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或難以進行部分日常生活功能的人,並非如一些人的刻板印象中因爲“三無”:無工作、無收入或無住房,而必須入住護理設施。
要如何讓這個群體在社區內保持活躍、繼續工作,並同家人一起生活,意味著給予他們的照護模式也要與時俱進。
《實況報道》邀請學者及輔助生活設施業者,就如何將輔助生活(assisted living)概念普及化提供建議,以便將照料帶入社區,協助這個群體,盡可能過著獨立生活。
我國人口快速老齡化,無法或難以完成至少一項基本日常活動的群體,將來必定會增多。隨著家庭規模縮小,以及單身者增加,下來要如何在住房、護理和照料安排方面,給予這個群體支援,是急須探討的課題。
受訪專家認爲,目前已開始推行的輔助生活概念,應在社區進一步普及化,甚至帶入家中,讓面對日常生活能力障礙的群體,獲得所需的醫療護理和起居照顧,盡可能維持獨立生活,延緩日常生活功能的退化。
根據新加坡統計局本月中發布的“202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去年有9萬7600個居民無法或難以完成至少一項基本日常活動,占總居民人口的約2.5%。這個群體中,約55.8%住在三房式和四房式組屋。
人口普查報告所指的基本日常活動包括:視聽、行走、記憶、自理和溝通等能力。無法或難以完成至少一項的居民,超過七成是65歲及以上年長者,他們多數與配偶或子女同住,11.2%無法或難以進行至少一項基本日常活動。
無法或難以完成至少一項基本日常活動的居民中,只有約11.4%在去年參與勞動隊伍。他們當中15歲及以上的就業者,多數從事藍領職業,近半數每月工作總收入少過2000元,屬于較低收入群體。
這是人口普查首次收集有關居民的基本日常活動能力的數據,預計將協助政府下來制定有關房屋及護理設施等方面的政策。
隨著人口老齡化 應多建社區關愛組屋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副教授陳慧明受訪時說,無法或難以完成至少一項基本日常活動的人,相信會隨人口老齡化而增多,而當中的單身和獨居者比率相信也會隨之增加,他們將需要更多像如今在興建中,沿用輔助生活概念的武吉巴督社區關愛組屋選項。
由國家發展部、衛生部和建屋發展局推出的社區關愛組屋,結合住宅和看護模式。這類設施爲年長者提供基本居家護理、24小時居家監控和支援等,體弱年長者還可購買額外的居家護理服務,包括協助他們進行日常生活活動(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簡稱ADL),如進食、如廁、洗澡、穿衣、移動(如從睡床轉移到輪椅上),以及醫療護送、洗衣、送餐等服務。武吉巴督的社區關愛組屋預計2024年竣工。
可參考日本將空置校舍 改造爲輔助生活設施
輔助生活設施協會理事會聯合創辦人兼董事黃玉親醫生指出,要讓輔助生活概念更加普及化,未必須要打造全新的設施。她建議,建屋局或可在發展新組屋項目時,將某個樓層劃定爲輔助生活設施;當局也可考慮讓服務供應商入駐現有組屋,將輔助生活護理模式帶入有需要的居民家中,讓他們原地養老。
陳慧明建議,可參考日本的做法,將現有的設施如空置校舍,重新改裝爲輔助生活設施。
黃玉親指出,有些年長者在有生活功能障礙之前,因認知功能開始退化,已不大能獨立地生活,但他們還不至于需要入住療養院。這類年長者更需要“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簡稱IADL)方面的支援,包括煮飯、洗衣,以及打掃房屋等。
黃玉親也是本地首個輔助生活設施——武吉知馬的聖伯納德生活輔助村聯合創辦人。她建議,未來的社區關愛組屋應將這類服務列入基本配套,而不是供住戶選擇的額外服務。
“輔助生活設施主要對象就是這些需要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輔助,外加一至兩項基本日常活動支援的年長者。他們在設施裏能獲得支援和引導,盡量獨立生活,延緩基本日常活動功能的退化。”
此外,陳慧明認爲,輔助生活設施裏負責爲住戶安排服務的工作人員,應有社工或長期護理訓練,以便全面地觀察及評估住戶身心健康發展,在尊重年長者自主性的前提下,更好地爲他們統籌服務。
讓年輕病患申請關愛組屋
擁有數十年護理經驗、曾在療養院和日間活動中心擔任看護和治療師的徐換鳳(63歲,退休人士)在工作中接觸過許多因病而失去自理能力的患者,當中也有不乏中年人士。
徐換鳳在退休前,曾在本地一家療養院擔任美術與音樂治療師,通過美術和音樂,改善住戶們的生活和病況。雖然療養院內大多的住戶都是年長者,但也有部分是50歲以下的病患,讓徐換鳳印象深刻。
徐換鳳受訪時分享,有一名在療養院居住多年的住戶在30多歲的時候就因中風導致行動不便,無法自己沖涼、換衣、煮飯。因沒有辦法自己住,又不想給兄弟姐妹造成麻煩,這名未婚的病患選擇到療養院居住。
“這名住戶的情況改善了很多,可以自己推輪椅,完成基本的日常活動。他其實可以不必住在療養院了,但可能還是不太適合自己一個人住。”
徐換鳳說,據她的觀察,較爲年輕的住戶大多都是因爲自己未婚,家裏的父母親或兄弟姐妹不便照顧他們,而只能選擇住進療養院。
目前的社區關愛組屋只給65歲以上的年長者申請,她認爲,當局或許能考慮,讓較爲年輕但失去部分自理能力的民衆,也能搬進去居住,也許每層樓保留一個單位給他們。
療養院生活過于制式化
徐換鳳坦言,雖然療養院爲住戶提供的活動和節目已經越來越豐富,但一些人仍覺得每天的生活都很制式化,無法隨心所欲。換做在社區關愛組屋,畢竟是自己的家,居民有更多的自由,同時得到完善的看護服務。
目前,徐換鳳和丈夫與兩名兒子同住在五房式組屋,夫妻兩人有意在兒子搬出去住後,申請社區關愛組屋。徐換鳳認爲,社區關愛組屋的24小時應急服務、三餐和房屋清潔等配套,讓人居住得更安心,也提供許多便利。同時,對個性開朗、愛和他人聊天的徐換鳳來說,組屋區內的公共設施更是個和鄰居互動交流的好空間。
“當我們健康的時候,都希望能夠自由活動,生病、無法自理的時候,就需要依靠別人,我覺得社區關愛組屋是個很好的解決辦法。”
盼鄰裏引進護理服務緩解看護壓力
林明珠的丈夫約10年前患上喉癌後,她開始定期陪丈夫往返醫院複診,丈夫就連進食都要她代勞。
這樣的經曆讓林明珠希望,本地日後能推出更多輔助生活模式的組屋,可就近獲得護理服務,緩解看護者的壓力。
林明珠(66歲,行政人員)的丈夫唐礦源(67歲,退休人士)在56歲那年患上第二期喉癌。當時,他是醫院手術室技術人員,患癌後離開工作崗位,專心接受治療。
丈夫手術後留院八個月 病情穩定才回家
因癌細胞擴散到聲帶,唐礦源必須接受聲帶切除手術,喪失說話的能力。林明珠必須工作,無法經常帶丈夫到醫院複診,丈夫開刀後整整留院八個月,直到病情較爲穩定後才回到家中。
“他當時每天要用鼻飼管喝牛奶七次,還好我的工作地點離住家很靠近,我午餐時間就會回家幫他准備,看頭看尾,每天這樣奔波。之後,他慢慢學會自己用鼻飼管,我就比較放心。”
丈夫患病期間 獨自照顧起居飲食
在丈夫患病的約五年裏,林明珠沒有請女傭幫忙,“一腳踢”照顧丈夫的起居飲食,帶他到醫院複診,一直到他康複爲止。一度生活無法自理的唐礦源如今已經可以正常進食,也恢複部分的說話能力。
林明珠說:“這個過程真的很不容易,還好我的身體健康,不然真的會吃不消。”
除了照顧丈夫,林明珠在患有糖尿病的母親過世前,每天要到母親家兩次,幫她注射胰島素。
七旬的母親雙腳無力,無法自己沖涼、換衣,林明珠和十名兄弟姐妹也請了女傭照顧她。一直到母親在約四年前中風、說不出話,他們才決定將母親送到療養院。
林明珠說,照顧丈夫和母親的經曆讓她體會到,每個鄰裏都應該有居家護理服務,這不只是爲了病患方便,也讓家屬有喘息的空間。
“當政府宣布要推出輔助生活模式的組屋時,我覺得很好。如果我丈夫患病時就已經有這樣的組屋,我會想要搬進去,除了讓我的丈夫獲得更好的照顧,也能減輕我的負擔。”
林明珠一家原本住在羅威路(Rowell Road)一帶的四房式組屋,在兒子搬出去居住後,夫妻申請了文慶路一帶的三房式預購組屋,預計能在一兩年後搬進去居住。
林明珠認爲,許多喪失自理能力的民衆分布在不同社區,若本地推出更多社區關愛組屋,便利度就能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