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指出,廉潔的政府、值得信賴的法律和監管框架、高效的基建親商環境等整體良好的生態系統,是吸引企業的主要因素,“新加坡作爲一個高成本的制造業中心,競爭遠遠比稅率來得複雜。”
胡淵文 報道
七國集團(G7)支持將全球最低公司稅率定在15%,確保大規模跨國公司繳納合理份額的稅款。分析師指出,這不會影響我國吸引外資的能力。
不過,若未來全球最低公司稅率調高,則可能影響我國的稅收,因爲這會減少我國稅收方面對跨國企業的吸引力,跨國企業或會減少在本地計入的盈利(profit booking)。
受訪分析師都指出,我國的價值主張不僅限于有競爭力的稅率。
華僑銀行經濟師林秀心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廉潔的政府、值得信賴的法律和監管框架、高效的基礎設施、高技能的人力、親商環境,以及整體良好的生態系統,是吸引企業的主要因素,“新加坡作爲一個高成本的制造業中心,競爭遠遠比稅率來得複雜。”
新加坡國際商會總裁米洧德(Victor Mills)不認爲這會改變跨國公司、尤其是科技巨頭對新加坡的看法,“新加坡的稅務架構是全球最具競爭力之一,但只是吸引外資的多個因素其中之一。其他因素包括政治穩定、法制、知識産權保護、實行合約的能力、融資,以及靠近亞細安市場。”
普華永道新加坡稅務主管合夥人胡和坤受訪時說,新加坡並不完全依靠稅收優惠來吸引外國投資。持續投資基礎設施,提高生産力和勞動力技能,創造一個與區域和全球緊密相連的生態系統,同時考慮到可持續性,對于保持新加坡未來的競爭力將變得更加重要。
新加坡公司稅率17% 優惠稅率或低于15%
新加坡公司稅率爲17%,有些企業因爲獲得稅務優惠等因素,有效稅率可能低于15%。
林秀心說,有效稅率低于15%的公司可能要支付更高的稅,因此公司可能重新評估投資目的地。過去10年,隨著防止稅基侵蝕和盈利轉移(BEPS)框架和其他稅務改動出爐,稅率競相逐低的情況已有所改變。
星展集團經濟師謝光威告訴《聯合早報》,現階段有關稅率對我國的影響微小,但未來若最低稅率調高至17%或更高,會影響我國稅收的可持續。除了淨投資回報貢獻(Net Investment Returns Contribution,簡稱NIRC),公司稅是占我國稅收的最大來源,“這意味我國應該繼續探討其他的稅收來源。”
但他說,最低公司稅率的實行還有很多未知數,要在下個月的20國集團(G20)會議上討論協商。
大華銀行經濟師全德健表示,這個最低稅率對其他經濟體影響更大,例如愛爾蘭,許多科技巨頭在那裏設立業務。新加坡則爲跨國公司提供了整個配套,包括穩定的政治、高效運作、東南亞的門戶和知識産權保護等。
KPMG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合夥人柯尼格(Harvey Koenig)說,稅收會否減少,這要看企業如何應對,以及政府如何改變政策來吸引跨國公司。
至于何時落實尚不清楚,他預計政府的稅務政策、跨國企業和海外投資者對新加坡的看法不會出現大改變。
德勤新加坡國際稅務主管劉麗梅認爲,如果新加坡能夠從全方位來吸引外資,中長期內可抵禦全球最低稅率的影響。她指出,在冠病疫情沖擊下,我國仍然能在艱難的商業環境吸引外資。
經發局:支持建立穩定國際體系多邊方案
經濟發展局支持建立穩定國際體系的多邊方案,促進增長和稅收的確定性,同時確保各司法管轄區的公平競爭環境。
經發局執行副總裁林珀瑩回複《聯合早報》詢問時說:“新加坡的戰略位置和連通性、良好的實體和數碼基礎設施、法治和良好的治理、健全的知識産權保護制度,以及技能熟練和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力,這些優勢讓我們能夠把握機遇,應對挑戰,從而繼續推動增長和創新。”
她指出,在目前的大環境,這些基本面,以及新加坡作爲值得信賴和開放的商業地點的聲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她說,經發局將繼續與企業和行業利益相關者合作,加強我國經濟,爲新加坡和國人創造良好的商業和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