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成長過程中的孩子,總會表現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爲,比如咬指甲、不洗手、使小性子、不守規則等。然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對于孩子們來說,存在問題有大小之別,嚴重不嚴重之分。對于我們家長們來說,孩子出現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及時引導,讓小問題變成了大問題,從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人民日報】整理的孩子常見的12個必須糾正的壞習慣和糾正方法,在這裏分享給各位家長。
有的孩子表達欲強,經常迫不及待地想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打斷別人的談話,這樣容易讓孩子認爲他有權吸引別人的注意,而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有的孩子在跟別的小夥伴玩耍的時候,會有小小的攻擊性,比如揮手打別的小朋友、掐小朋友,雖然不會造成太大的傷害,但如果家長朋友們放任不管,孩子便認爲傷害別人是可以被接受的。
有些孩子當你提醒他做些他不愛做的事的時候,常常裝作聽不到你說話,如果縱容孩子的這種行爲,你的孩子很可能變得目中無人,並極有控制欲。
制定幾項家庭紀律,並經常跟孩子談這個話題,比如今天已經玩手機20分鍾了,你必須停止,這是規則。
有的孩子經常使小性子,家長朋友們可以讓孩子清楚他的行爲,明確告訴他這樣做不討人喜歡,並且輔以相應的獎勵和懲戒,如果下次再這樣做會沒有糖果吃,如果能以更好地方式表達,會受到相應的獎勵。
經常看到有些小朋友滿嘴跑火車,經常滿嘴謊話,孩子本意上是沒有惡意的,但如果放任這種行爲,那會讓他覺得撒謊是個很正常的事。
有些孩子愛挖鼻孔,容易造成感染,我們可以給孩子一本書或玩具,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有些孩子不遮掩地咳嗽、打噴嚏,其實孩子不知道這是不禮貌的行爲,需要家長朋友給孩子明確這是不禮貌的行爲,應該怎樣做,並以身作則做好榜樣。
有的孩子經常忘記洗手、咬指甲等習慣,這需要家長給孩子明確利害並經常提醒。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擁有一個好習慣,讓人終身受益,而一個不好的壞習慣,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不論好習慣,還是壞習慣,兒時一旦形成,往往會伴隨一生。所以,作爲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培養孩子的好習慣,發現並及時改掉他們的壞習慣。幫有孩子的家長朋友們收藏、轉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本號管理人員。
如果喜歡我推薦的文章,請關注我!每天不定時更新教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