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傑說,金融機構通過這個聯合學習平台將能夠優化信貸評估、減少銀行風險,以及降低基礎面良好的中小企業所須承擔的利率。
我國將在今年底正式推出本地金融業首個聯合學習平台——中小企業信貸數據共享聯盟(SME Credit Analytics Consortium),協助金融機構從集體經驗中學習,以開發更好的評估模式,尤其是針對違約和債務回收。
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傑昨天(9月3日)在亞洲數碼金融研究所(Asian Institute of Digital Finance)的開幕儀式上講話時,作出以上宣布。
行業內數據共享重要步驟
他說,金融機構通過這個聯合學習平台將能夠優化信貸評估、減少銀行風險,以及降低基礎面良好的中小企業所須承擔的利率。
“我希望這是行業內數據共享下一個重要步驟的開始,也是合作的新範式。”
所謂聯合學習是透過機器學習,利用來自多個機構的數據對算法進行優化,而微觀數據(microdata)仍由每個金融機構所持有。
多家金融機構已承諾參與這個聯合學習平台,例如Funding Society、FundOn和GreenArc。他期望更多機構能夠參與。
他表示,我國也希望能夠把這項合作擴大至東南亞其他地區,以迎合當地還未達成的龐大融資需求。
該研究所也致力于對綠色金融做出貢獻。它已與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UFG)、兩家立足本地的金融科技公司iAPPS和CriAT,以及非盈利機構建立了綠色金融合作。
我國金融科技生態系統近年取得長足的發展,從五年前的50家金融科技公司,增至目前的1400多家。
我國去年爲東南亞首個發放數碼銀行執照國家
盡管冠病疫情暴發,本地金融科技業務去年吸引10億美元(13億4300新元)的股權融資和並購,比2019年高出34%。此外,我國去年也成爲東南亞第一個發放數碼銀行執照的國家。
他指出,能夠做的事情還有很多,特別是東南亞的數碼經濟預計到2025年將增長兩倍,達到3000億美元。
王瑞傑是在去年的金融科技節宣布亞洲數碼金融研究所正式成立。這個設于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究所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和國立研究基金會支持。該研究所將致力于發展數碼金融科技,並在亞洲培養當前和未來的金融科技人才。該所研究的旗艦博士課程也是本地首個金融科技博士課程。
研究所昨天也迎來首批最近入學的共56個碩士和博士,他們來自世界各地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