯蘭教,Ja那教,猶太教,錫克教,道教和瑣羅亞斯德教。
它還出版了其他各種書籍,包括新加坡的宗教習俗和慣例。
新加坡聯合國協會主席亞曆山大·查爾斯·路易斯先生在周四的書展上談到了聯合國在塑造和平和促進對話方面的作用時說:“這完全是要接受分歧,並有能力傾聽,承認,尊重和欣賞他人。”他補充說,聯合國及其機構正在努力爲人們提供實現和平的手段。
道教總會會長盼新書能消除對宗教負面看法
新加坡道教總會會長陳添來指出,世界各地爆發的惡性沖突抹黑了宗教的形象,導致宗教信仰與社會和諧形成對立關系,因此宗教聯誼會希望新書能消除人們對宗教的負面看法。
他說,新書作者都付出許多努力,以確保所有人能輕松閱讀,同時傳達正確宗教教義。“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們可以看到所有宗教都在協力合作,共創宗教和諧。”
新加坡之所以能保持種族和宗教的和諧穩定,離不開這五個關鍵原則
1 把種族和宗教排除在政治之外
首先是將種族和宗教排除在政治之外。種族和宗教民族主義的浪潮正在全球興起,稍有不當就有可能導致暴力發生。
新加坡《維護宗教和諧法》禁止宗教領袖利用講壇發表政治觀點,禁止政客利用宗教來增進自己的利益。
2 確保多種族主義
有人說,新加坡華人、馬來人、印度人和其他族裔(CMIO)框架將種族主義制度化。
它以一個崇高的理想爲基礎,然而,在新加坡發展的這個階段,CMIO的分類對于保持種族和諧仍然是有意義和有幫助的。
在新加坡獨立之際,當時的總理李光耀宣布:
“ “新加坡將成爲一個多種族國家。我們將樹立榜樣。這不是馬來民族;這不是一個中華民族;這不是一個印第安民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平等;語言、文化、宗教信仰。”
新加坡今天之所以有一個和平與和諧的社會,正是因爲新加坡認識到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所有社會中存在著本能的種族劃分。新加坡政府已經主動和有意地管理它們,以防止這種分裂進一步加深,並確保所有種族都能得到公平的結果。
爲此,新加坡政府將CMIO框架用于各種政策和措施。
我們可以在許多國家看到這樣的例子,其中一些國家一開始就公開宣稱非宗教,宗教、種族的言論主導著政治話語,少數民族在立法中被邊緣化。
新加坡種族融合政策,也是基于CMIO的框架,防止在新加坡公共屋邨形成種族飛地。人們很自然地希望生活在種族比較單一的社區,他們的鄰居在外貌、價值觀和文化上都更像他們。
最近和過去的事件表明,新加坡仍然存在種族分歧,需要繼續謹慎、敏感地處理這些分歧。
3 統一語言,傳統教育
第三項原則是要求日常使用一種共同的、中立的語言,並通過對所有人進行傳統的國民教育,將所有種族社區結合起來。
新加坡雖然有四種官方語言,但是采用英語作爲共同的、統一的語言以及學校和行政管理的語言。
在這一選擇中,三個主要民族都沒有得到優待。
在新加坡學校政策中也有一些例外,比如SAP(特殊援助計劃)學校、伊斯蘭學校和政府資助的基督教學校。對此也有合理的爭論。但新加坡學校體系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世俗主義和鼓勵種族融合的政策。
4 人人機會平等
每個新加坡人,不論種族或宗教,都必須得到平等的機會。這是第四條原則。
在一些國家,例如馬來西亞,某些民族比其他民族享有特權。我們采取了一種不同的方法。
5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在新加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新加坡第五項原則。這有助于建立社區之間的信任,以及對政府公平應用規則的信任。
如果我們想繼續和睦相處,我們必須小心處理種族和宗教問題,而不是任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