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0日,就是雞年最後的一個節氣了——大寒!
民諺說:「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今年大寒正始於「四九」的第3天。它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重要時機,也是冬天結束、春季到來的轉折點。
「過了大寒,又是一年。」大寒是一年的最後一個節氣,又趕上年關將至,濃郁的「年味」開始瀰漫,人們開始忙年。
大寒時節,天氣依然寒冷,人們在忙著購置年貨的同時,要注意加強自我保健,以健康體魄迎接新年的到來。
大寒時節,有啥習俗,你知道嗎?
習俗一:尾牙祭
所謂”尾牙”是中國對土地公的”牙”的稱謂。
土地給予了人們生存的基本條件,中國古人有對土地的信封,將白土地公稱作”牙”,將二月二稱為”頭牙”,以後每逢初二、十六都要拜土地公,而臘月十六就是最後一個”牙”,因此也叫”尾牙”。
傳統的尾牙這天,商人要設宴款待賓客,感謝他們一年來對自己生意上的照顧,同時也向街坊鄰居表達和善之意。
在尾牙祭上,白斬雞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斬雞頭也是必要的環節。在中國古代傳統中,雞頭朝向誰,老闆就要解僱誰,因此,老闆多會讓雞頭朝向自己,讓員工都能夠放心的過年。
時至今日,尾牙祭已經慢慢的退出了大寒養生習俗,但中國福建沿海、台灣等一些地方仍保留著尾牙祭的傳統。
習俗二:祭灶、糖粘灶王嘴
大寒期間,農曆臘月廿三為祭灶節,自然就少不了祭灶的習俗。
傳說,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到每個家中監察人們平時善惡的神,每年歲末回到天宮中向玉皇大帝奏報民情,讓玉皇大帝定賞罰。
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爺升天的坐騎備料。
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化開,塗抹在灶王爺嘴上,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不讓灶王爺說壞話。
常用的灶神聯往往寫著「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和「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類的字句。
習俗三:買芝麻秸
舊時,大寒時節的街上還常有人爭相購買芝麻秸,因為「芝麻開花節節高」。
除夕夜,人們將芝麻秸灑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諧音吉祥意「踩歲」,同時以「碎」、「歲」諧音寓意「歲歲平安」,求得新年好口彩。
這也使得大寒驅凶迎祥的節日意味更加濃厚。
習俗四:殺年豬
「大寒小寒,殺豬過年。」是鄉村的習俗,平時很少吃肉,過年時,把自家養肥的豬殺掉,供正月里全家吃肉。
看殺豬也是同齡半大小子們的樂事。
首先是抓豬,有青壯年完成,豬在嚎叫著被抓住,兩隻前腿和後退被分別捆好,放在寬大的殺豬案子上,幾個人把豬按住。
接著是殺豬,用剪刀從豬的脖子直通豬的心臟,豬不再嚎叫。
下來是吹氣,從刀口吹,一直把豬吹得圓圓鼓鼓的。再下來是用開水燙豬毛,接著刮豬毛,拔豬鬃。
最後當然是分割豬的各個部位,豬頭、豬蹄、豬肘、豬板油、豬下水等等。
明日大寒,必吃三大「養身菜」
中醫養生講究順應四時陰陽,人與自然都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特點。
「冬藏」以蓄積能量,來補充陽氣,使得人們身體健康!
大寒時節,你知道,怎樣才能讓美味與營養兼得嗎?
下面是筆者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大寒必吃的三大養身菜,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羊肉
寒冬臘月正是吃羊肉的最佳季節。在冬季,人體容易出現手足冰冷、氣血循環不暢的情況。
羊肉具有補腎壯陽、溫補氣血、開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禦風寒,又可滋補身體。
食用方法:羊肉最好還是燉著吃,會更加熟爛、鮮嫩,也易於消化。
搭配山楂或綠豆可以去除膻味;搭配白蘿蔔、山藥可補益脾腎、益胃平肝;搭配胡蘿蔔可補虛益氣。
二:蘿蔔
「春吃花、夏吃葉、秋吃果、冬吃根」,這就是中醫所說的「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
根部是植物儲存能量最多的部位,冬天吃植物的根部就得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能量來補充陽氣,蘿蔔是不錯的一個選擇!
蘿蔔在我國民間有「小人參」的美稱,也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之說。
蘿蔔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維生素,而且蘿蔔不含草酸,不僅不會與食物中的鈣結合,更有利於鈣的吸收。
此外,冬季人們為抵禦寒冷,往往吃肉較多,吃肉則易生痰,易上火。搭配涼性的蘿蔔,能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
食用方法:上半段靠近葉子的部分,味道較甜,辣味較少,且水分最多,可以生食,以做沙拉或涼拌為佳;中間部位,辛味及甜味程度相當,用來煮、蒸或熬燉最適合;最末端的一塊,是纖維最多的地方,而且辛味極濃,適合炒或油炸。
三:吃雞
「逢九一隻雞,來年好身體」。在大寒時節吃雞肉可以氣血雙補,抗寒能力大大提高。
雞肉的營養價值很高,民間有「濟世良藥」的美稱。
冬季人體對能量與營養的需求較多,經常吃雞進行滋補,不僅能更有效地抵禦寒冷,而且可以為來年的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
大寒養生,做好四件事,來年少生病!
第一件:「居」
宜防風且早晚少出門。
俗語有話「大寒大寒,防風禦寒」,這是因為大寒時節里,冷空氣會相對頻繁,晝夜溫差大,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尤其老年人需提高警惕,要時刻注意防寒保暖。
尤其在清晨、夜晚這兩個氣溫較低的時段應儘量減少出門,避免風寒猝然來襲。
冬天人們多有關門閉窗的習慣,尤其室內常開暖氣的家庭,更要注意開窗通風。
一般每天開窗通風換氣4-5次,每次至少20分鐘,當室外風大或氣溫較低時,開窗時間可稍縮短,若室外無風或氣溫較暖和,則建議不要緊閉門窗。
第二件:「熱」
宜「熱養」來祛寒!
1、泡溫泉
大寒正是冬末初春,最適合泡溫泉,「泡湯取暖」除了有助於機體溫陽祛寒以外,還能通調血脈,緩解血管痙攣,有效促進血液循環,對氣血不通引起的肌肉酸痛、關節疼痛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工作壓力大的朋友,泡溫泉還有助於緩解精神緊張,達到舒暢身心、改善睡眠的效果。
2、喝熱茶
大寒時節是一年最冷的時候,此時每天泡杯熱茶,不僅可以驅寒,還有很好的養生效果!
而冬季比較適合喝溫熱性茶水,最好減少綠茶、白茶、黃茶等性寒之茶的飲用。
可以改喝茶性較溫的紅茶和花草茶,既可以禦寒暖身,還可以養胃助消化、預防感冒等疾病。
泡一杯刺玫紅茶,可暖胃驅寒
紅茶屬於溫熱性質的,溫補不傷胃,能幫助暖胃驅寒。
刺玫花中含有揮髮油,也有美白皮膚的作用,長期泡水飲用,能有效清除自由基,消除臉部色斑沉著,特別是女性蝴蝶斑,有很好的淡化作用。同時刺玫花性溫,具有理氣解郁,化濕和中,活血散瘀之功效。
泡一杯蒲公英根紅茶,可去火消炎、護肝排毒
蒲公英入肝經,可護肝排毒,預防肝損傷,還有利於促進身體毒素的排出,並且蒲公英有廣譜殺菌的效果,有著「天然抗生素」之稱,有很好的去火消炎的效果,經過紅茶發酵工藝後,蒲公英可以大大降低寒性,非常適合冬季飲用,尤其是抽菸、喝酒、愛上火者,是不錯的選擇。
泡杯枸杞紅棗茶,溫暖身體
枸杞可護肝補腎、明目,潤肺止渴,具有溫暖身體的作用。
紅棗有補中益氣、滋脾土、潤心肺、生津液、悅顏色的功效。
大寒時節,可以放一片姜一起煮,能很好的驅寒。
取冷水500毫升,紅棗10粒(30克),冰糖1大匙,枸杞10克。冷水與紅棗同時煮開後加入枸杞,再煮大約5分鐘。加入冰糖,煮至溶化即可。
3、熱水泡腳
大多數人,尤其是女性,晚上睡覺都拍冷,即便是穿著襪子睡覺都感受不到暖意。
最好在睡覺前用38~43℃的熱水泡腳15~30分鐘,這個溫度可以讓下肢血管擴張,溫暖全身。
泡腳的時候,可以幾點小東西,養生效果更佳!
生薑泡腳,預防流感,手腳冰涼
感冒了先別吃藥,用5片生薑泡腳,每次20分鐘,連泡2-3天就能完全好,還能增強體質,預防流感再次發生。
冬季,許多人手腳冰涼,這是體虛血虧的表現,連續用生薑泡腳1-2周,手腳冰涼會完全消失,並且不易反覆。
陳皮泡腳,排濕寒氣、潤腸通便
體虛怕冷的人,一般是體內有濕寒氣,用陳皮泡腳能排出體內濕寒氣,一般連泡1-2周,體內是寒氣就能完全消失了。
冬季乾燥,用陳皮泡腳能潤腸通便,預防便秘,對於上火引起的便秘,一般連續泡2-3天就能完全恢復。
第三件:「食」
宜增姜蔥辛物通陽氣。
傳統上一到大寒,人們腌制年餚,準備年貨,迎接春節。
大寒正值冬末迎春階段,但要記得寒冷仍是主要的,而且天氣時冷時暖,一旦人體調節能力差了,難以適應,容易多發風寒感冒、感寒生病。
大寒時節,利用藥食同源原理,最宜以味辛性溫之物,起通陽祛寒、暖中除濕之功,日常膳食巧妙搭配「辛」物,既可顧護人身正氣、驅邪防病,又能順應陽氣初升,讓人體氣機與大自然的陽氣協調平衡,為適應即將來臨的春天打下基礎。
比如,用生薑,入肺、胃、脾諸經,有辛溫散寒、溫中止嘔的作用,對風寒束表兼有胃腸不適症狀的感冒效果尤佳。
又如,用蔥,其外實中空,入肺,又叫「肺之菜」,味辛而性微溫,有宣通上下之陽氣、辛溫開竅、疏通三焦、發汗解肌的作用,若取其通陽散寒之功,蔥白比蔥綠部分更勝一籌。
再如,大蒜、香菜、蘇葉、花椒等,都是味辛性溫的藥食兩用之品,對預防或改善風寒感冒症狀均有一定的作用。
第四件:「清」
宜清瀉虛火。
冷空氣一到,人們便急著添衣進補,可能還來不及清瀉虛火,就將其包裹在體內了。
加上天氣乾燥、霧霾頻發,最容易引起人體的肺火旺盛,從而出現咽喉干痛、燥熱咳嗽、痰中帶血等不適症狀。
此時,可以生吃蘿蔔熟吃梨。
梨具有潤肺清熱、養陰生津等作用,對於燥熱咳嗽型患者,熟吃梨還有止咳的效果。
生蘿蔔可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煮熟後的蘿蔔則偏於益脾和胃、消食下氣。
所以,從清熱生津的角度來說,冬天生吃蘿蔔效果更好,或是略微焯水後食用,不必煮至軟爛。但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虛寒者則不要生吃蘿蔔。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