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分爲注冊資本、實繳資本和認繳資本。
注冊資本
是營業執照上的注冊資本。如果你想注冊一元公司,公司注冊資本就填一元,如果注冊一百萬公司,注冊資本就是一百萬元。
實繳資本
是指公司成立時公司實際收到的股東的出資總額。也就是公司賬戶實際擁有的資本。比方說你認繳了100萬,但是只繳了50萬。這50萬就是實繳資本。故而實繳資本可能等于或小于
認繳資本
就是向工商局承諾一個注冊資本,可以向工商局承諾多久後補齊,出資的時間在公司章程中記載,不要超過公司經營期限就可以。
公司注冊資本從實繳登記轉變爲認繳登記後,工商部門只登記公司認繳的注冊資本總額,無需登記實收資本,不再收取驗資證明文件。
認繳登記制度:
無需驗資報告,注冊公司的時候取消了實收資本的限制。首先工商局就不需要驗資了,所以企業也不用去會計師事務所出驗資報告,這樣可以更加省心了。
緩解資金壓力:
創業初期,公司最缺的就是資金。如果可以進行分期補齊注冊資本,那麽公司前期輕裝上陣,門檻一下子就降低了。而且相對來說,實繳的注冊資金多,也有大股東抽逃資金風險。
注意:
在工商局的企業年報中可以查看股東認繳資本和實繳資本。另外還是存在有些行業,規定是必須注冊資金一次全部實繳的。例如銀行,典當行,保險,貸款等。這是因爲這些行業容易發生資金風險,需要能夠保證自身的實力。
自2014年3月1日起就將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爲認繳登記制,取消公司注冊資本限制,由實繳制改爲認繳制,對于初創企業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于是很多初創業者在登記時喜歡把資本寫的很高,反正又不用實繳,寫的越高越顯得自己公司有實力。以後公司簽合同或者競標的時候更能體現公司的實力,優勢也大。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實行認繳制和取消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目的在于降低企業創業成本,不是鼓勵大家隨意填寫注冊資金。其實這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降低了人們設立公司的門檻,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股東們胡吹大氣的可能性。
那麽,公司初建時,注冊資本應該怎麽填寫合適呢?
(1)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經營需要確定公司的注冊資金和實繳出資的承諾。
(2)遞增爲妥,可以做增資,公司在創業初期,注冊資本設定可以適當少些,等到後期公司規模擴大,企業有能力承擔更大責任以及業務所需時再做增資處理。
(3)行業爲准,同行標准有很大的參考意義,不同行業對于注冊資金的要求不同,建議創業者可以在全國企業信用網上查詢同行業,參考同行業者的注冊資金。
認識注冊資本
注冊資本也叫法定資本,是公司制企業章程規定的全體股東或發起人認繳的出資額或認購的股本總額,並在公司登記機關依法登記。
1、工商局是不收注冊登記費了。(以往,1000萬注冊資本要交8000元注冊登記費)
但是,稅局要收稅!要按照注冊資本的萬分之五交印花稅。例如:注冊資本1000萬,那就是給稅局交5000元。不要以爲沒實繳稅局就不收取了,實際上是等你想注銷,請稅局開具清稅證明的時候,你不補上這些錢,稅局不會開具清稅證明的。當然,也不建議太小。所謂“一元辦公司”更多是理論上的。
2、既然是注冊資本認繳制,那我認繳個100年,100年後實繳到位,可以吧?
法律的確沒有明確禁止條款。從法理上來說,認繳期限並不受股東年齡的限制,畢竟股東可以變更,前股東可以轉讓股權給後股東,那麽認繳義務也就自然由後期最新股東承擔。
但是,過長的認繳期限,超越了股東的自然勞動年齡,明顯給人一種皮包公司的感覺。注冊資本認繳期限並不是越長越好。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面一目了然,認繳實繳情況全部都有。
3、不實繳就不會被抽查到?所以注冊資本寫大一點無所謂嗎?
在認繳期限內,不實繳只是不檢查實繳內容,並不是說不會被抽查到。除非是針對實繳進行的定向抽查這一種情況,否則,抽查概率跟是否實繳是沒有關系的。反而是注冊資本越大,越可能被重點監控,抽查檢查的頻率會越高。
4、認繳資金虛高要承擔的法律風險更大!
認繳不等于不繳,只是說創業初期可以暫時緩繳,認繳制沒有改變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承擔責任的相關規定。
例如,公司如果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如因企業經營不善,而需申請破産清算。如果公司清算後,公司還存在100萬的債務無法償還,此時公司如果注冊資金只有50萬,那麽股東的償還額度只要償還50萬即可,如果公司的注冊資金是100萬,則需要償還100萬。
由此可知,注冊資金虛高,而股東自身承受能力不夠就會讓自己陷入不必要的窘境。根據公司的業務情況以及個人承受風險能力,選擇合理注冊資本要結合自身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