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內科顧問醫生黃醒榮指出,像成本效益這樣的宏觀概念對決策者固然重要,但對在生死邊緣的癌症患者而言,即使一款昂貴的藥物只能延長幾個月的壽命,還是值得的。
明年9月起,病患只有使用當局制定的癌症藥物清單內的藥物,才能通過終身健保索賠,一小部分未使用公共領域治療方案的癌症病患可能無法索賠。受訪醫生表示,在兼顧成本效益的同時,也要留意病患是否能及時獲取所需的藥物治療。
邢益雅(59歲,培訓導師)患有卵巢癌,過去三年在新加坡國立癌症中心接受化療,病情一直沒有好轉,今年3月轉到私人腫瘤科診所求醫。
她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在私人醫生的建議下,她開始接受免疫治療與標靶治療,腫瘤標志物明顯下降,而這兩項治療是國立癌症中心不提供的。
“我不確定當局的藥物清單有多全面,希望他們能納入一些較新的藥物。這份清單相當重要,顯示出當局是否跟得上最新進展,是否願意引進新藥物。”
目前,癌症病患每個月可就任何非住院抗癌藥物治療與相關服務,向終身健保索賠最多3000元。
明年9月起,只有使用當局清單上的藥物才可索賠,金額視藥物而定,介于200元至9600元。
根據衛生部,該清單涵蓋公共領域九成的現有治療方案,包括一些不符合臨床或成本效益標准的常用方案。
衛生部網站上的這份清單顯示,多數藥物的賠付額都低于3000元,只有兩款藥物的賠付額爲9600元。中低收入病患在使用一些藥物時可獲津貼,終身健保是把津貼考慮在內後作出賠償。
患有前列腺癌的羅林斯(Mike Rollings,71歲,半退休)目前在接受激素治療,每一季的醫藥費約800元。一旦病情惡化,他還得接受另一種名爲Xtandi的激素治療。
他受訪時說,使用Xtandi每月費用可高達4000元至5000元,而清單上顯示的賠付額僅爲400元。
平時參加前列腺癌患者互助群的羅林斯說:“我本身買了私人保險,可以向私人保險索償,但有一些在使用這款藥物的病友可能就要失望了。”
受訪腫瘤科醫生指出,雖然必須應對抗癌藥物價格被擡高的情況,但也不能犧牲病患的福利。
新加坡醫療集團癌症中心醫務總監兼腫瘤內科顧問醫生黃醒榮說,如果某款藥物的價格高于清單上列出的賠付額,病患就得自掏腰包。
“清單列出多款藥物,但多數的賠付額屬于低端,只有少數屬于高端,對病患的幫助不大。”
黃醒榮指出,像成本效益這樣的宏觀概念對決策者固然重要,但對在生死邊緣的癌症患者而言,即使一款昂貴的藥物只能延長幾個月的壽命,還是值得的。
他希望當局在推行新機制時,留意病患是否能及時獲取所需的藥物。“在測試各種模式時,我們要當心不要把病患拒于門外,否則可能導致生命縮短。這不是一個數字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