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衆號:地球知識局
NO.1918-花園城市新加坡
作者:黃可
制圖:孫綠 / 校稿:辜漢膺 / 編輯:養樂多
觀賞世界上最大的室內瀑布、穿梭雨林迷宮、走過熱帶花叢、和動物親密接觸、吃遍世界美食、免稅店血拼…… 這個聽起來像遊樂園、動物園、植物園和巨型商場結合體的存在,沒錯,正是連續8年被英國Skytrax公司評爲全球最佳機場的新加坡樟宜機場。
歡迎來到新加坡樟宜機場
(圖:shutterstock@Freedomz)▼
除了承擔如航班起降、旅客集散等傳統機場的必要功能之外,樟宜機場是全世界爲數不多可以進行一日遊的機場。網絡上無數新加坡旅行攻略中都會把樟宜機場作爲列入其中,而不知情的旅客往往都很好奇,爲什麽一個機場會成爲熱門景點。
新加坡真的很小
一個樟宜機場就占了相當大比例的國土▼
星耀樟宜
2013年,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提出了“在維持新加坡樟宜機場作爲亞洲航運樞紐的基礎上,將機場的容量翻倍,並爲新加坡和新加坡人創造更多機會”這一設想。樟宜機場集團聯合嘉德置地集團,投資17億新元(折合人民幣85億)建設“星耀樟宜”。
樟宜機場旁邊便是空軍和海軍基地
向北隔柔佛海峽便是馬來西亞
(圖:shutterstock@Sing Studio)▼
樟宜機場最吸引人的核心景觀都在2019年開業的“星耀樟宜”中。這棟總面積超過130000平米的10層建築中,擁有全世界最大、最高的室內瀑布雨渦旋(The Rain Vortex)和全世界最大的室內花園之一的森林山谷(Forest Valley)。
下圖T1左側橢圓形區塊便是“星耀樟宜”
(Jewel Changi Airport)
(圖:/www.changiairport.com)▼
直觀一點,你已經知道室內大瀑布在哪了
(圖:google map)▼
雨渦旋瀑布被森林山谷圍繞,連接航站樓的樟宜機場輕軌列車在瀑布附近穿過,人們可以在懸浮于半空中的天懸玻璃橋上觀賞瀑布和森林。看累了瀑布之後,還可以來到一樓嘗試新加坡最大的樹籬迷宮,或者去鏡子迷宮欣賞來自全世界的當季花卉。
可能是全球最美的花園機場
(圖:shutterstock)▼
星耀樟宜內部這個集齊了新加坡熱帶景觀之大成的室內空間,足以讓每一個第一次到達新加坡的旅客相信新加坡“花園城市”稱號並非虛言。再搭配上位于瀑布附近的各色品牌商店、餐廳和遊樂設施,更是吸引了相當多的遊客在登機前提前好幾個小時來到機場,就爲了在機場盡情玩樂。
十分懷念蹦蹦床
(圖:shutterstock@Alen thien)▼
除了外國遊客外,許多新加坡本地人也會選擇星耀樟宜作爲他們的日常休閑目的地。2019年10月,開業6個月的星耀樟宜迎來了5000萬遊客,完成了它原本計劃中一年才能完成的KPI。
被Skytrax多年評爲全球最佳機場
星耀樟宜無疑是其中的點睛之筆
(圖:shutterstock@Hit1912)▼
濱海灣花園
除了星耀樟宜之外,新加坡還有一個更著名的景點濱海灣花園(Gardens by the Bay),這個2012年開業的景點,自開業以來接待的遊客人數就超過了5000萬,成爲了2018年熱門喜劇電影《摘金奇緣》(Crazy Rich Asians)的取景地。(這部電影也是以描述新加坡華人富豪的奢侈生活引起熱議)
摘金奇緣英文海報
(圖:新加坡眼)▼
和星耀樟宜類似,這裏也有室內雲頂瀑布(Cloud Forest)。濱海灣花園的花穹溫室(Flower Dome)中,則展示著新加坡先進的園藝技術,按季節和主題展出不同的植被。還有最出名的“天空樹”(Supertrees),這些由人造材料打造的“巨樹”,到了夜晚又會在各色燈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動人。
確實是華麗非凡
(圖:shutterstock)▼
人們還可以登上天空樹的空中步道,眺望位于對面的另一個新加坡著名地標——濱海灣金沙。花園、賭場、購物中心、酒店、酒吧、無邊泳池……有關縱情享樂的一切都可以在這裏找到。
著名地標了-濱海灣金沙酒店
(圖:shutterstock)▼
樟宜機場和濱海灣花園這樣的人造景點的建設成本和維護成本都十分高昂。但對于那些沒有機會長期停留在新加坡的短期遊客而言,這些景點是他們了解新加坡最直接的方式。
賞心悅目
(圖:shutterstock)▼
也正是這些精心打造的人工生態景觀加深了外地遊客對新加坡作爲“花園城市”的印象。這些景點和新加坡本土的350多座公園一起,成爲了新加坡“花園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爲了推動新加坡成爲熱門國際旅行目的地的關鍵因素。
俯瞰濱海灣花園
(圖:shutterstock)▼
畢竟作爲一個國土面積狹小,文化曆史也不算太豐富悠久的島國,新加坡能夠憑借人造景觀制造旅行吸引力已經是很不錯了。新加坡能夠在短短幾十年間,從一個淡水資源都被馬來西亞控制的窮島,再到亞洲四小龍,再到如今的花園城市,“人爲的精細化控制與管理”正是它騰飛的秘訣。
除了外圍一些更小的島嶼
這個國家基本就是一座城市
面積只有上海的九分之一,靠捷運就可基本覆蓋▼
花園城市是怎樣煉成的?
1965年脫離馬來西亞獨立建國後的新加坡,百廢待興,總理李光耀深知對于此時的新加坡而言,創造足夠的就業崗位和提供足量的住房是首要任務。
新加坡曾經也是“馬來西亞聯邦”的一部分
馬來人以爲這個獨立的小島會窮途末路
然而這個華人國家最終令世界驚豔▼
爲了支持城市建設,新加坡將島內大面積的原始綠地改造爲工業用地和居住用地,但同時李光耀總理也意識到綠地對于營造良好生活環境的重要性。
對于這個土地資源稀缺的熱帶島國而言,維持大片的原始綠地顯然與新加坡城市發展的方向互相矛盾。新加坡政府決定采用折中的辦法:在居民生活區內部和附近打造更多的公園和公共空間,以彌補因爲城市建設造成的大面積原始綠地的損失。
雖然國土很小,即使在本島也仍保有很多森林和濕地
(本島西北端的雙溪布洛濕地保護區)
(圖:shutterstock)▼
1973年,新加坡政府開始實施城市美化計劃,其中包括大量種植樹木和灌木。新加坡政府組織成立了由高級公務員組成的花園城市行動委員會,爲創建花園城市奠定了基礎。這也是新加坡政府首次正式提出建設“花園城市”這一目標。
1975年新加坡政府正式立法並成立了公園和娛樂部(Parks and Recreation Department)。法律規定預留土地用于公園和綠化緩沖區。
保留著相當高比例的綠地,富人區的比例更高
(圖:google map)▼
除了公共綠地之外,新加坡鼓勵本地業主在建築上安裝垂直綠化和綠色屋頂,使建築更加綠色,使居民的生活環境更加生態。由此誕生了許多著名的垂直綠化和綠色屋頂景觀,比如位于新加坡市中心的皮克林賓樂雅酒店(PARKROYAL on Pickering)。逐漸地,人們提到新加坡就開始聯想到充足的綠化和幹淨的城市環境。新加坡“花園城市”的印象逐漸深入人心。
這種潮濕炎熱的環境確實也很適合搞垂直綠化
(圖:shutterstock)▼
隨著“花園城市”的發展,新加坡的綠地系統逐漸成型。2013年至2019年,新加坡新增公共綠地面積500多公頃,公園的數量也超過了350個,其中就包括之前提到的濱海灣花園。
寸土寸金不表示要竭澤而漁
但維護環境本身是維持城市魅力的基礎
(圖:shutterstock)▼
爲了使這些公共綠地更具吸引力,公園內還設立了慢跑區、自行車道、燒烤區、垂釣區、遛狗區等設施,方便附近居民和遊客進行活動。公園也顧及不同年齡組別人士的需要,如爲兒童設立特別遊樂場等。建設殘疾人無障礙設施。新加坡致力于提供一個人人都能享受休閑和享受的公共綠地。
都市周邊一樣可以有自然空間,而且是應該有
(圖:shutterstock)▼
在此基礎上,新加坡政府又提出了“在花園中的城市”這一新的口號。新加坡政府希望現有的350多座公園能體現不同的主題,發揮不同的功能,並能夠通過公園連接道聯系在一起,打造新加坡的公共綠地網絡。這樣新加坡人就能更高效地利用公共綠地,也保證了人人享有綠地的公平性。
通過不同功能的綠道將整個城市的綠地系統連爲一體
(圖:National Parks Board)▼
除了公園以外,新加坡還有18個自然保護區,同時新加坡還圍繞幾個主要的蓄水池打造了適合徒步的景觀帶。對如今的新加坡人而言,徒步文化已經植入骨髓。每到節假日,新加坡人總愛前往各個公園、水庫、自然保護區等進行徒步鍛煉活動。李光耀總理當年對于新加坡人遊憩休閑空間的設想算是得以踐行。
過于舒適
(圖:shutterstock)▼
新加坡的公共綠地規劃是政府主導的計劃,旨在爲新加坡所有居民提供更舒適的生活環境。新加坡作爲一個土地資源稀缺、人口密集的世界級城市,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原有的綠地逐漸減少,留下了一系列人工的、精致的、功能多樣的公共綠地。
花園裏有城市,城市裏有花園
(圖:shutterstock)▼
在爲市民提供休閑娛樂方面,新加坡無疑是成功的。經過多年的建設,新加坡已成爲世界聞名的“花園城市”,這些人造的綠色景觀爲新加坡的旅遊業和其他經濟産業産生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當然,疫情對旅遊業帶來的打擊顯而易見。自新冠爆發以來,新加坡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資金幫扶旅遊行業從業者。作爲一個赤道上的熱帶島國,新加坡尤爲期盼著國際旅行能夠恢複正常。畢竟這些維護成本高昂的人造景觀急需外國遊客前來貢獻荷包,緩解新加坡政府的燃眉之急。
作者目前還在新加坡,估計今年也要回來了
(圖:shutterstock)▼
參考文獻:
1.https://www.jewelchangiairport.com/zh.html
2.DATA. (2019, December 10). Park Connector Loop. Retrieved from https://data.gov.sg/dataset/park-connector-loop
3.Henderson, J. C. (2013). Urban parks and green spaces in Singapore. Managing Leisure, 18(3), 213–225. https://doi.org/10.1080/13606719.2013.796181
4.Melissa Heng. 2020, March 20. Singapore’s 2030 goal: More Gardens, Park Connector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traitstimes.com/singapore/spores-2030-goal-more-gardens-park-connectors
5.Ministry of National Development.(2013). Land Use Plan 2030.https://www.mnd.gov.sg/docs/default-source/mnd-documents/publications-documents/land-use-plan.pdf
6.National Library Board. (n.d.). ‘‘Garden city’’ vision is introduced. HistorySG: An online resource guide. Retrieve from http://eresources.nlb.gov.sg/history/events/a7fac49f-9c96-4030-8709-ce160c58d15c
7.National Parks Board. (2020, November 22).Parks & Nature Reserv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parks.gov.sg/gardens-parks-and-nature/parks-and-nature-reserves
*本文內容爲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shutterstock@Tang Yan Song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