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研究顯示,因疫情出現的恐慌情緒、擔心日常用品供應短缺,以及社會壓力都是造成公衆出現恐慌性購買行爲的主要原因。
這項研究由南洋理工大學團隊于去年6月至7月間進行,當時正是恐慌性購買(panic buying)現象最顯著的時期。共有508名本地民衆參與調查,他們的年齡中位數約爲42歲。在參與調查者中,家庭月入在8000元以上的占45%。
領導這項研究的南大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助理教授袁錦輝指出,疫情重塑消費者的消費行爲,其中一個明顯變化就是恐慌性購買行爲。因此,該研究旨在從心理和社會層面,探討造成恐慌購買的原因。
袁錦輝說,恐慌性購買行爲的發生同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有密切關系,調查對象一般上會同時受多種因素影響。研究顯示,受社會心理因素影響的人有43%的可能性會出現恐慌性購買行爲。當中,對疫情産生恐懼心理的人有14.7%的可能性會出現這類搶購行爲。
面對社會壓力,民衆出現恐慌性購買行爲的可能性則達8.9%。研究員認爲,這些消費者或許受周圍的人影響,爲了融入他們的社交圈子而選擇恐慌性購買。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上看到超市出現搶購必需品的人潮,這也會促使他們將這種現象視爲一種集體行爲,甚至采取相同的做法。
擔心食物和日常用品供應短缺的人,轉向恐慌性購物的可能性爲7.5%。研究指出,這些消費者認爲,購買超過自己所需的物品可以帶來一種安全感,並以此緩解負面情緒。
其它可能引起恐慌性購物行爲傾向的社會和心理原因還包括,認爲疫情對個人和家庭將造成負面影響和壓力、擔心自己容易感染冠病,以及對疫情缺乏控制能力。
袁錦輝認爲,當一些人面對這些情況時,他們會想通過恐慌性消費的行爲來應付壓力,並找回對局面的控制能力。
收入較高者更傾向于囤貨行爲
研究團隊也發現,個人收入對恐慌性購買行爲有顯著影響。團隊解釋,更高的家庭收入意味著更強的購買力,因此收入高的民衆也更傾向于囤貨的行爲。年齡與性別則沒有對恐慌性購買行爲構成顯著影響。
袁錦輝強調,關注引發此行爲的心理和社會原因至關重要。
“持續的恐慌性購買行爲不僅會造成物品的短缺,還會導致供應鏈中斷,甚至影響國家的韌性。我們的研究著重處理問題的根源,因此研究結果不只會對供應鏈中的企業有用,也會對政策制定者以及公衆有幫助。”
爲了進一步驗證這項研究的結果,團隊計劃在其他國家進行更廣泛的調查,包括探討環境、城市、金融等因素是否會引發恐慌性購買的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