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系統性癱瘓,一度是個多年累積下來的頑疾,上一任地鐵總裁甚至形容那是個“根深蒂固的企業文化問題”。(海峽時報)
作者 林美華
交通部長王乙康3月17日在地鐵綜合測試中心動土儀式上致辭時說,地鐵列車目前的記錄,已經達到每行駛超過100萬公裏才發生一起事故的目標。這除了團隊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是因爲維修方面的開支更大,目前“已達健全合理水平”。
交通部長王乙康(左)在地鐵綜合測試中心的動土儀式上,聆聽工作人員講解可用來測試列車與相關系統的設施。(聯合早報)
地鐵系統性癱瘓,一度是個多年累積下來的頑疾,上一任地鐵總裁甚至形容那是個“根深蒂固的企業文化問題”。
文化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至今的發展表明,只要對症下藥,假以時日,事情還是能夠變好的。
當年地鐵服務的問題,表面上看是地鐵公司高層麻木不仁,對于乘客越來越大的不滿毫不在乎,而且還辯稱擁擠不堪的高峰時段,乘客率其實還有增長空間。
同時,地鐵公司不務正業,一方面削減維修成本,導致大量不受重視的工程師和技工拂袖而去;另一方面卻忙著當包租婆,把地鐵站改裝成零售區。
其實,當年地鐵高層的這種表現,很大程度上是制度決定的。
(海峽時報)
因爲當年的地鐵是上市公司,每季度都要向股東負責。股東只在乎盈利上升,無論手段。所以地鐵股票年年分紅,但服務癱瘓的後果最終卻由全民承擔,包括執政黨的選票。
這說明了一個問題:市場並非萬能的,特別是很多屬于公共服務的領域,包括醫療、教育、住房,都不能全然外包給市場,盡管它很有效率。
根據市場的邏輯,當年削減維修成本,當包租婆的地鐵高層,是很好的管理團隊,因爲他們把股東的利益最大化了。但是,有利必有弊,所謂的外溢成本,是由全民買單的。
雖然地鐵的服務自從在股市除牌後有了很大的改善,卻還是發生了去年10月中三條地鐵線列車服務相繼中斷的事故,而且出事的地鐵線還不是最老舊的南北線和東西線。
2020年10月中,三條地鐵線列車服務相繼中斷,大批滯留的乘客在女皇鎮地鐵站外,搭乘免費的臨時接駁巴士。(海峽時報)
這又說明什麽問題呢? 還是回到“企業文化”,雖然新的管理層大刀闊斧改革,一些已經流失的專業知識和精神,要重建也不是那麽容易。
事故調查結果說是大士西延長線電纜及斷路器線圈雙雙發生故障,這可能是承包商的用料或做工有問題,但地鐵公司也難辭監督不周的責任。
也就是說,地鐵公司的工程師和技師,可能還沒有足夠的專業能力,去確保承包商履行責任。這種能力須要長期培養,上市前所培養的那一批後來流失的專業人才,恐怕還須要一段時間才能養成。
無論如何,經一事長一智,很多看似流行的理論,比如市場萬能的新自由主義,事後看完全經不起實踐的考驗。
地鐵站尖峰期的人潮。(海峽時報)
政府顯然已經意識到這個教訓,在醫療、住房的部分去市場化做法,對于民生的改善和民心的回歸都發揮了作用。
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成本總要有人承擔。最近醫療支付按家庭人均收入計算,消費稅要提高,都是必然的發展。
另一個必然的發展,恐怕是公共運輸車資的上調。 王乙康說列車每行駛一公裏的維修花費,在過去10年增加了一倍,而且暗示說很難再提高了。
以目前的車資結構,或許也很難繼續這麽花錢;乘客要享有優質的地鐵服務,必須得多掏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