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來瘦”不只意味著年長者容易跌倒,還有可能預示著心髒問題。
一項本地研究發現,瘦弱的本地年長者骨骼肌肉質量下降與心肌結構和功能有關聯,意味著肌肉減少,可能有助預測年長者患上心髒疾病的風險,應及早介入治療。
肌少症(sarcopenia)也稱老年骨骼肌減少症,指的是與老年化有關的肌肉質量下降和肌力衰退,導致身體殘疾或容易摔倒等。一般年長者中約一成患有肌少症,但病症對心髒的影響仍未知。
骨骼肌是體內最多的組織,約占體重的四成。人體在骨和關節的配合下,通過骨骼肌的收縮和舒張完成各類動作。
考慮到老年人的心肌也可能流失,新加坡國家心髒中心研究員召集378名年齡介于40歲至80來歲的年長者進行系列問答卷與肌力及心髒等體檢,嘗試證實本地年長者是否已有心髒肌肉萎縮症(cardio-sarcopenia),也就是骨骼肌和心肌都出現肌肉質量與肌力衰退。
這些研究對象來自2014年展開的心髒老化研究,他們未曾患有心髒疾病,當中88人診斷出肌少症,患者的平均年齡約74歲。
在考慮了年長者可能因糖尿病及高血壓等慢性病而出現肌肉流失後,研究團隊仍發現,肌少症病患多有較小的心髒結構,肌肉質量及功能下降也與心髒結構有明顯關聯。
國家心髒中心的心內科高級顧問醫生許素美助理教授強調:“這項研究也點出,我們在計劃改善年長者的心髒健康時,不能只考慮到傳統風險因素如糖尿病等,而是必須關注整體健康,包括骨骼肌。”
也是首席研究員的許素美指出,關于心肌的這個發現,可意味著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發展或進展與骨骼肌和心肌出現的共同衰退有關。“若能通過與骨骼肌的關聯預測未來患有心髒疾病的風險,我們就能在心髒疾病還未出現前盡早治療。”
研究團隊接下來會繼續追蹤這群研究對象,進一步研究骨骼肌與心肌之間的相互影響,並且展開更多介入式研究,探討如何減緩心肌萎縮。研究團隊計劃下來幾年內發表詳細研究結果報告。
比如,團隊近期向30名參與者展開長達12個星期的針對性運動計劃,測試對骨骼肌肉老化有益的運動,是否也能減緩心髒老化並且促進整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