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被尊列為「中華九大仙草」之首,素有「藥中黃金」的美稱,不僅是一種貴重藥材,還因其功效顯著而常被用於烹飪入饌。石斛可分為鐵皮、金釵、馬鞭等數十種,今天就為各位廚師朋友介紹13種常見石斛各自的特點,請往下看。
鐵皮石斛
鐵皮石斛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莖直立、圓柱形,暗黃綠色或黃綠色,俗稱鐵綠色,這是區別與其他石斛的顯著特徵,其生於海拔達1600米的山地半陰濕的岩石上,主要分布於廣西、雲南、浙江、福建等地,業界公認,浙江雁蕩山是鐵皮石斛的原產地,也是最好的鐵皮石斛產區。
鐵皮石斛也被譽為「救命仙草藥」裡的「大熊貓」,由於新鮮鐵皮石斛不宜保存,故使用乾品居多。鐵皮石斛加工後的干品稱鐵皮楓鬥(石斛的干品皆稱為楓鬥),呈鐵綠色至黃綠色,大小勻稱、美觀,表面有光澤,手感沉重,質堅實,易折斷,斷面平坦,灰白色至灰綠色,效用眾多。因為鐵皮石斛宜久煎出味,所以通常將其洗淨切碎後與禽類共燉煮,也可用文火煎煮後取汁備用,加入其它原料煮粥、煲湯等。
銅皮石斛
銅皮石斛又名細莖石斛、細黃草,與鐵皮石斛很類似,多節,生於海拔590-3000米的闊葉林中樹幹上或山谷岩壁上。銅皮石斛主要分布於浙江、安徽、廣西、雲南等地,具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的功效。
銅皮石斛的干品與鐵皮楓鬥最大的區別,在於呈金黃色或黃色帶深灰色,性味甘、淡,烹飪方法與鐵皮石斛一樣,與肉類燉湯最佳。
霍石斛(霍山石斛)
霍石斛俗稱米斛、龍頭鳳尾草、皇帝草,因主產於大別山區的安徽省霍山縣而得名。霍山石斛其莖直立,肉質,從底部向上逐漸變細,淡黃綠色,有時帶淡紫紅色斑點,乾品呈淡黃色。
由於霍石斛生長條件極為嚴苛,目前野生霍石斛數量稀少,市場價格昂貴,處於有價無市的狀態,故又名曰「軟黃金」。同理,霍石斛適合與肉類同燉,湯味香濃,十分美味。
值得一提的是,霍山產的鐵皮石斛、銅皮石斛也被錯稱為霍山石斛,確切的說,只有霍山米斛才是正宗霍石斛。霍石斛與銅皮石斛相近,兩者區別在於霍石斛的莖較短,底部腫脹,然後向上逐漸變細。
金釵石斛
金釵石斛又名川石斛、川渝石斛、萬丈須、金釵石、扁金釵、扁黃草、扁草,因形狀與古代發釵相似而得名。金釵石斛其莖上部稍扁,彎曲上升生長,俱生津止渴,補五臟虛勞,清肺止咳,防感冒,抗疲勞的功效。
金釵石斛是我國傳統的名貴中藥食材,乾品呈金黃色,俗稱藥黃金,味甘、淡、微鹹。以金釵石斛與沙參、麥冬、玉竹等同煮的養陰益胃湯,可治胃陰不足、津虧口渴。
鼓槌石斛
鼓槌石斛又名金弓石斛,其莖直立,肉質,其花質地較厚,呈金黃色,帶香氣,主要分布在我國、南亞等國。
與其它石斛不同,鼓槌石斛培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花色金黃十分好看。而其莖有養陰生津,止渴,潤肺的功效,乾品呈金黃色;其花也可入饌,有植物黃金、花中瑰寶的美譽,還有提高免疫力、美容補血、安神明目的效用。
鼓槌石斛乾花
為了確保鼓槌石斛花漂亮的花型,廚師們在烹飪前會先用開水將鼓槌石斛花沖泡開,然後將沖泡鼓槌石斛花的水倒入準備好的燉品中,待肉蒸至6成熟時,將泡開的鼓槌石斛花放入,到肉全熟即可。
兜唇石斛
兜唇石斛又名天弓石斛,其莖下垂,肉質細圓柱形,多節,生於海拔400-1500米的疏林中樹幹上或山谷岩石上,廣泛分布於我國、東亞、東南亞地區。
與鐵皮石斛不一樣的是,兜唇石斛味微苦,可用於治療咳嗽、咽喉痛、口乾舌燥、食物中毒等常見症狀,常與肉類同煮,湯品鮮香味濃,十分可口。
紫皮石斛
紫皮石斛又名齒瓣石斛,其莖下垂,稍肉質,細圓柱形,具多數節,表皮呈現紫色,乾品呈常淡褐色帶污黑,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廣西、西藏各省。
紫皮石斛作為藥食兩用的植物,可以鮮食,也可以經人工搓制加工成紫皮楓鬥,常被用於與禽類同燉,十分鮮美。
通常鐵皮石斛的價格是紫皮石斛的4-5倍,因此很多的加工企業,更喜歡用紫皮石斛來冒充鐵皮石斛。不過紫皮石斛鮮品呈紫色、乾品呈淡褐色,而且鮮紫皮石斛嚼後纖維和渣滓比較多,這也是它與鐵皮石斛的區別。
馬鞭石斛
馬鞭石斛又名大黃草、馬鞭杆、旱馬棒,其莖直立,圓柱形,綠色,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帶紅紫色,具溝槽,其節上有灰黃色葉鞘殘留和灰褐色的氣生根。其質輕,斷面呈纖維狀,灰白色或灰褐色,生於岩石或樹上,主要分布在廣西、貴州、雲南。
馬鞭石斛全年均可採收,以春末夏初和秋季採者品質最佳,鮮品嫩莖呈紫紅色,較老莖呈綠色,味甘微苦。
值得注意的是,馬鞭石斛與流蘇石斛是兩個類別,有部份地區會將兩者混淆。
流蘇石斛
流蘇石斛其莖粗壯,斜立或下垂,質地硬,圓柱形或有時基部上方稍呈紡錘形,多節、多縱槽,生長在海拔600-1700米的密林樹幹上或山谷陰濕岩石上,主要分布在我國等東亞地區。
流蘇石斛乾品呈淡黃色或淡黃褐色,味甘,同理可與肉類燉煮,湯品具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的功效。
玫瑰石斛
玫瑰石斛其莖懸垂,呈肉質狀,肥厚,青綠色,圓柱形,多節,生於海拔1000-1800米的山地疏林中樹幹上或山谷岩石上,主要分布在我國等東亞地區。
玫瑰石斛的干品呈紫銅色,湯品具有滋陰益胃,生津除煩的功效。
環草石斛
環草石斛又名美花石斛、小環草、小黃草,其莖柔弱,常下垂,細圓柱形,多節。環草石斛生於海拔400-1500米的山地林中樹幹上或林下岩石上,主產於廣西、廣東南部、海南、貴州西南部、雲南南部。
環草石斛的干品呈金黃色,藥食同用,內服6-15克便夠了,如果是鮮品則加倍,入膳方法與其它石斛一樣,與肉類燉湯。需要注意的是溫熱病早期陰未傷者、濕溫病未化燥者、脾胃虛寒者均禁服。
羅河石斛
莖質地稍硬,圓柱形,多節,生於海拔980-1500米的山谷或林緣的岩石上,主要分布在廣西,湖北西部、湖南、廣東北部等省份亦有。
羅河石斛的干品呈金黃色,具數條縱條棱,與禽類同煮,味道鮮美。
廣東石斛
廣東石斛其莖直立或斜立,細圓柱形,具少數至多數節。廣東石斛生於海拔1000-1300米的山地闊葉林中樹幹上或林下岩石上,主要分布在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
廣東石斛的干品呈淡黃色帶污黑色,味甘、淡,具有滋陰益胃、生津止渴的功效,與肉類同煮,湯品味道鮮美,十分可口。
耳環石斛
本品為鐵皮石斛、環草石斛、馬鞭石斛、黃草石斛或金釵石斛(這四種石斛最常用)的新鮮或乾燥莖,採收後,除去雜質,用開水略燙或烘軟,再邊搓邊烘曬,至葉鞘搓淨,乾燥。鐵皮石斛剪去部分鬚根後,邊炒邊扭成螺旋形或彈簧狀,烘乾,習稱「耳環石斛」。
如何鑑別鐵皮楓鬥
石斛中以鐵皮楓鬥為佳品,那麼廚師朋友們又該如何鑑別鐵皮楓鬥呢?
看
對於加工成型的鐵皮石斛而言,會有一層細毛,這是因為其莖桿表皮纖維經過烘乾後而形成的。其次,它的形狀做工方面應該精細、大小也應當均勻、顆粒比較飽滿。接著看顏色,鐵皮楓鬥因其含較高的糖份,色澤會偏深些,會呈鐵綠色至黃綠色。鐵皮楓鬥表面有光澤,而若是經過打蠟處理的,則有反光現象,可判定為贗品。最後用手摸,如果是用報紙灰搓的石斛(為了製造出鐵綠色的效果),在手指上就會留下灰跡。
聞
正品楓鬥會發出淡淡的草香味,而不是其他的異味。這是由於在加工石斛時,是用炭火慢慢烘烤而成的,並經過揉搓之後,捲成彈簧狀而成為最終的形態。因此,如果聞到的是一股怪怪氣味,很可能不是鐵皮楓鬥。
拉
將鐵皮楓鬥從中間的位置往兩邊拉,一般來說,只要輕輕一拉,就會從中間斷裂。若可以將它拉得很長,也沒有斷的跡象,可以判定為假的鐵皮石斛,這是識別其真偽比較重要的一個方法。
稱
石斛的單位重量也能看出石斛的品質,單位重量越重的石斛(即越重稱),質量越好。
嚼
將一粒楓鬥放在嘴巴里嚼一下,在一開始會感覺比較乾、硬,需要用力嚼,慢慢地會感覺到它在發生變化,會越來越粘,也不再像剛放進口中那樣硬了。到最後,幾乎整顆石斛都被融化在了自己的嘴裡。這才是鐵皮楓鬥比較神奇的一點——「看似一棵草,嚼時一粒糖」。
真假石斛的對照
各位師傅以後在設計菜單時,要慎重一些,切記不可亂用石斛。
你還知道其它種類的石斛嗎?
歡迎大家來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