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這兩天頻頻出現的一個詞兒。
主戰場在武漢,波及全國乃至東亞、美洲。
敵人是一種冠狀病毒,微不足道、卻威力駭人。
迄今爲止,它已經癱瘓了一個大城市的對外交通、遏制了許多大城市的旅遊、集會市場,經濟損失難以估量,最重要的是,它輕而易舉地引起全民恐慌。
我們並不知道接下來會怎樣,我們嚴陣以待,心裏卻沒底。
十七年前,我們打過類似的一場戰爭,那時候的敵人叫薩斯。
那一次,在敵人重創我們以後,它悄悄撤退了。
那一次,我們其實並沒有打贏。
我們只是幸運地撐到了進度條完結。大貓 攝
或許,這兩次戰爭都不是戰爭,只是兩場戰鬥而已。
真正的戰爭,或許早在人類點燃了文明的火種之後便已揭開序幕,人類的敵人,叫做自然。
我們攻城略地,我們節節取勝;我們消滅森林、消滅草原、消滅河流、消滅物種……
在開始的幾萬年裏,我們部分改變了這個星球;在近一千年裏,開始掌握“科學”的我們開始用驚人的速度改造地球;在過去的2、300年間,我們徹底打破了陸地和海洋的平衡。
紅嘴巨鷗的天際線多了現代造物。大貓 攝
豆雁冬歇的背景是人類社會的蓬勃。巧巧 攝
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也越來越多地依存、暴露于自然之中。大貓 攝
自然的的戰術從未改變:用物種來調節物種。人類對它而言不過是一個生物物種而已,在它數十億年的過往中,這樣的物種來來去去,數不勝數。
自然的反擊是從最細微處著手的。病毒、細菌,這就是它的軍隊和武器。傷寒、霍亂、鼠疫、艾滋、埃博拉、薩斯、野味肺炎病毒……
它把這些進攻力量隱蔽在荒野之中,它甚至不用專門去做些什麽,因爲它知道,人類終將自己打開封印,釋放魔鬼。
因爲人類早已忘記自己也是寄生在自然裏的一個物種。
我們的野生動物鄰居藏原羚 大貓 攝
人類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殺死一頭地球上最大的動物,但人類卻拿這些最細小的物種、甚至連物種都不算的生命體無可奈何。
它們無影無蹤,極速演化,它們知道再被鋼鐵和核武器保護的生物還是生物,它們攻擊那些由自然造就的薄弱的防禦體系——人類免疫系統,並往往一擊得手,戰果顯赫。
人類不甘示弱,使用“科學”來加強防禦。疫苗、藥物使得人類強大起來,並且更加自信。然而自然並不著急,即便是一萬年,對它而言也不過是打個響指的時間而已,而人類造成的麻煩,不過是幾百年的事情。
這場戰爭對它而言,才剛剛開始。它有的是時間來讓氣候變化、培育出更加強大的病毒和細菌,並把它們安放在一個合適的地方,譬如某片雨林裏的某群蝙蝠身上。它知道,遲早有一天,人類會來到這裏砍掉這片森林並吃掉這些蝙蝠。
西雙版納的望天樹群落。
這裏是秘境,身藏珍寶和利刃。顧伯健攝
到時候,它的超級武器自然會被人類利用自己的航空、鐵路、船運、物流散播開來,它只要當個看客即可。
控制物種的數量,形成新的平衡,這就是自然要做、也一直在做的事情。在生命誕生的億萬年間,它一直在默默地做著這一切。
我們或許會贏得無數場戰鬥,無論傷亡如何。但我們最終依然會輸掉整場戰爭,因爲我們無法戰勝自然,消滅自然就意味著消滅我們自身。
甘孜的藏原羚,本質上,我們都依存于自然。
拍攝:吉吉
自然不需要人類拯救和保護,人類只能拯救和保護自己。
若我們能夠讓荒野保持荒野,讓野生動物活在它們的世界裏,那麽封印就不會被輕啓,病魔也不會輕易飛舞人間,我們至少能活得好一些。
荒野,就是人類與自然的緩沖區。當我們只想著荒野裏的木材、煤炭、礦産、GDP的時候,我們就可能在不經意間觸發荒野中的核按鈕。
今天,我們每個戴著口罩刷朋友圈的人都應該意識到,這場戰爭並不遙遠,而是與我們息息相關。
改變態度,嘗試尊敬自然、與自然共存,維持生態平衡或許才是停戰的方式。須知人類是屬于自然的,而不是反過來。
我們要向野生動物學習的平衡之道還有很多。
大貓 攝
大貓戴著口罩,坐在回家的高鐵上
寫了以上的文字
不吐不快
-END-
指南 | 從源頭杜絕“野味肺炎”卷土重來
最後,祝平安
挺住,別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