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研究發現,在冠狀病毒傳播率高的地區使用一種普通藥房常見的可殺菌喉嚨噴霧劑,可有效降低冠病傳播風險,尤其適用于疫情不受控的地區。
由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組織的臨床科學家設計的隨機對照試驗去年5月展開,長達42天。他們讓大士南客工宿舍當中的3037名外籍男客工測試五種使用已久的藥物,評估各別藥物是否有效降低冠病感染風險。
這五種藥物是抗寄生蟲感染的伊維菌素(ivermectin)、對抗感冒的維生素C加鋅(zinc/vitamin C)、抗瘧疾和治關節炎的口服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聚維酮碘(povidone-iodine)喉嚨噴霧劑,以及在試驗中作爲對照用途的維生素C。
試驗對象年齡介于21歲至60歲,大致上沒有慢性疾病,可用藥。他們不能在研究展開前的一個月內出現呼吸道疾病症狀或味覺問題,或者感染過冠病,而且血清檢測結果必須呈陰性。
研究報告的主要撰寫人,國大楊潞齡醫學院醫學系兼國大醫院神經內科高級顧問醫生薛志雄副教授解釋,客工宿舍當時處于疫情高峰期,病毒傳播率非常高。
結果顯示,參與者當中共1681人最終確診冠病。
在每天服用500毫克維生素C的調查對象中,有七成的人感染冠病,而每天噴三次聚維酮碘喉嚨劑的群體,感染冠病的人數比率爲46%。
服用羟氯喹參與者 染病人數比率降至49%
每天服用200毫克羟氯喹(除了首日的400毫克)的參與者,染病的人數比率也顯著降低到49%,使用其余藥物對染病的影響則沒出現統計學上的差異。
另外,只服用一次12毫克伊維菌素,但卻依舊染病的客工,出現症狀的概率僅8%,較服用其他藥物的客工低,少于維生素C(15%)、羟氯喹(13.7%)、聚維酮碘(12.4%),以及維生素C加鋅(11%)的群組。
報告結果本月14日發表在《國際傳染病學期刊》。
薛志雄強調,重新調整現有藥物的用途是對抗疫情的重要國際策略。“直到全球成功落實大型接種工作,戴口罩和安全距離等非藥物方案始終是唯一被證實能減少病毒傳播率的方式。”
他指出,團隊在選擇藥物進行測試時,主要考慮這些藥物是否容易獲取且負擔得起,可助疫苗不足的國家控制疫情。
“考慮到維生素C是公衆在疫情期間普遍用來增強免疫力且相信能預防冠病的保健品,我們決定用維生素C替代安慰劑,與其他常見的藥物做比較,評估這類保健品的抗疫功能。”
科學家原本計劃爲各類藥物試驗招募660名試驗對象,但逾2000人不符合條件或半途退出。
尤其是羟氯喹,只有432人接受服用藥物,當中29%的人服藥依從率沒超過七成——約12%的人擔心副作用。
相比之下,其他藥物試驗組中,擔心副作用的人數只介于約1%至3%。
曾有研究員在《柳葉刀》發表報告,誤指羟氯喹可增加死亡率,一些人則擔心會提高心律失常的概率。
國大楊潞齡醫學院醫學系兼國大醫院感染科高級顧問醫生淡馬亞教授強調,那份報告如今已被撤下,但研究團隊爲了安全,還是決定爲服用羟氯喹的客工事先進行心電圖,以致這組的參與人數比其余四種藥物的試驗組人數少了三分之一。
“羟氯喹用于抗瘧疾和治療關節炎已有40多年,只有近期人們才開始擔心它的副作用。”
研究數據顯示,只有三人服用羟氯喹後因出現副作用,沒達七成的服藥依從率。副作用可包括頭痛、失去胃口、便秘、睡意加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