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到底該不該打?李玫瑾教授的解釋,堪稱最佳答案
時常有一些被孩子折磨的腦殼疼的家長傾訴,我家孩子怎麽就這麽不隨我呢?好歹我也是名牌大學理工科高材生啊!輔導兒子算數他連手指頭都掰不過來,有時候氣得你都想把家拆了。
網絡上有個段子,父親暴躁的都語無倫次了,“我沒有你這樣的爸爸!”
這只是極少數的個例,搞笑背後的境遇大多是這樣子,比如孩子在媽媽面前算數時緊張的手都發抖了,但媽媽就覺得孩子故意找茬磨叽,甚至拍孩子的手背和脊梁骨,這可以說是一種變相的體罰。
你的口不擇言和氣急敗壞不會讓孩子有所敬畏,而只是單純的畏懼。
孩子到底該不該打?21世紀以來一直都是困擾父母的大命題,爲什麽不說從古至今呢!因爲古人有棍棒底下出孝子,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
但像輔導孩子寫作業這種不經意間的責罰才最爲致命,會讓孩子産生自己天生就是個笨蛋的想法,這種極具破壞性的自我認同和由學習和父母帶來的陰影會貫穿孩子一生。
關于孩子犯錯要如何懲罰,李玫瑾教授曾在《圓桌派》這個節目裏提出:人在成長過程中,會形成一些東西,除了愛之外,還要有敬畏,如果孩子違法了,懲罰實際上是一種保護,讓他知道怕,知道後悔,以後再也不敢了,這才是保護他。
古裝劇動辄就有請家法的橋段,既然“打孩子”有這麽悠久的曆史,想來也不一定全是糟粕,但也不是那些不稱職的父母受了上司的窩火氣,回家就把它燒到孩子身上。李玫瑾教授說得很對,
都2019了,還在因爲孩子學習不好而拳腳相加嗎?身爲父母對自己的基因就這麽沒底氣?打孩子的輕重要根據他的犯錯程度,可學習能力不足壓根兒就不能算是犯錯。
山雨欲來的摧毀、嘲諷、辱罵並不是李玫瑾教授的初衷,她所主張的“打法”並不是用來質疑貶低孩子的能力,而是以性格養成爲依托的懲罰。
1.哭的花都謝了,你怎麽還沒來哄我?
孩子要買多余的玩具,不給買就一哭二鬧三上吊,父母遇到這種情況首先不能妥協,更不能一走了之,單純的冷暴力沒有起到教育的意義,你可以在旁邊看著他鬧,或等他哭累了遞上一塊紙巾,等他哭累甚至有些好奇你爲什麽沒來哄他時,再和他一對一地講道理。
讓孩子的憤怒情緒一點點降下來,恢複思考。適當的冷處理也是一種陪伴,是幫助孩子管理情緒的過程。
2.孩子身高力量不占優勢,如何讓他卸下心防?
孩子在學校和人打架,被班主任找上門,不少家長在老師走之後會對孩子進行二次傷害。
讓孩子跪下,一旁的父親叉著腰,除了唾沫星子亂飙還不時用食指點孩子的額頭,你讓孩子擡頭注視你的目的不是爲了讓他聽進去,而是爲了仰視身爲暴君的你。
有些家長會反駁,我家孩子像頭倔驢似的,有時候我也想和他面對面談談心,但你說一句他能頂十句。
可我要說幸虧孩子還沒有形成討好型人格,等到孩子開始學著壓抑自己達的欲望時,就爲時已晚了。
“一個巴掌拍不響,你不招惹別人,別人會打你嗎?”有些家長總是喜歡用一些想當然的理由來堵住孩子的嘴。李玫瑾教授口中的長目光恰恰是一種平等的眼神交流,希望家長們能管住自己的嘴,要目光溫和善于傾聽,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
不威脅也不迎合,長時間面色凝重地對視,會向孩子傳達這樣一個理念,你這樣做不對,有什麽要和媽媽說的嗎?媽媽盡可能理解你。
要孩子學會主動照顧他人情緒,和你交流是爲了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彼此敞開心扉的過程中,如果孩子有著錯誤的理念,媽媽也要嚴肅立規矩。但如果不是孩子的錯,也要及時向家訪的老師伸張正義。
媽媽要用行動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需要媽媽是理解的,但是做錯的地方也是要承擔責任的,但是,不管怎樣媽媽是懂你和愛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