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10月末開始,東北地區突然爆發了一種可怕的大規模流行性傳染病。染疫病人,先發燒,次咳嗽,繼以吐血,不敷日即身死,死後皮膚呈紫紅色……這些症狀指向一種曾經令世界都爲止膽寒的瘟疫:鼠疫。正是一位吳江人舉薦了“鼠疫鬥士”,並做堅強後盾,才挽救千百萬同胞的性命!
據當時的統計,1910年10月末,吉、黑兩省已經死亡近4萬人,相當于兩省總人口的1.7%,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讓官方觸目驚心,讓生者不寒而栗。東北地區疫情最嚴重的爲哈爾濱之傅家甸(今哈爾濱道外區部分地帶),那裏每天都有十數人死亡。1910年11月15日,濱江廳(今屬哈爾濱)組成防疫局對中國人聚居的傅家甸施行“嚴絕交通,厲行隔離”。近兩千萬東北同胞面臨死亡威脅!
東北疫情震驚世界,震動了朝廷。1910年12月,清朝廷立刻旨派伍連德醫生前往哈爾濱,考察這場瘟疫爆發的原因。此前,伍連德是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幫辦(副校長)。那麽究竟是誰有勇氣舉薦這位只有31歲的年輕人擔此重任呢?他就是江蘇吳江人施肇基,時任外務部右丞。
施肇基1877年生于江蘇省吳江縣震澤鎮,早年就讀上海聖約翰書院。1893年赴美國,任駐美使館翻譯生。後入美國康奈爾大學學習,獲文學碩士、哲學博士學位。施肇基是康奈爾大學第一位中國留學生,也是第一位在美國獲得碩士學位的中國學生。回國後曆任郵傳部、哈爾濱關道、吉林省、外務部各職。
伍連德又是何許人?他是馬來西亞華僑,1879年出生于馬來亞槟榔嶼(今馬來西亞的一個州)。1896年,以女皇獎金選拔考試第一名的成績進入英國劍橋大學意曼紐學院,醫學博士。1904年回到馬來西亞的槟榔嶼開私人診所。他與施肇基的交集發生在1905年。那年,施肇基以一等參贊身份陪同端方、戴鴻慈等五大臣赴各國考察憲政,在馬來西亞兩人相識。他們志趣相同,同樣抱負遠大,憂國憂民。施肇基認爲伍連德醫生是一個可堪大用之材。
當時,袁世凱正在考慮擬用專家改造陸軍軍醫學堂。施肇基推薦了伍連德醫生,並敦促他回國任職。伍連德身在南洋,情系祖國。他毫不猶豫放棄了自己開診所的優厚收入,舉家歸國,來到位于天津的陸軍軍醫學堂擔任幫辦,以他深厚的英式醫學背景和勤勉的教學工作,致力于現代化醫學院校建設,成效顯著。施肇基雖年長兩歲,但他對伍連德兩大優點特別欽佩: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他不僅具有流行病學、細菌學知識,也受過良好的醫學訓練,更重要的是,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出那種爲國解難的決心和意志。
那麽防鼠疫這樣專業性很強的大事怎麽會由外務部出面呢?一方面,當時的中國政府還沒有一個專業機構來負責防控疫情,另一方面更爲重要的是,當時的東北,外交形勢錯綜複雜,特別是日俄兩國,一直插手東北事務,挑戰我國主權。外務部右丞施肇基曾任吉林西北路兵備道兼濱江關監督,並在任內斷然處理"伊藤博文遇刺案",既維護了國家尊嚴,又杜絕了日本節外生枝,使中國免除了可能的外交糾紛。他對東北情況十分熟悉,又有豐富的外交經驗,理所當然成爲處理東北鼠疫的朝廷人士。
《施肇基早年回憶錄》中記載:瘟疫雖發生在東北,但是“旅華洋人皆畏與華人往來,北京東交民巷外交團區內,亦限制華人入內。”1910年12月初,施肇基收到了俄日兩國的照會,俄國和日本以清政府無力控制疫情爲名,要求獨立主持北滿防疫事宜。
疫情來勢洶洶,列強狼子野心。施肇基深知答應俄日兩國獨立主持東北防疫的要求,無異于把東三省的主權拱手送出。只有控制住疫情才能堵住列強之口,而且主持東北防疫的絕不能是外國人。擺在他面前的只有一個選擇題,選誰來負責東北防疫之大任?
他想到了伍連德!此前施肇基向袁世凱舉薦伍連德擔任陸軍軍醫學堂幫辦,他兢兢業業,幹得風生水起。這次,施肇基還是舉薦他,出任瘟疫調查員,前往哈爾濱了解疫情。
伍連德醫生欣然接受了這一任命。1910年12月24日晚,伍連德醫生和他的學生兼助手林家瑞,攜帶相應的醫學器具、試驗用品,坐火車抵達哈爾濱。
爲了方便伍連德開展工作,由施肇基直接負責伍連德在哈爾濱的撲疫工作,中國方面的醫生全部由伍連德出面邀請。爲解除到東北防疫的醫務人員的後顧之憂,“于赴東三省以前,政府代各人保壽險一萬元”。要知道,當時清代一品大員年俸僅180兩。
施肇基叮囑伍連德,到了東北要放心大膽開展工作,遇到問題和困難,可以隨時通過電報彙報他。
在調查哈爾濱重災區傅家甸的瘟疫情況和防疫醫院的救治情況後,伍連德立刻向施肇基報告。在這份用英文書寫的電報裏,伍連德醫生介紹了他的六大困難:
(1)醫無素養之困難;
(2)藥品無儲備之困難;
(3)財政應付不及之困難;
(4)病院隔離籌備不及之困難;
(5)斷絕交通之困難;
(6)焚毀屍體、物品隔離之困難。
施肇基收到電報後盡力滿足伍連德的要求。
1910年12月30日,通過疫屍解剖,伍連德很快發現了鼠疫杆菌。他立刻致電施肇基,報告哈爾濱流行的是鼠疫,而這種鼠疫病菌是通過呼吸和唾液進行傳播的。
隨後,伍連德給施肇基發了一封長篇電報,向朝廷做出了九點彙報及相關建議。主要包括:鼠疫主要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鼠對人的傳播可以排除,因此,應集中控制人群中的相互傳播;在傅家甸建立更多的醫院以便留置病人,並建立隔離區隔離病人家屬;派遣大批醫護人員來哈爾濱;政府提供足夠的資金;控制日俄在東北的鐵路交通;嚴密觀察中方管轄的北京到奉天鐵路,一旦出現鼠疫,馬上嚴格控制,包括建立鼠疫醫院和隔離區。朝廷很快批准了伍連德醫生的所有建議,並派人增援。
找到了傳染病源,確定了預防措施,接下來的重點就是落實具體措施了。但是伍連德只是一名醫生,他既要協調地方政府,還要周旋于日俄等外方官員,更要指導醫學專業預防,再加上他年輕資曆淺,業內專家對他也持懷疑態度。很明顯,伍連德承擔的責任與職位不相匹配。而朝廷負責防疫的施肇基身在北京,許多具體工作不能一一過問並且決策。根據哈爾濱疫情的實際情況及醫界人士爭論之弊端,施肇基建議朝廷委任伍連德醫生爲哈爾濱防疫之全權者。清朝政府非常欣賞伍連德的隔離政策,特別擔心病菌流入京城,危及朝廷,因此當即批複施肇基的奏折,任命伍連德爲東三省防鼠疫全權總醫官。
接下來的幾個月,在東三省總督錫良的支持下,東北地區的防疫工作在伍連德的指揮之下有序進行。1月13日在山海關設立檢驗所,凡是經此南下的旅客都要在此停留5天予以觀察。1月14日,日本控制的南滿鐵路停駛,1月19日俄國控制的東清鐵路,其二、三等車于停票。伍連德采取了加強鐵路檢疫、控制交通、隔離疫區、火化鼠疫患者屍體、建立醫院收容病人等多種防治措施,不久便控制了疫情。在新的防疫機制建立30多天後,1911年3月1日起,整個東北鼠疫死亡人數爲零。伍連德的防控方法在全東北實施,到4月底,東北三省各地的鼠疫被全部消滅。這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依靠科學手段,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成功控制傳染病的行動。更爲重要的是,捍衛了我國在東北地區的主權。
沒有伍連德的出現,東北疫情的結果無法想象。清政府爲表彰其功績,授予陸軍藍翎軍銜及醫科進士。伍連德一時被國內外譽爲防疫科學的權威,並獲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候選人提名。而沒有施肇基的協調和對伍連德的充分信任與支持,伍連德的防疫戰役不可能那麽快就能取得勝利,1911年8月,清政府破格晉升施肇基爲外務部左丞。
在《鼠疫鬥士—— 一個現代中國醫生的自傳》中,伍連德在回憶東北防疫時,把功勞歸功于施肇基。正像施肇基在回憶錄裏熱情贊揚伍連德,只字不提自己一樣。伍連德認爲,如果沒有施肇基這樣一位敢于擔當的上司做堅強後盾,他是不可能順利完成這個使命的。
主要參考文獻:
1.《紀念伍連德撲滅東北鼠疫100周年:清末傳奇醫生》,2010年12月17日,新華網。
2.《施肇基早年回憶錄 外交工作的回憶》,施肇基 金問泗著,中華書局,2016年3月版。
—END—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轉發分享
本文作者:一騎絕塵
文章來源:轉自“方志江蘇”
圖片來源:館藏及網絡
征稿啓事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歡吳江通。那麽大膽和我們表白吧!要知道,吳江通更喜歡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體會人生,也可以是尋找鄉愁,記憶曆史!文筆不重要,真實真心就好。自行配圖,特別歡迎。文末請附作者簡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張。一旦錄用,奉上稿酬,雖不高,意很誠,還有你可能喜歡的地情書哦!
請發送至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記得注明姓名和聯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體發表,敬請說明(特別是已在其他微信公衆號上推送,一律不錄用)。照片請勿插入文中,請單獨發送,謝謝!
由于來稿較多,自投稿之日起兩個月內沒有錄用,作者可自行處置(同一作者單次投稿多篇除外)。
吳江通會給你一個原創平台,讓你展現自己,讓更多的人了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