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是罕有的與幾代中國領導人都有過會面的國際政治家。自1976年首次率團訪華,此後39年間,李光耀總會定期到訪中國,從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到習近平,李光耀都曾與他們會談和交流,爲促進中新高層接觸、建立政治互信與推進兩國經貿合作作出了重大貢獻。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李光耀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習近平主席也曾表示,李光耀先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是中新關系的奠基人、開拓者、推動者。李光耀先生同中國老一輩領導人共同確立了中新關系發展方向,爲增進兩國人民友誼、開拓兩國合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改革友誼獎章
1976年5月13日,李光耀女兒玮玲(左)用她的電影攝像機捕捉李光耀一行訪問中國長城的情景
由于與中國的獨特淵源,李光耀1990年末卸任總理後,成爲國際媒體和論壇講座中向國際世界解析中國的專家。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就認爲要聽有關中國的看法,必須要問李光耀。他說,李光耀認識北京領導人,是一位“起著關鍵性作用的人物。”
那李光耀看中國,有什麽獨到之處呢?2013年,《李光耀觀天下》(One Man“s View of the World)面世。在這部他的最新著作中,濃縮了他對于國際局勢的諸多看法,其中有很大的篇幅談及他對中國的認識。
他了解到中國的不同。在書中,他寫道:“5000年來,中國人一直認爲,只有中央強大,國家才能安全;中央軟弱則意味著混亂和動蕩。每個中國人都理解這一點,這也是中國人的根本原則。西方一些人希望中國變成西方傳統意義上的民主國家,但這不會發生。中國是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巨大國家,文化和曆史都與西方不同,中國有自己的方式。”
在同一本書中,他請讀者換位思考理解中國的感受:“我認爲,中國遲早會阻止美國在其東部沿海地區的間諜活動。目前,美國能夠來到距離中國海岸僅12海裏的海域觀察。反過來思考,如果中國的海軍、空軍,包括其航空母艦如此靠近美國海岸,美國人將會無法忍受,也絕不允許。因此,你們可以想像中國人的感受。”
當“中國威脅論”甚囂塵上時,李光耀選擇爲中國說一些公允的話。他問“印度每年取得8%到9%的快速經濟成長,爲何不僅沒引起世界的憂慮,美國、日本和西歐國家反而熱衷到印度投資以協助另一個重量級國家發展?爲何以同樣速度和平崛起的中國,卻引來西方的憂慮?”
聞一知十。李光耀對中國的獨特觀察不在于贊美也不在于批評,而在于他對中國實在的了解和難得的公正。李光耀從來沒有過多地誇贊中國,但成爲了中國人民珍視的朋友,因爲理解不一定是贊美,理解本身就有自己的意義。
這讓人想起李光耀與鄧小平首次會面的一個小故事:1978年11月12日,鄧小平應邀訪問新加坡。會見前,李光耀想到此前訪華時曾經看到過人民大會堂裏擺放著痰盂,所以特地安排放置一個痰盂在鄧小平的座位旁。李光耀還了解到鄧小平有抽煙的習慣,因此雖然新加坡總統府有規定,空調房間裏嚴禁抽煙,但還是特地在顯眼的地方爲鄧小平擺放了煙灰缸。晚餐時,李光耀請鄧小平盡管抽煙。但整個晚上鄧小平既沒有抽煙,也沒有用痰盂。因爲鄧小平也看過報道,知道李光耀對煙味敏感。
1978年11月,鄧小平應邀訪問新加坡,在機場與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親切握手
在中新交往的數十年歲月裏,不乏壯麗的詩篇和豐碩的成果,這個故事的確顯得相對平淡。但恰恰是這個故事,蘊藏著中新交往的底色:彼此了解與相互尊重。人與人相交的關鍵在此,國與國相交的秘訣也在此。新加坡共和國締造者李光耀成爲“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的魅力正在于此:了解中國、尊重中國。
來源:中國駐越南大使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