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國傑出華文教師獎得獎名單揭曉,
10位來自中小學、高中或初級學院的華文教師
憑借對華文教育工作的熱忱,榮獲這一獎項。
步入第23年的全國傑出華文教師獎(前稱“全國模範華文教師獎”),旨在肯定及褒獎新加坡華文教師對華文語文及文化教育所作的貢獻。
盡管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各種挑戰,今年的全國傑出華文教師獎收到超過650份提名表格,共有來自91所學校的約170名華文教師獲得提名。
新加坡教育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11月12日下午以主賓身份在全國傑出華文教師獎頒獎典禮上作華語致辭時表示,中學華文新教材《華文伴我行》將更著重使用新聞時事內容來豐富學習,讓學生認識華文華語的實用性,樂學善用,加強華文能力。
新聞時事是學生學習母語的重要素材。教育部將和報業控股華文媒體集團等新加坡媒體機構合作,根據明年啓用中學華文新教材中不同的課文主題,爲學生提供適合的新聞素材。
“ “除了配合語文學習,這些新聞素材也能讓學生接觸新聞時事,提高媒體素養。我希望學校老師能夠好好利用新聞素材,給學生營造一個更多元、更廣闊的華文學習空間。”
利用數碼學習廣受學生歡迎,華文媒體集團社長李慧玲在發言中談到,集團旗下學生報和zaobao.sg等平台都在力求加速數碼化,以貼合各方需求。教師可以把這些華文媒體平台帶入校園內,作爲教學輔助。
“ 媒體報道的是大家生活裏的新聞事件,可以通過數碼、動漫,讓學生比較輕松地接觸華文和文化,讓他們覺得這是生活裏用到,而不只是教室和考試裏用到的語言。
針對合作細節,學生報主編張立勵受訪時介紹,這些新聞文字素材將放入新加坡學生學習平台(Singapore Student Learning Space)的一個新版塊中,內容從《聯合早報》《聯合晚報》《新明日報》和學生報等選取。學生也會根據具體的新聞語料,完成指定任務。
今年的新冠疫情迫使教師們在極短時間內改變教學方式。黃循財提及,許多華文教師克服了挑戰,適應線上教學,懂得像孫悟空“七十二變”以捉住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善于使用資訊科技教學的教師也樂于與同事分享經驗。
配合2010年新加坡母語檢討委員會提倡的“樂學善用”理念,教育部在2015年爲小學推出《歡樂夥伴》這套新教材,使用《歡樂夥伴》的首批學生明年升上中一,也將使用新的中學教材。
從明年開始,新加坡教育部將采用新的中學華文教材《華文伴我行》,與舊教材相比,新教材更注重文化與文學元素,以及新聞時事內容,包括邀請新加坡新加坡作家爲學生創作分級讀物,讓學生可以更有效地“樂學善用”華文。
新教材在針對不同程度學生設計內容時會更符合學生的需求。不論是高級華文、快捷華文、普通學術或基礎華文等,每個單元的核心閱讀課文內容大致相同,只是所采用的的文字深淺有別。
一幅手繪地圖,帶學生“穿街走巷逛獅城”,認識新加坡景點。學生進行綜合任務,給外國朋友建議到新加坡的行李清單,並推薦具新加坡特色的手信。
這是明年中學一年級學生使用的新華文課程的其中一個單元內容。新添的“綜合任務”板塊旨在以貼近生活的活動讓學生使用華文,加強語文的實用性。
新加坡教育部發言人表示,相較2011年起使用的現行教材,明年的新教材會更貼切于學生的需求,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內容,但是不論是哪種教材,每一個單元的核心都相差無幾,只是學習的深度會根據學生的能力而有所不同。
新加坡如何教授孩子華文?
搜索
新加坡政府在學生華文教育上也格外用心,在新加坡,華語學習不僅僅只是在課堂上聽老師教華語,下課後做華語作業那麽簡單。新加坡學生學習華文,學的是聆聽、口語表達、識字、輔助性閱讀等等。那麽,新加坡的華語課堂究竟是怎樣的呢?
新加坡的老師一般用以下方法來引導幼兒關注文字和開展早期閱讀活動:
認讀環境中的標記和文字
教師們會在學前教育中心和教室的角落、牆壁貼上標記和文字,有選擇和目的性地在孩子的個人物品上寫上名字或物品名稱,輔助孩子認讀。
運用形象法了解漢字特征
教師可以通過“看圖猜字謎”的方法,讓孩子認識簡單的象形文字(如口、人、日、月)。教師也可以用圖畫或顔色來表示偏旁的意思。
建立對書本的初步認識
教師通過出示一本孩子喜歡的書,來引導孩子關注書的題目、作者、封面、封底、頁碼等書的特征,創造機會讓孩子進行探索並練習。
創造與他人交流的機會
教師會經常與孩子們進行交談,話題一般是他們感興趣或與他們生活相關的事。教師也鼓勵孩子們回家後和家人、身邊熟悉的人多用華語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