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會衍生出哪些賺錢的機會?
—新冠疫情下股市走勢、行業演化與投資策略
文/丁彥皓-可信財商
投資邏輯
1、指數必然會出現因資金“共識性”出逃而導致的回調,但是不必過于關注,意義不大;
2、短期關注媒體“眼球效應”導致的醫藥與遊戲板塊的結構性行情,會有一波上漲,但是持續的時間不是很長,漲幅也不是很大,可以以“周”爲周期進出;
3、影視、旅遊、酒店、商業、零售、餐飲與航空等帶有“出去浪”特征的行業開盤後必然會出現群體恐慌性的下跌,最好移倉或者空倉,待過度下跌拐點形成後再抄底,獲取相應的超額收益;
4、其他板塊也會有一定的回調,但是幅度不是很大,建議空倉,待疫情過後,市場預期逆轉後再入倉;
5、新冠疫情不會逆轉股市回暖的大趨勢,更不可能抑制中國經濟上升的勢頭,所以,股市與經濟上升的大趨勢絕對不會改變,這是新冠疫情過後的最大特征;
6、堅守自身的投資策略與所認可的行業與個股,等待2月底疫情結束後的大幅度回調時低位入倉;
7、“宅”將會成爲産業轉型與新型行業崛起的最大特征,料定有數十類行業會順勢崛起。
投資建議
華大基因(300676),2019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獲得了國家藥監局的上市批准,可以直接在醫院使用,且多次向疫區捐贈該套試劑,持續獲得社會與媒體的好評,引起市場的關注。疊加此輪冠狀病毒對醫藥板塊的利好,華大基因有一輪資金“共識型”推動的上漲,但是,持續的時間不會太長,漲幅也不會太大,最好以“周”爲周期布局。
一、新冠疫情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及可能采取的對策
本次新冠疫情從去年12月份開始蔓延,至今不到兩個月,傳播規模和範圍大于“非典”,但防控力度和重視程度也大于“非典”期間。從目前的態勢來看,此次新冠疫情的峰值估計會在2月上旬出現,之後將逐步回落,2月底進入尾聲。因此,樂觀估計新冠疫情蔓延的時間相對“非典”要短。新冠疫情對GDP的直接負面沖擊略小于2003年的“非典”,但有可能因爲宏觀經濟的結構性、規模和外部性的變化,而使得本次新冠疫情的沖擊與2003年的“非典”基本持平。
從三次産業的結構來看,新冠疫情對第三産業肯定首當其沖,其次是第二産業,最後是農林牧漁業。當前消費對于中國GDP的貢獻率已經超出投資,現在服務業占比相對2003年有了明顯的提高,2003年第三産業的增加值占我國GDP的比重爲32%,而2019年已經達到54%了。尤其新冠疫情集中爆發在正逢傳統的假日消費黃金周春節期間,對影視、旅遊、酒店、商業、零售、餐飲與航空等消費行業造成沖擊相對2003年的“非典”更甚。
另外,雖然中國經濟當前正處于下行觸底反彈階段,雖貿易摩擦有所緩和,但前期複蘇的消費者信心可能因本輪疫情而轉爲下沉,受疫情沖擊較小的房地産投資、基建投資等均處于弱勢階段,貨幣與財政刺激的力度與空間均無法與2003年相提並論。
最後由于新冠疫情導致勞動力的流動受阻,同時物流也會受到一定影響,春節假期結束後,各地可能面臨“用工荒”的問題,用工荒或各地開工時間不一、生産配套、交通運輸問題等將影響部分企業的正常生産。 由此得知,新冠疫情對第二産業的影響也不容低估。尤其是疫情比較嚴重的湖北、廣東、浙江及上海等省市。
初步估計,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的主要影響在第三産業,全年影響幅度估計會降低第三産業一個百分點左右的增長率,也就是說新冠疫情對GDP增速負影響約爲0.5個百分點。但是,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年,也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這個既定目標必須完成,所以,料定2020年將是一個全力拼經濟的大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目標很容易一致,國內利益各方應該會暫停博弈,政府會出具一系列的刺激政府,緩解新冠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從目前國內外的經濟態勢來看,政府很有可能采取以下措施來緩解新冠疫情對宏觀經濟的沖擊,即
1、除元旦第一次全面降准外,2020年可能還有2次以上的全面降准,LPR預計全年累計將下降100個基點,即1%,尤其在第一季度落實降息的概率極大,但是總體信貸增長不會出現明顯的反彈,只是結構上會有所調整,更多會偏向中小微企業;
2、擴大財政支出規模,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額度,支持地方政府進行包括5G在內的新基建等投資,今年基建的投資可能會從3%-4%上升到6%-8%的水平;
3、再次實施一次大幅度的減稅降費與降低社保公積金的征收比例,激發企業活力,提振企業信心,尤其通過減稅降費提升小微企業的信心;
4、暫緩人民幣彙率升值的步伐,使其在6.8-7.15之間的區間內雙向波動,減緩出口型企業的外貿壓力;
5、降低環保和去杠杆的標准,堅決杜絕簡單粗暴“一刀切”、用力過猛或者是姿勢不對,誤傷了一些民營企業以及一些實體企業的不利行爲;
6、通過控制杠杆確保房地産市場適度向上運行,逆轉下行的態勢。
二、節後股市走勢預判及投資策略
按照慣例,曆史上大規模流傳性疾病破壞效應受輿論放大,對股市的短期沖擊較大,但是,長期走勢受宏觀經濟變量的影響更大,病毒引發大規模流行病對股市的影響集中在短期,也就是3至6個月以內。從曆史上看,與局部戰爭和恐怖事件類似,疾病恐慌都是買入機會,而不是持續抛售的原因。隨著事件的平息,非常時期反而出現重大投資機會。
“曆史將會重演”,回顧2003年“非典”對中國大陸和香港股市的影響,一旦疫情得到控制,股市迅速回暖,所以,股票指數長期上漲的勢頭並不受新冠疫情媒體“眼球效應”的短期影響。但是,新冠疫情等非經濟因素造成的外部沖擊,對股指會形成媒體“眼球效應”的資金“共識性”出逃,出現的一定回調,使其存在擇時與套利獲利的空間。
在這個特殊的春節假期,電影撤檔、餐飲歇業、旅遊暫停,全民宅在家中集體玩手機與電腦遊戲,手遊、網遊、電視等相關行業或成最大受益者,影視、旅遊、酒店、商業、零售、餐飲與航空等帶有“出去浪”特征的行業受損嚴重。所以,料定節後股市開盤後,必然呈現“醫藥股暴動與遊戲股亮眼”的行情特征,而影視、旅遊、酒店、商業、零售、餐飲與航空等板塊的股價必然會下跌。
所以,短期關注媒體“眼球效應”導致的醫藥與遊戲板塊的結構性行情,會有一波上漲,但是持續的時間不是很長,漲幅也不是很大,可以以“周”爲周期進出。影視、旅遊、酒店、商業、零售、餐飲與航空等帶有“出去浪”特征的行業開盤後必然會出現群體恐慌性的下跌,最好移倉或者空倉,待過度下跌企穩“拐點”形成之後再抄底,獲取相應的超額收益。
其他板塊也會有一定的回調,但是幅度不是很大,建議空倉,待疫情過後,市場預期逆轉後再入倉。消費龍頭公司的市場地位不會受到影響,業績仍然是有保障的,受新冠疫情影響的短期大跌便是買入機會。半導體、互聯網軟件服務、醫藥和順周期低估值的大金融等受影響不明顯的板塊,也在股指企穩後作爲目前的防禦性配置。此外新媒體視頻、遊戲、直播、電商等可在家單人消費娛樂休閑相關的行業也可能受益。新冠病毒相對非典最大的特征是春節給予市場10天的時間去反思,減輕了部分恐慌性的非理性抛售行爲。所以,股指下跌的幅度大概率不會超過10個點。
新冠疫情不會逆轉股市回暖的大趨勢,更不可能抑制中國經濟上升的勢頭與在全球經濟中的上升地位。股市中長期表現基本不受艾滋病、SARS、禽流感、MERS、埃博拉、寨卡等大規模流行疾病的影響。尤其這些疫情初步抑制後,得益于宏觀經濟表現、政策以及回調過度等因素的影響,股市大概率出現大幅上漲。所以,股市與經濟上升的大趨勢絕對不會改變,這是新冠疫情過後的最大特征。
三、新冠疫情對行業演化的影響
“非典”對行業真正的影響卻是在疫情被控制之後的很長時間,諸如淘寶與京東的崛起。“黑天鵝事件”之後,緊接著的往往是“蝴蝶效應”,蝴蝶效應是指一件表面上看來毫無關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帶來巨大的改變,乃至于巨大的連鎖反應。每次重大事件必然會讓部分企業與個人陷入困境,甚至破産,但是每次重大事件背後,都孕育著商機,新冠疫情讓整個社會強制適應了被“宅”,潛移默化中成爲了很多人的生活習慣,習慣一旦形成,往往就會延續下去,不可逆轉,商機順勢也就誕生了。“宅”將會成爲産業轉型與新型行業崛起的最大特征,初步預估會有以下幾大行業順勢崛起,即
新冠疫情加速了線上教育與知識付費等新型線上項目的推廣力度與市場接納度,將使其出現空前的發展機遇乃至會井噴。另外,線上辦公軟件、家用辦公家具、家用娛樂設備,尤其是能夠實現個體協同的辦公軟件將會隨著個體崛起的時代成爲未來職場的新趨勢,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宅在家裏辦公,工作不再受地理空間限制將成爲工作模式很重要的一部分。各種線上醫療咨詢服務、私人醫生、醫藥健康與養生保健等業務也會隨著“宅”文化的崛起而順勢崛起,這是當前中國醫學領域最大的創業風口,但是一直被市場所忽視。
未來的人會變的越來越獨立,越來越不喜歡跟人直接接觸,VR/AR等場景體驗類項目隨著5G技術的普及而日益成熟,虛擬與現實世界的互補疊加,將會逐步成爲人與人溝通與體驗的最佳途徑,所以,VR/AR等場景體驗類項目會隨著5G技術的普及而順勢崛起,是另一個創業的風口。無人零售、無人餐飲、無人機配送等高科技行業將會成爲新型行業,服務業裏沒有服務員將會成爲最大的特征等。
但是,投資的基本邏輯是知道自己擅長什麽,別輕易被疫情的改變了自己已定的投資策略,堅守自身的投資策略與所認可的行業與個股,等待2月底疫情結束後的大幅度回調時低位入倉是股市投資的最佳策略。而也必須要對“宅”將會成爲産業轉型與新型行業崛起的最大特征輔以一定的重視,料定有數十類行業會順勢崛起,或許這是很多人借此改變命運的而一次絕佳時機。
作者簡介:
丁彥皓 博士、博士後,專注資本市場,聚焦權益投資、資本運作、大宗期貨、期權以及宏觀經濟等領域的研究與投資,關注國際關系、曆史、哲學與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