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國古代曆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皇帝。
其出身貧苦人家,家無立錐之地,親人在大饑荒中接二連三地死去,他當過和尚,做過叫花子,風霜江湖,曆經戰陣,終于完成了神奇的人生逆襲,華麗轉身,成爲了華夏大一統皇帝,創大明三百年基業,壯哉!
想想看,從叫花子蛻變爲皇帝,這中間又飽含了多少悲歡與唏噓。
洪武十一年(1378年)夏四月,朱元璋欽命江陰侯吳良督工新造皇陵,朱元璋考慮到自古以來皇陵碑都是腐儒代筆的粉飾之文,不足爲後世子孫訓,于是親自捉刀,作《禦制皇陵碑》,備述創業之艱辛、江山來之之不易。
碑文從悲慘的童年寫起:父親務農,起早貪黑,卻朝夕徬徨,食不果腹。俄爾天災流行,親人罹殃。父親六十有四而終,母親五十有九而亡,長兄又死,合家守喪……
接著便是對地主劉德的血淚控訴:“田主德不我顧,呼叱昂昂,既不與地,鄰裏惆怅。”
字裏行間,看得出朱元璋對劉德是非常怨恨的——地主劉德理都不理我們,呼喝斥罵,囂張凶惡。我的父母大哥給他種了一輩子地,死了,他也不肯施舍一塊荒地給我們來埋葬,鄰居們都爲我們憂傷惆怅。
不過,緊接著,朱元璋又提到:“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黃壤。”
即劉德雖然狠毒無人性,但他的兄長卻非常慷慨,義贈薄地,讓死人入土爲安。
劉德的兄弟叫劉繼祖。
劉繼祖的兒子年齡和朱元璋差不多,是朱元璋非常要好的小夥伴。
這位小夥伴看到了朱家的窘境,回跟父親訴說,于是就有了劉繼祖義贈葬地的善舉。
朱元璋于洪武十一年夏四月新造的皇陵,就是在劉繼祖義贈葬地的原址上造成。
不用說,朱元璋對劉繼祖一家是非常感恩的。
而早在龍鳳十二年(1366年)三月,朱元璋平定淮東,便有過一次返鄉省墓之舉。
該年四月初九日,朱元璋從張士誠手裏奪回了濠州。
說來也巧,當天,正是朱元璋大哥朱重四的忌日,而距他父親的忌日剛過三天,且距他母親的忌日尚有十三天。
于是,朱元璋便有了返鄉省墓之念,並于四月十三日動身。
四月十六日,朱元璋回到了闊別了十二載的家鄉。
這時劉繼祖已經死了,朱元璋見到了他的兒子,也就是那個兒時玩伴。
朱元璋感慨良多,一面讓人增大加固父母的墳墓,一面讓劉繼祖的兒子“招致鄰黨二十家以守陵墓”,賜朱戶,免其賦役。
朱元璋還賜劉繼祖兒子名“英”,許諾他日必“報夙昔相念之德”。
朱元璋宴請家鄉父親,流淚說:“吾與諸父老不相見久矣。今還故鄉,念父老鄉人罹兵難以來,未遂生息,吾甚憫焉。”
和父老話別時,朱元璋信誓旦旦地說:“鄉縣租賦,當令有司勿征。二三年間,當複來見。”
在這種背景下,他當然沒有報複、或問罪當年狠毒的劉德。
而當兩年後,大明開國,朱元璋已經貴爲天子,就更加不會爲過去這一小過節問罪劉德了。
重回家鄉,他對已經嚇得面如死灰的劉德意味深長地說:“爾之所爲,亦恒情耳,不必問。吾貧時,爾豈知今日爲天子耶?”
對于大恩人劉繼祖,朱元璋敕授他的兒子劉英爲從仕郎,署令衛護皇陵,追贈劉繼祖爲義惠侯,追贈劉繼祖妻婁氏爲義惠侯夫人,並親筆題寫诰書。
《追贈劉繼祖诰》有提到“劉繼祖發仁惠之心”之句,《追贈義惠侯夫人婁氏诰》則說:“非獨夫之仁惠外施,實由內助之功。”
朱元璋還親自祭拜了劉繼祖夫妻,寫《祭義惠侯劉繼祖及妻夫人婁氏文》念念不忘劉氏夫婦“惠朕葬地,遂得安于陰宅”之德。
讀史可以使人明智。
有人問我,讀什麽書才能全方位掌握中國的通史?我毫不猶豫地推薦他去讀《資治通鑒》。
清代王鳴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評價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不可不讀之書也。”
開國偉人對這兩部書推崇備至,其中曾通讀了《資治通鑒》十七遍。他無限感慨地說:“一十七遍。每讀都獲益匪淺。一部難得的好書噢……中國有兩部大書,一曰《史記》,一曰《資治通鑒》,都是有才氣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編寫的……《通鑒》裏寫戰爭,真是寫得神采飛揚,傳神得很,充滿了辯證法。”
……
其實,讀《資治通鑒》不單單是通曉曆史,還可以從中思索和提煉出許多職場、人際間的東西。
不過,《資治通鑒》是文言文,大家讀來可能會有些累。那麽,可以選擇白話文。不過,白話文就存在一個翻譯的問題,如果版本不好,翻譯出來的東西就不准確。
在這裏,我建議大家入手《白話資治通鑒》十套裝。
這套書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台灣大學國文教授、博士生導師黃錦鋐領銜主持,集中台灣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學者,曆時3年,合譯而成。
這套書尊重原文,逐字逐譯,不多增一個字,以求貼近、還原《資治通鑒》本義。不以“現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葉。而且是全本。
裏面還有重要人物畫像,有簡明皇帝譜系表、官制簡表。
做爲曆史愛好者,入手這一套非常劃算,因爲這一套在頭條做活動,一套十大本,只要208,可以說是很超值了。
愛好曆史,家裏一定要備這樣一套書,沒事的事情翻一翻,就會發現看問題的角度會完全不一樣。
大家可以點下面的鏈接購買,總共是一千套,賣完就沒有了庫存了:白話資治通鑒【全套共10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