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大腦的成長曆程
2個月,寶寶對身體的控制力會明顯增強,在反射功能上體現的最爲明顯。
3個月,大腦發育的第一個高峰期,在這個年齡神經膠質細胞會開始大量的分裂。
4個月,大腦中的梭狀回開始快速發展,這個部位能幫寶寶初步識別爸爸媽媽,是孩子開始對“別人”産生初步認知。
12個月,大腦開始飛速生長到1000克。腦部重量比出生時重出一倍,達到成人腦重量的50%
2歲,大腦中的每個神經細胞都與一萬個以上的細胞相連,每秒鍾能和相連接的細胞傳達一百個以上的信息,孩子已經能接收並儲存大量的信息在大腦中。
7歲,大腦生長到1300克,基本處于成熟狀態,普通人大腦成長到最終狀態爲1350克。
寶寶獨立吃飯的“黃金期”
萌芽期:8~10個月
寶寶8個月的時候大多都已經吃輔食了,這時候家長會發現每次餵孩子吃飯,孩子就會用手抓著吃,或者跟媽媽搶餐具,這是孩子進入獨立吃飯的第一個階段——萌芽期。
黃金期:12~18個月
寶寶從一周歲開始,手眼協調能力都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孩子已經可以獨立使用勺子吃飯了,雖然很容易將飯菜弄的哪都是,但是家長只要在黃金期積極正確的引導孩子,孩子獨立吃飯不用2周就能做到。
鞏固期:2~3歲
孩子2-3歲已經基本具備獨立吃飯的能力,並且孩子還會表現出很強的模仿能力,經常會模仿大人吃飯的模樣,這時候跟孩子一起吃飯不用餵,孩子就能自己吃飯。
孩子錯過黃金期的弊端
1、厭食
如果錯過了吃飯的黃金期,容易讓孩子對吃飯這件事不感興趣,孩子就會産生厭食的現象,容易造成營養失調,2歲左右就出現營養失調的問題很容易就造成孩子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等等。
2、容易自卑
當孩子開始接觸到幼兒園的孩子時,經常會來會比較,比誰更厲害,比誰會的多,當其他孩子炫耀自己能獨立吃飯時,自家孩子不會獨立吃飯,就會産生自卑的心理,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容易造成很嚴重的影響。
“三不”
■不擔心孩子挨餓
很多長輩都擔心孩子自己吃飯,吃不飽會餓著,不間斷地給孩子餵飯,導致孩子養成了被餵飯的習慣,認識不到“吃飯”是自己的事情。
其實讓孩子挨餓並不是件壞事,更不必擔心,只有孩子感受到“饑餓”才會主動要求吃飯,因爲維持生存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孩子自然也不例外。
■不讓孩子吃飯時離開餐桌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第6版)中提及:當孩子能夠獨自坐起來的時候,你可以給他一些用手拿著吃的小食物,讓他學著自己吃。當孩子6~7個月大的時候,他已經能夠使用高腳椅吃飯了。大多數孩子在大約8個月大的時候可以學著自己吃東西。
當孩子可以用高腳椅吃飯時,家長們就要讓孩子乖乖坐在餐椅裏,防止孩子離開餐桌。
如果孩子實在不願意老老實實坐在餐椅裏吃飯,可以讓孩子繞著餐桌轉兩圈,但要在餐桌附近,孩子轉悠兩圈後讓他重新回到餐桌上吃飯。
這個過程家長不要急著餵飯,也不要訓斥孩子。
■不催孩子
吃飯對于孩子來說,是一件新奇又好玩的事,更像是一種冒險。
孩子在吃飯的過程中,會對蔬菜的形狀、味道、口感等産生好奇,慢慢感受食物帶來的新奇體驗,所以孩子吃飯就會很慢。
家長不要急于催孩子吃飯,更不要直接餵孩子,不僅會破壞孩子的胃口,還會失去對食物的注意力。只要孩子是在認真吃飯,時間在40分鍾以內是可以的。
“兩要”
- 要讓孩子參與到“做飯”過程中
2歲左右的孩子都會喜歡“廚房遊戲”,這時讓孩子參與到真正的做飯過程中,會大大提升孩子對食物的興趣,還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動手能力。
做飯的過程會讓孩子體驗到食物變化的過程、做飯的辛苦、味道的變化等,孩子會對食物産生不一樣的感受,增加孩子自主吃飯的興趣。
- 吃飯自主權要交給孩子
孩子1歲後,就已經有明顯的自我意識了,開始有“我”、“我的”、“他的”等概念。
渴望自己像大人一樣可以用勺子、筷子吃飯。家長想要幫助孩子,還會遭到拒絕,這是因爲孩子已經感受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
莉莉作爲媽媽,曾經也被這個問題困擾很久,後來無意間買了兩套培養孩子好習慣的繪本,確實是幫了我大忙,家長總是逼孩子做這個做那個,孩子根本不願意,可通過繪本的方式向孩子傳達,孩子就很願意接受,這個東西真讓我很納悶,自從孩子看了繪本之後自己就跟我說:“小熊都有好習慣,我也要有”
重點是孩子對這種可愛的畫風非常喜歡,像莉莉這種上班族每天也沒什麽時間陪孩子,只能給孩子買一些他願意看的繪本了,最重要的就是這兩套繪本是完全貼合0-3歲編寫的,孩子很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