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教育,是很多中國家長選擇讓孩子來新加坡接受教育的原因之一。新移民家長,更是懷著幾分讓娃中英文都學成母語的期待。
8歲的小女生Dee的爸爸媽媽也一樣。
Dee今年讀小二,會背不少古詩,字寫的很俊秀工整,喜歡讀中文兒童文學《米小圈》系列橋梁書。最最讓媽媽Eva開心的是,Dee喜歡學習華文,對中國的文化有興趣。
是的,Dee爸媽,這對高知父母,對孩子的華文最大要求就是感興趣、願意學,能夠逐漸體會和喜愛上中文那份美好意境。
至于華文成績,修煉好“愛華文”的內功,還怕成績上不去?
我 討 厭 華 文
這樣小心翼翼呵護女兒對華文的“興趣”,實在周圍的“悲慘案例”太多了!
很多新移民父母對孩子華文的期待,只能維持到幼小銜接。孩子正式入讀小學後不久,很多家長就遭遇了殘酷現實——娃動不動就哭著喊著:華文太難學了!我不要讀華文!我太討厭華文了!
Dee媽媽見過一個新移民家庭男孩,華文成績挺好的,但就是不要學高級華文,媽媽怎麽勸都沒有用。孩子說,“學高華太累,壓力太大了”!
Dee的課外英文老師也是華人,課余也和孩子們吐槽過,自己當年的華文老師太嚴厲,這輩子從學校出來後,再也不要學華文,當年學習的時候太痛苦,太恨中文了。
小小年紀就要翻天,
華文怎麽你們了?!
要按新移民家長們來看,新加坡的華文那麽簡單,幾乎都是大白話加點成語、歇後語,怎麽就難了?
中文的美好,丟了 !
新加坡教育大綱對孩子們學華文的要求特別“實在”,聽說讀寫能運用就行了。而老師教的方法,也大多都是最簡單的方式——背拼音、語法、修辭,背“金句”,作文按模式,寫成“現代八股文”就能得高分。
這麽簡單,還難?
然而,
問題就出在“太簡單”上。
Dee的媽媽Eva,很愛中國文學中的美好意境,她也懂孩子們在新加坡學習華文的困境:
一門語言學習中,最美,最有吸引力的東西——中文的韻律、美感,背後的故事,與古往今來的世界的交流,最吸引你的都去掉了。孩子們學起來當然沒興趣。
還記得疫情初期引起轟動的日本捐贈物資嗎?正是那些箱子上寫著的美麗中文古詩,讓人心弦一動。
剝離美好意境的華文,成了“一門工具性語言”,也成了不少新加坡孩子頭上的一座山。學生們被學校、家長壓著學,學到恨!
很多新移民家長,就忍不住想要自己教。從字詞結構到古詩、文化故事,Eva也都試著教過。
讓Dee背古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Dee就問媽媽,什麽是大漠,什麽是長河。
背“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她就更不懂了。連下雪天那種冷都沒體會過,更別提小舟是很小很窄的船,蓑和笠是是什麽之類的了。
努力給孩子“在家補華文”的家長們,體會到了另一種困境。
我們來自中國,長期中華文化中熏陶出來,可以體會大漠孤煙那份遼闊、孤獨、悠遠。孩子通通都沒有感觸,體會不到。
像描寫一年四季的文字帶來的美感,新加坡長大的孩子也很難感受到。這裏就是個熱帶,只能體會夏季。
想要給孩子真正教清楚這些,又要學裏面的字詞含義,又要教會那種意境。簡直太難了!更何況,親生爸媽教不了親生的娃,誰教誰知道!
到底怎麽學?
像Eva一樣,教著教著,爲了親子關系著想,想要找補習班幫忙的家長,不在少數。
之前,Eva和2個朋友一起給孩子想辦法學中文。試過本地很多課程,發現幾乎也都是應試教育爲主,保成績。媽媽們一致覺得,等到小五小六再上本地補習班,也不遲。
朋友還找過國內的江蘇省高級語文教師,但是老師測試了下孩子水平,說的特別殘酷:聽說讀寫完全都不行,得從頭學起。Eva覺得,孩子課業已經很重了,再這樣上個“嚴要求夾板”,對學中文就更抵觸了。
最終確定下來,給Dee上的,是悟空中文專門針對海外孩子開發的真人在線課程。
每次上課,和老師交流,都是件很開心的事。
課程設置很豐富,將基礎性的知識,貫穿在生動有趣的文化教學中,也能激發孩子興趣,長長久久學下去。
老師的口音特別純正,也特別懂孩子的心理,特別會跟孩子互動。Dee特別喜歡老師,愛和老師聊天、講心事,老師講的課,連媽媽Eva都愛聽。
Dee是個認真的小女生
老師們的中文文化修養也很好,悟空中文的課程設置是根據人教和北大的教材來的,老師用圖片、順口溜、動畫文字和生動的講解,帶孩子一起體會這份中文的意境。
情感帶進去了,體會起來那些中文文字也就更容易了,興趣讓孩子知難而進。
在老師引導下,Dee懂得了春夏秋冬,還專門畫了幅畫
愛上中文啦!
上課之後,生活中最明顯的感覺是,孩子語言豐富了。
前幾天Dee讀書,媽媽Eva問她爲什麽最喜歡某一段,她回答說,因爲那一段描述了一只狗豐富的內心戲。
Eva覺得特別驚喜,孩子終于擺脫了“我爸說、書上說,報紙說,老師說……”,學會用描述、描寫、闡述、報道這些精確的“高段位”詞兒,朗讀起來抑揚頓挫,感情豐沛。
Play
Dee小朋友傾情推薦,她說,上了悟空中文,人都變漂亮了!
Dee那一手亂糟糟的字,也在悟空老師耐心的調教下,變得工整很多。筆順、結構、字體的美感,都講解清晰,孩子寫字也有迹可循。
最初Dee的字 VS 現在Dee寫的字
優雅的表達方式,中文的語言內力,一手又快又好的字,都需要時間慢慢打磨、淬煉,Eva說,悟空中文打算讓孩子長期學下去。
我們心中明白,生活在新加坡,課業也是很重,讓孩子再單獨系統性學習中國曆史,已經不太現實了。
悟空中文有融入課程的曆史背景、文化教育方向的東西,也有單獨設立中華文化課程。孩子學多了、懂多了,自然不再覺得中國很遙遠,與我完全無關。
等到女兒慢慢長大,有一天,拿起《明朝那些事兒》,還覺得挺有意思的。
這樣,也就夠了。
修煉中文的內功
嚴格來說,悟空中文跟新加坡華文的應試教育是完全不一樣的,但如果你說能不能提華文成績,那是當然能!
就像Eva的印度朋友來問她,悟空中文能不能對PSLE考試有用,她這樣回答:
無論如何,華文教育的根本是“聽說讀寫”,悟空中文教的是內功,內功修煉好了,聽說讀寫都是手到擒來,金句不用背,也能真正有感而發。
更何況,寫字又快又好,自然做題快、卷面幹淨,也容易得高分。
老師誇獎了Dee的字。
媽媽Eva給Dee選的是1對1的課程,每周上兩次課,一次半小時,一次1小時。
悟空教學也很靈活,可以隨時跟老師反饋自己不滿意的地方,老師會根據家長需求和孩子的情況調整。比如最近,Eva就在跟老師探討是否要把進度降下來,給Dee更多課上思考、表達的機會,增進中文表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