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明明沒有問題,可為什麼客人卻說不好,非要退菜,要是不退菜就投訴呢?這個問題,相信絕大部份的廚師朋友們都遇到過,且百思不得其解。那麼如果碰上了這種情況,該怎樣處理呢?可以預防嗎?
在很多廚師眼中,只有當菜品質量不穩定、或出現意外情況,如有蟲子、異物等,才會遭到顧客投訴,其實不然。要知道有時候即使菜品沒有問題,也會經常遇到投訴的。
那,什麼樣的顧客會有投訴?他們投訴的理由又是什麼?當投訴出現時,應該如何應對?
第一種情況
非目標客戶投訴
這類顧客在不適應該店菜餚定位的口味時,會有投訴。
比如說,你所做的是南方菜系,以清淡、滑炒見長,而投訴的這位客人卻是北方人。這種情況下,其實菜品本身並沒有問題,只是「口味」在作怪。
案例一:顧客為非目標客戶
如某總廚曾經供職的上海某某酒樓,以海派菜為主要特色,輔以淮揚、本幫菜。有一次,一檔客人反映他們的小黃魚、白蟹均不新鮮,且投訴他們做的菜品淡而無味,要求退換。
前廳經理也沒有辦法,向總廚徵求解決意見。總廚上前詳細詢問後,才知道原來他們來自寧波,是外地客人。寧波沿海的人口味都比較重,且寧波的海產聞名整個華東地區,他們說的新鮮是指海鮮必須是鮮活的,而並非上海人眼中的「無異味」。
而當時的運輸條件遠不及現在,那家酒樓所用的小黃魚、白蟹等,均是在東海捕撈上來就直接經冷凍再運到上海的,當中要經過幾個環節,所以廚師們所能保證的新鮮就是沒有變質。而當時的上海市民吃習慣了這樣的海產品,他們已經接受並且習慣了這種味道,並沒有當地客人反映海鮮不新鮮。
案例二:目標客戶出現變化
還有一種情況是,好菜品並非店店適用。
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某廚師在以前的店裡研發出一種菜,客人都叫好,點菜率頻頻上升。後來,他被委以重任到其它各個分店試做,並培訓分店師傅。然而,在這個店裡,以同樣的原料、調料,同樣的烹法非但沒有受到顧客的好評,相反卻遭到了投訴,而這種情況,也屬於非目標客戶投訴。
如你以前的店裡嗜辣的顧客群較多,則可能是越辣的菜品顧客越喜歡,越覺得爽,即使平時不嗜辣的顧客被辣得直咧嘴,也不會投訴,因為他知道該店是以辣著稱的。
這類客人來,是有一定的心理準備的,就是來尋求刺激的。而現在所在的店周圍的主要消費群體,對辣的菜品並不十分感冒,所以,如果你原樣照搬的話,就很有可能遭到投訴。
此類顧客大多數是外地客人,是餐廳定位群體的邊緣或定位以外的群體,為餐廳的非目標客戶群體。
處理方法:
既然事情已經發生,就應該勇敢地面對。首先要端正態度,相信客人投訴總是有其自己的道理,允許他們將心中的不滿在愉快的氣氛下講出來。碰到這樣的事情,從廚者切不可意氣用事,應該共同分析其中道理,尋其根源,妥善解決。
解決這樣的投訴,後廚首先要與前廳做好溝通,建議他們碰到類似前者的顧客時,應引導其品嚐上海特有的菜品,或者顧客在寧波不經常吃到的東西。
對於已經發生的,服務員要向顧客解釋清楚後再予以調換菜品。如果前廳不管,客人說不新鮮後就直接端回廚房,這樣就會激起前廳與後廚的矛盾。
後者案例中,廚師每到一個新地方,都應該根據地方特殊客戶群的嗜好來量身定做菜品,切不可用曾經的成功來自傲、一律照搬。
預防措施:
其實,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這些投訴可以避免。
其一,根據餐飲店所在的位置、周邊環境,嚴格定位目標消費群體。在一些火爆店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於菜品贊不絕口的顧客,肯定是該店的目標客戶,這就要求廚師們要根據目標顧客的特徵,開發符合他們口味的菜餚,因為顧客說好,勝過任何一種商業。所以,菜餚的定位是一個關鍵。
其二,餐廳的裝修格調、商業、開業宣傳,包括店面招牌等,都應該與所經營的菜品相匹配。如某某海鮮城,一看就是以吃海鮮為主的,那就應該花大力氣宣傳你是什麼地方的海鮮,新鮮程度等;如某某家常菜,一看就是吃地方菜的,那麼宣傳就該是某個地方的特色,這樣就避免了跑進來的客戶不是你的目標客戶而遭到投訴。
第二種情況
客人存在味覺差異
很多廚師或許都經歷過這樣的事例:一道菜品,用同樣的原料、同樣的調料、同樣的烹製方法,但一桌人當中卻有的說好,有人說不好;或同一個人前兩次說好,這次卻感覺味道不好,於是投訴就出現了。然後經廚師們分析下來,該道菜品確實沒有問題。
那為什麼還會出現投訴呢?
其實,這就是味覺差異在作怪。
案例一:有人說味道不好,其他人跟著附和
一廚師長就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某天,他所在的餐廳包間內來了五位客人,在服務員的建議下點了一些菜品。在就餐過程中,主人模樣的人殷勤地詢問其他客人菜品如何,然後主賓位置上的客人笑了笑,表示還算可以。於是,其他人也附和著說,感覺菜品一般。
此時,這位「主人」不好意思地也表示,他品嚐後也感覺很一般,遠沒有服務員當初介紹的那樣好。於是,他很生氣地要求服務員調換,或者打折。
案例二:菜品搭配與顧客的組成有關
有一次,某餐廳遇到了一位顧客投訴,客人稱,菜品全部鹹得不得了。碰巧廚師張正好在前廳巡視,於是便上前詢問,然後客人還質問「是不是鹽不要錢」。當時,餐桌上菜品已經上齊,這位廚師長看到,這桌客人因女性較多,所以基本上以甜點為主,有些許熱菜。
處理方法:
第一個案例,因為「眾口難調」,所以首先得分析這桌人的組合,因為每個人的年齡、職業、性別、文化修養、個人生活習性等都存在差異,而這些均可能導致味覺的明顯差異(但有的人天生不喜歡某種菜是沒辦法的),而這桌客人投訴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做東者或賓客感覺不適口,隨後大家都附和說不好,對於這種情況,向請客者解釋清楚即可。
而在案例二中,只要掃視一下客人和桌上的菜品,就能找到投訴的根源所在:這桌客人女性較多,喜甜食,因此點了幾個甜品的涼菜,喝的是果汁。而後面上來的幾道熱菜,因為與前面吃的甜品味差太大,所以感覺都是鹹鹹的。所以對於這種情況,可讓服務員給她們每人泡一杯茶,讓她們喝完一杯茶後再嚐嚐看,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預防措施:
解決這類事情,關鍵也在於前廳與後廚之間的良好溝通,最好讓服務員在點菜之前,能盡量多了解顧客一些情況,老顧客則由同一服務員為其點菜,並註意當席的主賓、做東者等一些情況,而這些方面,完全可以在客人讓座時可以辨別。
另外,味覺差異還因季節變化而變化,如存在春嗜辣、夏嗜苦、秋嗜酸、冬嗜咸等的區別;還可能是味覺疲勞引起,如某位客人每次來都點同一道菜,久而久之則會感覺這只菜做得沒有以前好吃了。
這兩種情況,也是很容易使顧客產生投訴的,所以,廚房還應該多開發時令菜餚,並多了解一些因季節變化而引起味覺差異的知識,調味時,應該隨季節的變化來調節味覺上的差異,不斷滿足顧客變化的需求。
第三種情況
都是期待惹的禍
這種因素也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情況泛指客人在別的飯店吃過某種菜,感覺很好吃,而剛好你的餐廳也推出此菜,但是如果兩家味道、氣氛、分量等有明顯差異的話,該客人則可能以「你這菜味道不對」而投訴。
第二種情況是價格上的期待,或許他在點某個菜時沒有註意菜價,只是隨口說了要某個菜,而買單時才發覺這個菜超出了心理價位又難於啟齒,則會以這菜味道不好為由而投訴。
案例一:用別店的標準來衡量所點菜品
某日,小李等一行幾人到一餐廳就餐,剛進餐廳還未落坐,便喊著要來份剁椒魚頭。可是吃了沒有幾口,這幾位客人便在大廳裡喊起來,要求廚師重新為他們做一道正宗的剁椒魚頭。
案例二:點菜時不看價錢買單時投訴
某天,小趙宴請遠道而來的朋友,當服務員遞上菜單,詢問如何點菜時,他們並沒有看菜單,而是憑著他對一些菜品的了解點了幾道菜,於是,整個就餐過程中充滿了愉快氣氛。
但是後來結賬時,他們卻與收銀員發生了爭執,在爭執不下的情況下,他們便投訴菜品不好(其實用意是想打個折)。
處理方法:
前者中,因為該顧客已經認可其曾在別人家吃過的這個菜,就好比我們都對六小齡童演的孫悟空印象較好,而後來別人演的大家就覺得不像,這種就叫「先入為主」。
剁椒魚頭,現在家家都在做,如某位顧客對以湘味為代表的剁椒魚頭印象較深的話,他見你的餐廳也有剁椒魚頭供應,就大多都會點。而此時,他所期待的就是吃完之後辣得大汗淋漓,但要是你所做的剁椒魚頭是以鮮嫩、微辣見長的,不是重辣,那麼這位客人吃後覺得沒有達到他所期待的效果,則會說:你這魚頭做得不行。這時,向顧客解釋清楚自己菜品的特點即可。
預防措施:
盡量不要模仿你模仿不了的菜,如果要模仿人家的菜,可將其菜名重新包裝,突出自己的特色所在,也可提前告知,在菜譜上註明其特點,或通知服務員,在其點菜時明確告知:這是我們新做的菜,還沒有正式推廣,您先嚐嚐,看有什麼要改進的地方?
這樣顧客就有種被尊重的感覺,即使吃了不滿意,他也會耐心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以期下次能吃到滿意的味道。
第四種情況
錯過了最佳食用時間
尤其是冬天的熱菜、夏日的冰鎮菜等,若錯過了最佳食用溫度則風味大減。
如豆腐類,一般要求是能燙到心為最佳食用溫度;如鐵板類菜餚,要在其吱吱作響時舉箸風味最佳;如乾鍋、鍋仔類菜餚,有的會越燒越咸,有的原料會越燒越老,有的原料會久煮則爛等,這些都大大地減低了原本應有的風味。
再如某些湯麵,上桌時如不盡快食用則可能糊掉。當然,喜食糊面的另當別論。
處理方法:
解決這類問題,首先應讓服務人員在特殊菜品上桌時,提醒顧客應在最佳食用時間內食用。再就是如冬日採取保溫措施,為客人加熱、加湯等。
綜上所述,最關鍵的是要讓前廳人員多懂些菜品的常規知識,廚師長應多跟前廳溝通,如廚師長參與前廳例會、前廳人員培訓等,這樣便有利於促進前廳和後廚的合作,減少被投訴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