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聯昌分析師殷嘉薇認爲,由于不受相關法令限制,集團可增加財務靈活度,把握戰略增長機會。這意味著,集團今後可吸引戰略機構投資者進場,持有超過5%的股權。
胡淵文 報道
新加坡報業控股(SPH)年初股價略微高過1元,在重組消息推動下股價累計攀升超過70%,但具體重組細節最近出爐後下挫15%,上周再強力回彈超過12%。這個讓市場期待已久的重組計劃,是否將爲報業控股這只股息收益型股票翻開新的篇章?
受訪分析師和市場人士均認爲,重組可以讓上市公司不再受到媒體業務表現拖累。
星展集團研究分析師楊澤明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報業控股的媒體業務呈結構性下滑,從2020財年開始蒙受虧損,拖累股價的表現。“若沒有媒體業務對盈利拖累,股價接下來的下行壓力會減少。”
由于受到數碼科技的顛覆,全球媒體行業的紙媒廣告收入逐年減少。2021財年上半年,報業控股媒體營運收入占集團總收入的46%,在2015財年,這個比率高達77%。
根據報業控股提供的數據,假設這項重組已經于2020財年完成,從形式上(pro forma basis)計算,2020財年的營運盈利增加48%至1億2200萬元,虧損則縮小36%至7200萬元;2021財年上半年的營運盈利則漲9%至1億1700萬元,淨利增加11%至9500萬元。
大華繼顯分析師丁耀揚估計,假設重組于2022財年下半年前完成,2022和2023財年的核心盈利可分別提振26%和36%。
基金管理公司Azure資本(Azure Capital)總裁黃耀前受訪時說,媒體業務之前是一棵搖錢樹,但接下來媒體業務預計繼續蒙受虧損,營運環境愈發艱難。
“股東或許會問,爲什麽不走數碼化路線?但這並不簡單,數碼化需要投入許多資金,回報率卻是微小的,數碼新聞可以吸引很多眼球和點擊率,但所賺取的收入是紙媒的很小部分。”
黃耀前認爲,如果在媒體業不是頂尖的1%至2%業者,很難賺錢,但新加坡需要有一個可行的媒體業務,在廣告收入下滑的大環境中,需要投入許多資源來加強媒體從業人員的能力。
卸下媒體業務虧損負擔
重組計劃除了能卸下媒體業務持續虧損的負擔,一些市場人士也看重集團長遠的發展。
剝離媒體業務後的報業控股,主要成爲一家房地産公司或綜合型企業(conglomerate),不再受到《報章與印刷館法》的約束。
在該法令下,任何人在沒有獲得部長批准前,不得在報業控股持有超過5%的股權。因此,報業控股幾乎所有的股權都是公衆持股,沒有控制權股東。
銀河—聯昌分析師殷嘉薇認爲,由于不受相關法令限制,集團可增加財務靈活度,把握戰略增長機會。
這意味著,集團今後可吸引戰略機構投資者進場,持有超過5%的股權。
Quarz新加坡公司研究主管徐智鵬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屆時誰會試圖成爲報業控股的顯著股東是大家所關注的,他將獲得一個擁有房地産投資信托、房地産開發業務、學生宿舍和療養院的良好平台。”
集團持有新加坡報業控股房地産投資信托(SPH REIT)的約66%股權,旗下資産有百利宮(Paragon)和金文泰廣場(The Clementi Mall),同時持有利達廣場(Seletar Mall)的70%股權。另外,發展中的私宅項目桦麗居(The Woodleigh Residences)和桦麗商城(The Woodleigh Mall),集團持有50%股權。
集團于2018年9月進軍學生宿舍領域,目前該投資組合總值逾15億元,在英國和德國的18個城市擁有28個宿舍資産,其中大多數爲永久地契。徐智鵬指出,目前英國的冠病疫情更加穩定,報業控股的海外學生宿舍投資組合以REIT的形式上市的計劃或許會取得進展。
另外,集團在本地和日本擁有療養院業務。
集團也持有韓國電商巨頭Coupang的0.1%股權,該公司今年3月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目前的市值約671億美元。
United First Partners亞洲研究主管鄧文雄說,重組後的報業控股不再受到股權限制,可進一步擴展房地産業務。他說:“房地産是高增長業務,而媒體不是。”
媒體轉爲擔保有限公司 緩解上市公司財務壓力
根據重組計劃,集團將把媒體業務轉入名爲新報業媒體信托(SPH Media Trust,簡稱新報業媒體)的擔保有限公司,以緩解上市公司的財務壓力。集團將注入8000萬元現金,以及總值3000萬元的報業控股股票和報業控股房地産投資信托(SPH REIT)單位及數個房地産資産,作爲新報業媒體的啓動資金和資産。
新加坡證券投資者協會(SIAS)在集團重組計劃公布當日發表聲明指出,集團須爲股東解答,爲何要向新報業媒體注入一筆資産,這看似股東爲重組買單。
對此,徐智鵬說,一些人對于報業控股爲新報業媒體注入資産感到失望,“不過投資者應該了解到,報業控股的其他業務其實來自于早前媒體業務營收的再投資”。
他認爲這筆資産注入是公平的,爲新報業媒體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來打造能力。
對股東來說,短期內他們並沒有從這項交易獲得什麽,但黃耀前提醒,如果重組計劃不通過,媒體業務會繼續消耗資源,因此從長遠來看,這項重組是合理的。長期持有集團股票的股東,其實在過去已經獲得了股息。
針對一些股東希望政府出手的看法,黃耀前指出,我國政府並不會用納稅人的錢,來爲上市公司的股東買單。
根據彭博社收集的資料,目前分析師對于報業控股的目標價介于1.64元至2.09元。
特別股東大會一旦通過 料最快第四季完成重組
華僑投資證券對報業控股保持1.92元的公允值,集團的戰略評估還未完成,可包括房地産投資業務的評估。
丁耀揚采用較保守的估值,不包括媒體業務的估值,目標價爲1.85元。殷嘉薇的目標價是2.09元。
集團預計在5月至6月發出重組的通告以及獨立財務顧問意見,7月至8月舉行特別股東大會尋求股東支持,一旦通過,媒體業務重組計劃預料最快可在今年第四季完成。
集團已委任瑞士信貸(新加坡)爲獨立財務顧問。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重組計劃的投票,報業控股的普通股和管理股的投票權相同。換句話說,即使所有管理股股東投票支持剝離媒體業務,總票數也只有1%,主要的決定權還是在持有普通股的股東手中。集團剝離媒體業務的決議,必須在特別股東大會獲得50%以上股權的支持才能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