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因不明,男性發病率比女性高三倍,主要影響脊椎和骨盤關節。患者一般會先感覺腰部下方或臀部經常疼痛或僵硬,若情況惡化,不但不能扭動身體,還可能引發呼吸困難。
王嬿婷 報道
腰酸背痛的情況不罕見,尤其當坐姿不端正或肌肉拉傷時。但如果年紀不到30歲,卻頻頻出現揮之不去的背部疼痛和僵硬,很有可能是患上了一種罕見的脊椎關節炎。
5月8日是國際強直性脊柱炎日。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因不明,男性的發病率比女性高達三倍,主要影響脊椎和骨盤關節。
患者一般會先感覺腰部下方或臀部經常疼痛或僵硬,若置之不理,病況可惡化成“竹節狀脊椎”(bamboo spine),各節脊椎骨會逐漸融合,導致患者不能扭動身體、轉頭,或影響胸腔擴張,引發呼吸困難。
盛港綜合醫院普通內科(風濕科)顧問醫生洪明利指出,就連醫生也會誤以爲這類疼痛是一般與老齡化或坐姿有關的背痛,從出現征兆到確診,平均時間約10年,而確診時三到五成的病患已出現脊椎融合或身體畸形。
據衛生部2016年的數據統計,本地有近8000人確診強直性脊柱炎,而每1000名新加坡人當中,估計有兩到10人患病,但相信許多人仍沒獲得正確診斷。
一向好動且熱愛運動的李炎賢(36歲,景觀美化業從業員)14歲時因右骨盤關節突然發炎,通過血檢和核磁共振(MRI)檢查,無意間發現他帶有HLA-B27基因,未來患上強直性脊柱炎的概率爲5%,若有一級親屬(即父母、兒女或兄弟姐妹)患病,概率增至兩成。我國約7%的人口帶有這個基因。
發病時過馬路都要休息半小時
19歲那年,李炎賢開始出現患病征兆。他在起床後難以轉身,2014年和2019年分別經曆至少半年以上的背部及全身關節極度疼痛,甚至連過馬路後,都須休息近半小時。
“自19歲,我就幾乎沒體會過身體在百分百的狀態。每當病發作,從腳趾、腳腕到頸部的各關節都會不間斷作痛,我的行動和感覺猶如80歲老人般。”
剛開始,他可通過服用普通非類固醇抗炎藥緩解疼痛和消炎,但從2014年起,藥物不再有效,他得強忍著痛,逼自己照常上班、打理日常生活,甚至跑步,以免脊椎更快硬化。
洪明利醫生解釋說:“這個病無法預防或治療,只能靠藥物、保持活躍和良好習慣例如不抽煙以減緩疾病發展和不時的複發。盡早診斷且控制病情至關重要,可避免患者去到脊椎畸形等不可挽救的階段。”
他透露,去年病毒阻斷措施期間,高達三成的風濕病患,包括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並沒前去複診。
若任由病況惡化,疼痛會加劇、活動能力受限,進而影響工作、提高心血管疾病或脊柱骨折等風險,以及使患者因身體畸形導致自我形象低落,引發精神問題。
據2017年全球疾病負擔的研究顯示,肌肉骨骼疾病,包括強直性脊柱炎,在新加坡的早逝和失能排行中被列在前三。約九成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被發炎引發的疼痛幹擾睡眠。
在洪明利的建議下,李炎賢已改用生物制劑治療他的強直性脊柱炎約兩年,與之前曾服用疾病調節抗風濕藥、類固醇,及非類固醇抗炎藥的效果截然不同。
李炎賢說:“如今我像是獲得了新生命,仿佛回到19歲前那般毫無病痛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