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屋發展局去年收到約500起申請無須遵守種族比例政策條例的上訴案,占去年2萬3100宗組屋轉售交易申請的2%,與該政策有關的上訴案成功比率已從2018年的14%增至去年的21%。
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指出,這項政策可能導致一些屋主在賣房時面對困難,但這是必要的政策,是打擊種族主義的重要一環。與其等到族群間的緊張關系開始浮現並且變得根深蒂固時才來應對,更好的做法是一開始就著手促進族群間的融合與相互了解,從上遊層面預防可能發生的問題。
李智陞昨天在國會回複東海岸集選區議員議員陳慧玲和碧山—大巴窯集選區議員鍾奇雄有關種族比例政策(Ethnic Integration Policy)的相關提問時,闡述這項政策如何重要。
這項于1989年3月推出的政策分別爲組屋區和每座組屋設下種族比例頂限,以確保不同種族的民衆生活在一起。當局是依據整體人口的種族比例來設限。目前,本地近三分之一的組屋和14%的鄰裏有一個或以上的種族比例達到當局設下的頂限。
李智陞說,真正去促進和培養種族和諧的社會非常具有挑戰性,而種族比例政策是極其重要的一環,可確保各鄰裏都具包容性與多元性。如此一來,大家幾乎每天都能和不同族群的鄰居在走廊、組屋底層或巴刹等地點進行交流。
他說:“如果沒有生活在一起,就更難體恤其他族群和他們所面對的挑戰。大家也更容易對不常見或沒見到的人形成刻板的印象或把他們想成最糟的人。”
李智陞:依據個別情況靈活處理
李智陞坦言,這項社會幹預政策,確有美中不足之處。他舉例說,當某個組屋或組屋區的某族群比例已達到頂限時,屋主就不能將房子賣給這個族群的買家。
“符合條件的買家變得更少,賣家很可能得降低要價或花更長時間賣房。所有族群的屋主都會面對這個情況,包括華族屋主。”
在這種情況下,賣家的損失可能讓買家受惠,符合族群條件的買家就能以更低的轉售價買房,日後轉售時,也不會受到那麽多影響。
針對受種族比例政策影響的屋主,當局一直以來都依據個別情況,靈活處理案例。李智陞說:“例如,當局會給屋主更多時間賣房子,甚至會在特殊情況下允許屋主無須遵守種族比例限制。”
但當局也留意到,此舉可能讓一些地區的某些族群比例不平衡,加劇某些族群集中在某區的情況。當局正仔細研究,探討如何進一步幫助受影響的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