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損失是失智症和認知能力衰退的風險因素之一。本地研究發現,佩戴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可將認知能力衰退的風險降低近兩成,並延緩失智症惡化。
參與研究的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陳楷俊醫生也鼓勵年長者定期接受聽力檢測,如今能夠以簡單且非侵入的方式,測試和治療年齡相關的聽力損失。“失智症一旦發病,就很難逆轉了。”
分析結果顯示,佩戴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cochlear implant)的聽力損失者,長期認知能力衰退的風險降低了19%,短期認知能力的評估測試分數也進步了3%。在這項研究中,長期指的是兩年至25年,短期則是三個月至一年。
研究團隊針對發表在各大醫學期刊的31項研究和臨床試驗數據進行荟萃分析(meta-analysis),研究對象包括超過13萬名18歲及以上的聽力損失者,他們主要來自歐洲、北美洲和亞洲等地。
一組來自國大楊潞齡醫學院的學生和科研人員的研究發現,佩戴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的聽力損失者,長期認知能力衰退的風險降低19%,短期認知能力的評估測試分數也進步了3%。
聯合領導這項研究的國大楊潞齡醫學院三年級學生楊昇晔說,佩戴助聽器對認知能力的益處,短期來說可能不大,但長遠來看是顯著的。
荟萃分析指的是采用統計學的方法來收集、整合和分析關于某個主題的多項研究,以得出更精確的結論。
聽力損失者患失智症風險是聽力正常者兩倍至五倍
一組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的學生和科研人員發現,實行具針對性的介入措施來恢複一定程度的聽力,對預防或延緩失智症和認知能力衰退是必要的。
全球每五人當中就有一人患有聽力損失,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聽力損失的問題也日益普遍。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聽力損失者患上失智症的風險,是聽力正常者的兩倍至五倍。要防止失智症惡化,就必須從可改變的風險因素著手。
研究也指出,若患有聽力損失的失智症患者跟不上對話,他們可能選擇不參與活動,抗拒出門,以致逐漸喪失自理能力。佩戴助聽器讓他們有能力參與需要聽力和溝通的社交活動,避免因孤立無援造成認知障礙。
研究結果上個月發表于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神經學》(JAMA Neurology)。
“患有輕度認知障礙或早期失智症的患者佩戴助聽器後,認知能力明顯改善,這證明及早接受檢測和治療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