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在新加坡維持基本生活至少需要多少錢嗎?
2020年新加坡大選已塵埃落定,不過朝野政黨在競選期間抄起的部分議題依舊熱度不減,和國人福祉息息相關的薪資課題就是其中之一。
工人黨日前公布的競選政綱提到,根據該黨的計算,1300新幣是一個平均四人的家庭住戶每個月所需的基本開銷。而新加坡有超過10萬名的全職工作者月收入少于1300新幣。
有鑒于此,工人黨呼籲政府把1300新幣設定爲最低工資標准。
不過此項提議也遭到了執政黨和當局的反對,近日新加坡國會再度爆發關于最低薪資之爭。
新加坡從建國以來,就沒有設立最低薪資,這是爲什麽?
設立最低薪資到底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你支持哪個?
01. 國會爆發最低工資之爭
新加坡最低工資制的概念被提出之後引發不少爭論,尤以人民行動黨的批評聲浪最爲猛烈,他們認爲這只是一項不切實際的建議。
行動黨堅持,政府所推出的漸進式薪金模式(Progressive Wage Model)已證實行之有效,所以沒有必要再搞一個最低工資制度,否則有可能造成裁員等反效果。
根據新加坡人力部說法,漸進式薪金模式是一項旨在提高低薪工友收入的政策,讓從事清潔工和保安人員等行業的國人能逐步增加收入。
針對這些批評,本身是一名經濟學家的工人黨議員林志蔚反駁道 “最低工資制度幾乎不會影響公司企業聘請或遣散員工的意願”。
那最低工資制度由誰來買單?
很多人覺得政府將成爲苦主。但林志蔚指出,事實上絕大部分的最低工資制度都不會對政府的財政形成負擔。
相反的,要爲最低工資制度買單的是正在看這篇文章的我們。
林志蔚表示,設立最低工資制度所形成的成本有四分之三由消費者承擔,這是由于工友薪水越多,消費者就必須爲服務支付更高的費用。另外四分之一則由雇主承擔。
盡管消費者看起來是冤大頭,不過林志蔚強調,由于消費者的人數遠遠多于低收入員工,所以平均而言每個消費者爲最低工資制度承擔的成本其實微乎其微。
“重點是,我們把一些議價權力從資本家手上轉移到勞工手上,我想我們都可以爲照顧社會較不幸的群體貢獻一份綿力。”
此外,林志蔚也表示他不認同政府已經實施的漸進式薪金模式實際上就是一種最低工資制度。而工人黨認爲那低于1300新幣工資的10萬人,正是漸進式薪金模式沒有達到作用的印證。
10月15日,在國會之上,反對黨領袖、阿裕尼集選區議員畢丹星再次建議,政府應該以1300新爲基准,設立最低薪資制度。
然而,職總副秘書長許寶琨醫生,代表工會發言時卻指出,若提出1300最低工資水平,就會有其他政黨以“道義責任”爲由,提出更高的如1500元或1700元的最低工資,淪爲“政治喊價”(political auction)。
不同政黨如果競相提出定制更高的最低工資標准,很可能導致雇主無法負擔水平,從而威脅到工友的飯碗。
然而,畢丹星也直言,正因如此才應透過獨立的薪資委員會協商和研討,避免政治化。
“我早前的臉書貼文並非要貶低漸進式薪金制(PWM),而是提醒政府是否能加快腳步去覆蓋這些有需要的群體?”
“我不認爲讓國人賺取這數字(1300元)的收入,是可以接受的,這是無法讓人接受的!如果我們能加快步伐把事做好,那就放手去幹吧!”
與此同時,許寶琨也首次公布相關數據,用來回擊畢丹星的批評。
他具體說明少于1300元月收入的人數很少,在10萬人左右。而其中四分之一爲自雇人士,不會享受到最低工資帶來的好處。
若將就業入息補助納入後,月收入少于1千300元的人則減少至5萬6000人,其中有3萬2000人是全職員工。
他也表示,工人黨提出的最低工資制僅限新加坡員工,並未包括外來勞動力,這不夠合理,因此需要更好的理由來支持。
同時,新加坡人力部高級政務部長紮吉哈則指出,挪威、丹麥、瑞典等生活水平高且社會安全網較完善的國家都沒有最低工資,新加坡或許也可以在不設最低工資的情況下找到適合模式,打造堅強的社會契約。
就最低工資標准,許寶琨和紮吉哈也重申,政府在意識形態上不反對設定最低工資,但欲速則不達,不應冒險抛棄能有效提升工人薪資的現有模式。
02. 漸進工資VS最低工資
所以關于漸進式薪金制(PWM)和最低工資制度,這兩個到底有什麽不同,哪個才真正適合新加坡?
下面這張圖表簡單概括了這兩個概念:
這兩種制度都有利與弊,沒有一個是完美解決方案,因此各方都有支持者。
簡單來說,最低工資制的好處在于它更直接,覆蓋的低薪員工也多;漸進式薪金制則爲每個行業和職能設有量身定制的最低工資,但也因此更複雜和難執行。
一般來說,最低工資制可以確保所有人應付基本生活需求。
一般根據國人所須的基本生活費設定一個最低生活工資,所有全職員工的工資就不能低于這個數字,確保國人不會因爲賺得太少而無法應付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以此保障低薪工友的生活。
不過,最低工資應該設定在什麽水平?
上文提到,多年來呼籲本地推行最低工資制的工人黨,認爲1300元是一家四口每個月平均購買必需品所須的錢,但本地有超過10萬名新加坡人從事全職工作後,實得薪水(take home pay)不超過1300元。
因此,他們建議把最低實得工資設在1300元,確保國人不會入不敷出。另一方面,全國工資理事會目前則把低薪員工定義爲月入少于1400元的人。
對于員工來說,薪水固然越高越好,但對于雇主而言成本也會很高。
爲了控制最低工資帶來的更高成本,雇主有可能聘請更少員工,這或許會導致更多人失業或找不到工作,現有員工的工作量也很可能因此提高。另一個可能性就是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我們的雜費和維修費等就會提高。
王瑞傑在國會指出,漸進式薪金制是重要的人力政策“發明”,它通過職能、技能、生産力和薪金這四個梯子,轉變一直無法吸引新加坡人嘗試的工作。國務資政兼社會政策統籌部長尚達曼也曾說,漸進式薪金制是“加強版最低工資”。
此話怎講?
2012年提出的PWM由勞資政三方制定,爲不同行業制定最適合的最低工資,同時根據行業制訂職業進階、所需的培訓,及相應的工資增幅,讓工友隨著培訓掌握更多技能,賺取更高工資。
換言之,PWM和最低工資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希望爲低薪工友提供保障,只不過PWM是每個行業內的最低工資,同時通過將薪資和生産力挂鈎,而非采取簡單化一的作法。
新加坡國防部兼人力部高級政務部長紮吉哈最近在國會說:
“不同領域的收入是不一樣的,你看到保安賺得比清潔工要多,爲什麽都要領取一樣的低薪?何不將薪金和生産力挂鈎,讓他們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上,賺取各個領域能夠承擔的薪水呢?”
紮吉哈也指出,人們不會只想要賺取最低收入,因此PWM設計了職業發展的“梯子”,讓低薪員工的收入有不斷上升的空間。通過培訓,這些員工的生産力會相應提高,讓生産力與薪金的增加成正比。
然而,爲每個行業量身訂造PWM的過程耗時又繁瑣。據了解,園景和電梯維修行業的PWM分別花了約三年多和18個月來敲定。PWM自2012年提出以來,目前只有四個行業設計了PWM,即清潔業、保安業、園景業和電梯與扶梯維修業,而電梯與扶梯維修業要到2022年才全面強制推行。
還沒來得及推出PWM的行業,目前就沒有最低工資的保障。
全國職工總會副秘書長許寶琨今年9月初在國會透露,已強制推出的三個行業目前有7萬8000名員工,只占了本地收入最低員工的的15%。
03. 新加坡爲什麽不設最低工資?
新加坡一直以來都不設最低工資標准,與李光耀的立國和治國理念有很大的關系,也是曆史原因之一。
李光耀認爲,在新加坡實行最低工資制會縮小收入差距,但傷害卻比好處可能要多。
實際上,每個國家都設立了最低工資制,但市場爲了滿足這一點卻會減少職位,他說,那些被迫付較高薪金的雇主,就會設法減少聘請員工。
這就是爲什麽新加坡的做法是創作盡可能多的就業機會,同時讓市場來決定薪酬水平。
這樣做的理由是,有工作做要不沒有工作做好。“不要擔心基尼系數,如果你沒有工作做,那你相對于于有工作的人來說是零。所以,我們的第一優先是讓每個人有工作做。”
從現實的層面來看,新加坡政府有擔憂,也有新加坡現實國情的需要。
新加坡政府也擔心,強制制定這樣的制度會導致最低工資演變成最高工資。這將導致這個最低工資水平成爲低薪工人的工資頂限,最終還可能成爲長久無法獲得調整的“粘性工資“。
政府不貿然實施最低工資制,除了貫徹工資增長應由生産力推動的原則外,更重要的是堅持不生搬硬套外國模式或理論來解決自身的問題,同時加強新加坡勞資政協作這個獨特優勢。
一些沒有制定最低工資法令的歐洲國家如瑞典、芬蘭、瑞士和意大利等,都由雇主組織和工會透過集體協商設定各行各業的最低工資水平,鮮少聽聞當地政府也參與其中,由勞資政三方共同確保能夠持續地爲各領域工人提供“安全網”。
新加坡的情況卻不同。
綜觀推出的漸進式薪金模式,不少采納該薪金模式的雇主是政府機構和政聯公司。換言之,在實施利于工人的薪金模式時,新加坡是以政府這個全國最大的雇主來當“領頭羊”。
這樣也符合新加坡政府在社會中擔任強有力角色的現實需求和一貫做法。
這樣看下來,無論是漸進薪資還是最低薪資確實有利有弊,簡單來說就是你的薪水要保底還是不封頂的問題。更多也要看適不適合新加坡的現實和國情。
不過小編認爲,新加坡國會上有一點說的是對的,最低薪資議題不應該淪爲政治喊價,不應政治化,還是要以解決人民實際生活問題爲出發點。
不過,無論未來這兩種制度之間怎麽選,都請政府不要忘記外籍勞工們,他們往往從事的都是工資較低的行業,他們的薪資和生活也需要得到保障。
你支持新加坡設立最低薪資嗎?
資料來源:
1. 新加坡文獻館:李光耀 貧富分化無法避免
2. 新加坡文獻館:新加坡低工資政策之22困境
3. 爲什麽新加坡政府不貿然實施最低工資制?
4. 早報:最低工資vs漸進式薪金 你的薪水要保底還是不封頂?
5. 時代財智:國會之爭:最低薪資還是漸進薪資?
6. 網絡公民:【國會】最低薪金制恐淪爲“政治喊價”?畢丹星:國人賺少過1300元是無法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