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憑借自己的地理優勢,成爲了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整個城市在綠化和衛生方面都做得不錯,所以也有著“花園城市”的美稱。
新加坡也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國民由近100多年來從歐亞各個地區遷移過來的移民和他們的後裔組成,一個移民組成的國家,再加上殖民統治的曆史和自身特殊的地理位置,各個地方的文化在這裏交流融彙,形成了新加坡多元性的社會特色。在新加坡的人口中,中華人占到了總人口的七成左右,其中大多數新加坡華人的祖先都是來自我們國家南方地區,尤其是福建、廣東和海南省。作爲除了我們中國以外唯一一個以華人爲主的國家,按道理來說,新加坡與中國可以說是同源同根的血脈,我們兩國之間的關系不說特別鐵吧,應該也差不到哪裏去,但是事實上卻截然相反,新加坡不但不親近我們,反而去找米國去談合作,還主動接受米國軍隊的入住,新加坡爲什麽會親近美國?
新加坡是東南亞地區的一個島國,境內除了占全國面積88.5%的新加坡島之外,還包括著周圍的63個島嶼,國土總面積爲724.4平方千米,是亞洲第二小國,不過別看它地方不大,位置卻相當的好,處在馬六甲海峽的咽喉位置,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爲這條海上生命線中最完善也是最重要的港口,新加坡的超船業和轉口貿易相當發達。此外,它還是亞洲地區重要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是全球十大港口之一,也僅次于紐約、倫敦、香港的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就是這個國土面積位于亞洲倒數第二個彈丸之地,如今已經成爲了亞洲重要經濟體之一。
2019年時,新加坡的人均GDP就已經達到了6.4萬美元,只比美國略低,處于世界前十,但是在上個世紀,新加坡卻面臨一個巨大的窘境,這也是後來他們親近美國的原因之一。作爲曾經的英國殖民地,隨著東西方貿易的繁榮,加上新加坡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新加坡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作爲華人爲主的國家,自然也有許多中國商人看重商機前往新加坡發展,雖然作爲英國的殖民地,但是英國人也不可能大規模移民,落後的馬來土著人民自然比不過新加坡的華人實力,久而久之,政治上本來是最弱勢的華人群體,成爲了新加坡的主力軍,這也爲後來的困境埋下伏筆。
二戰後,國際形勢發生變化,東南亞國家紛紛獨立,這種獨立的浪潮中,新加坡也不能獨善其身,後來經過全民投票,新加坡在1963年9月脫離了英國的統治,加入了馬來西亞,成爲馬來西亞聯邦的一部分。但是合並並沒有給新加坡帶來想像中的經濟利益,反而因爲印度尼西亞不滿自己旁邊突然出現的大家庭,馬來西亞聯邦直接斷絕了與馬來西亞的聯系,作爲一個全靠貿易支撐的小國,新加坡的經濟受到嚴重打擊,許多新加坡商人還因此破産,禍不單行,由于馬來人與華人的種群矛盾,爲了爭奪權力的馬來人直接把新加坡踢出了馬來西亞聯邦,新加坡在1965年被迫成爲一個獨立國家。
前面也說過,新加坡地處黃金水道馬六甲的咽喉處,地理位置重要,爲啥馬來西亞會將這塊送上嘴的肥肉吐出去呢?這就要從人說起了。新加坡的主要人口是華人,再加上殖民時期大量中國商人定居,華人在新加坡占據著主導地位,對于以馬來人爲主的馬來聯邦來說,對新加坡的整合難度巨大,再加上馬來人信奉伊斯蘭教,有著很強的排外意識,但是在馬來聯邦成立之初,新加坡在這個家庭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可以說,新加坡是馬來聯邦的經濟命脈,當時的馬來聯邦采用的是西方的民主選舉制度,萬一哪天功高蓋主被一個華人給拉下馬,這種場景是馬來聯邦無法容忍,說白了,就是當初看上新加坡這塊肥肉,結果發現自己不但吃不下,還有可能會被反客爲主,心一狠我不帶你玩兒了,無情的一腳把新加坡踹出去。
反觀新加坡,雖然經濟領先,但是大量的生活物資依靠馬來半島,優越的地理位置早已經讓西方國家看得眼紅,馬來聯邦的這一做法無疑是將新加坡推上了風口浪尖,在這種內外爲敵的情況下,與其受到嚴重損失,還不如去抱個大腿,就這樣新加坡找到了美國,對于當時的新加坡來說,如果能夠得到美國的支持,馬來聯邦肯定不敢輕舉妄動,畢竟美國人的名聲可是響徹海內外的,雖然也不是什麽好名聲吧,再加上美國本土距離新加坡也十分遙遠,天高皇帝遠,也就是挂個名而已,新加坡還是新加坡並不會變成美國新加坡,但對于美國來說,控制了新加坡這個馬六甲的咽喉,自己在東半球的話語權大大提高,在雙方各需所求的情況下,兩個國家一拍即合,新加坡受到美國的軍事保護,毫無顧慮地憑借自己的優勢翻身而起,一舉成爲東亞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改革開放之後,我們國家在黨的領導下飛速崛起,按道理來說,同爲華人國家的新加坡應該在討好美國的同時也能太冷落中國,但是新加坡現在依然還是美國的迷弟,堅決站在美國這裏,雖然新加坡與中國的貿易中賺了不少,但是政治上還是對中國不理不睬,其實這也不能怪人家,雖然在血緣上同根同源,但是人家也是爲了生存,再加上新加坡的發家,靠的就是自己在馬六甲中的地位,馬六甲也是中國的能源命脈,如果國際局勢緊張控制了馬六甲,便可以遏制我們國家的發展,所以中國一直在想法破開馬六甲之困,並且已經采取了許多措施,這對新加坡來說更是有弊無利,還不如一條路直接走到底,你們覺得中國應該怎樣應對與新加坡的關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