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介紹】
新加坡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Singapore),簡稱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爲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
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爲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占全國面積的88.5%)之外,還包括周圍63個小島。
新加坡8世紀屬室利佛逝,14世紀始屬于拜裏米蘇拉建立的馬六甲王朝,18-19世紀屬柔佛王國,19世紀初淪爲英國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日本占領,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馬來西亞國會將新加坡驅逐出聯邦。隔日,新加坡獨立建國,新加坡共和國正式成立。
新加坡是一個資本主義發達國家,被譽爲“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憑借著地理優勢,成爲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爲“國家資本主義”。根據2018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繼倫敦、紐約、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 ,被GaWC評爲世界一線城市 。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協(ASEAN)成員國之一,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英聯邦(The Commonwealth)以及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成員經濟體之一。新加坡整個城市在綠化和環境衛生方面效果顯著,故有花園城市之美稱。
【自然環境】
新加坡位于馬來半島南端、馬六甲海峽出入口,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由新加坡島及附近63個小島組成。新加坡島東西約50公裏,南北約26公裏,地勢低平,平均海拔15 米,最高峰163.63米,海岸線長200余公裏。20世紀60年代,新加坡陸地面積581.5平方公裏,經過多年填海造地,目前已增加24%,政府計劃到2030年再填海造地100平方公裏。
新加坡屬東8時區,沒有夏令時,與北京沒有時差。
新加坡是一個城邦國家,故無省市之分,而是以符合都市規劃的方式將全國劃分爲五個社區(行政區),由相應的社區發展理事會(簡稱社理會)管理。5個社理會是按照地區劃分,定名爲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和中區社理會,這五個社區再進一步分爲27個選區,包括12個單選區和15 個集選區。
新加坡資源比較匮乏,主要工業原料、生活必需品需進口。島上保留有部分原生植物群。新加坡建有17個蓄水池爲市民儲存淡水。其中,中央集水區自然保護區位于新加坡的地理中心,占地約3000公頃。新加坡約有23%的國土屬于森林或自然保護區,而都市化縮小了雨林面積,森林主要分布于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以及3個保護區,西部地段和離岸島嶼。
新加坡地處熱帶,長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爲赤道多雨氣候,氣溫年溫差和日溫差小,年平均溫度在23-35℃之間。12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受東北季候風影響及低壓帶的南移,平均氣溫在攝氏23-24℃左右。6月到9月則吹西南風最爲幹燥。新加坡降雨充足,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爲雨季,受較潮濕的季風影響,雨水較多,每天平均相對濕度介于65%到90%之間。
新加坡人主要是由近一百多年來從歐亞地區遷移而來的移民及其後裔組成的。其移民社會的特性加上殖民統治的曆史和地理位置的影響,使得新加坡呈現出多元文化的社會特色。截至2019年6月,新加坡總人口570.36萬,其中居民402.62萬(包括350.09萬公民和52.53萬永久居民),非本地居民167.74萬。總人口增長率1.2%,人口密度7932人/平方公裏。
【政治與外交】
新加坡實行議會共和制。總統爲國家元首,原經議會産生。1992年國會頒布民選總統法案,規定從1993年起總統由全民直接選舉産生。總統委任議會多數黨領袖爲總理,總統和議會共同行使立法權。2017年9月13日,新加坡前國會議長哈莉瑪·雅各布(Halimah Yacob)完成總統選舉提名程序,並作爲唯一的候選人成爲新加坡第八位總統,2017年9月14日就任,任期6年。哈莉瑪總統是該國首位女性總統,也是繼首任總統尤索夫·依薩之後的第二位馬來族總統。
新加坡于1966年4月4日與美國建交,重視同美國的關系。美國長期以來都是新加坡最大的服務貿易夥伴和外資投資國。美資銀行在新加坡開設的分支機構多達30多家。2000年11月,新加坡與美國宣布展開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2002年11月宣布達成實質性協議。2003年5月6日,美國總統布希與新加坡總理吳作棟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議。這是自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簽訂以來美國簽署的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同時也是美國與亞洲國家簽訂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
新加坡于1966年4月26日新加坡和日本建交,同日本關系密切。日本是新加坡第三大貿易夥伴。進口方面,日本是新加坡的最大進口國。同時,日本是新加坡外來投資的主要來源,投資重點是化學和電子業。
新加坡于1965年9月1日新、馬兩國建交,新加坡重視同馬來西亞的傳統關系。新加坡是馬來西亞第六大外國投資者,僅次于美國、日本、中國台灣、法國和澳大利亞。
中國和新加坡于1980年6月14日簽署互設商務代表處協議,次年9月兩國商務代表處正式開館。1990年10月3日兩國正式建交。自建交以來,兩國在各領域的互利合作成果顯著,簽署了“經濟合作和促進貿易與投資的諒解備忘錄”,建立了兩國經貿磋商機制。2008 年10月,中新兩國簽署了《中國—新加坡自由貿易區協定》,2009年1月生效,新加坡成爲首個同中國簽署全面自由貿易區協定的東盟國家。2015年11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建立“與時俱進的全方位合作夥伴關系”。2019年4月,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訪華並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7月,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泰國曼谷出席中國-東盟外長會並會見新加坡外長維文;2020年受疫情影響,中新間往來受限,2月,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老撾萬象出席中國-東盟關于新冠肺炎問題特別外長會並會見新加坡外長維文。2020年2月,韓正副總理同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就新冠肺炎疫情通電話。1月、3月、4月,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先後3次同新加坡外長維文就合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通電話。
【社會文化環境】
新加坡是一個移民國家。19世紀前半期,中國、印度、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群島的移民進入新加坡。截至2019年6月,新加坡居民中,華族占74.4%,馬來族占13.4%, 印度族占9.0%,其他種族占3.2%。
華族在新加坡經濟社會中地位較高,其經商表現突出,有“中華總商會”等規模大、影響廣的商會組織。大多數新加坡華人的祖先源自于中國南方,尤其是福建,廣東和海南省,其中4成是閩南人。
新加坡的官方語言爲馬來語、華語、泰米爾語和英語。馬來語爲國語,英語爲行政用語。
新加坡提倡宗教與族群之間的互相容忍和包容精神,實行宗教自由政策,確認新加坡爲多宗教國。佛教是全國第一大宗教,佛教信徒占人口的33.19%,基督教18.81%,伊斯蘭教14.04%,道教9.96%,印度教4.96%,其他宗教0.59%,無宗教信仰者18.45%。
新加坡是以華人爲主、擁有多元種族的城市國家。華族、馬來族、印度族等各民族雖風俗習慣各異,但相互間友好相處、團結和睦。華人的傳統教育比較嚴格,倫理道德觀念強,重視家祖宗舍,保留著過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等中國傳統節日的習慣。馬來族宗教思想較濃,風俗習慣與宗教息息相關,回教法律和蘇丹制度維系生活和團結;作爲宗教禁忌,馬來人不吃豬肉,不喝含酒精飲料,待人接物多用右手;小孩的頭被視爲神聖,除長輩父母外,他人不可觸摸。印度族生活比較簡樸,文化也與宗教關系密切,對廟宇建築十分講究,大部分印度族家庭設有祭壇或禱告室;印度人視牛爲神的動物,不吃牛肉,不能贈送以牛皮革制成的禮品。
新加坡高度重視以科技發展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科技創新是新加坡未來經濟委員會2017年初制定的七大戰略的重要內容。2016年,新加坡出台“研究、創新與企業2020計劃”(簡稱RIE2020),計劃5年內撥款190億新元,推動研究、創新和企業活動,經費撥款比之前5年增長18%,重點支持領域包括先進位造技術、生物醫藥、服務與數字經濟及城市方案。
新加坡十分重視教育,每個兒童都需接受10年以上的常規教育(小學6年,中學4年)。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強調識字、識數、雙語、體育、道德教育、創新和獨立思考能力並重。雙語政策要求學生除了學習英文,還要兼通母語。政府推行“資訊科技教育”,促使學生掌握電腦知識。著名的大學有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管理大學和科技大學4所大學。
新加坡公民享受良好的基本醫療服務。截至2019年末,新加坡共19所綜合性醫院、9所社區醫院、1所精神病院。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5年新加坡全國經常性醫療衛生支出占GDP的4.3%,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人均經常性醫療衛生支出3681.3美元。2017年,人均壽命爲83歲。
新加坡的社會治安狀況總體良好,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一。新加坡無反政府武裝組織。
【經濟環境】
新加坡投資環境的吸引力主要體現在七個方面:地理位置優越、基礎設施完善、政治社會穩定、商業網絡廣泛、融資渠道多樣、法律體系健全、政府廉潔高效。
根據KPMG應變能力最新調查報告,新加坡的應變能力指數在127個國家或地區中位居榜首,再次成爲世界上應變能力最強的國家。報告指出,新加坡應變能力強的主要驅動力來自三方面,即開放和多元化經濟(新加坡排名第一)、政府執行戰略規劃和橫向發展的能力(新加坡排名第一),以及強大的人力資本(新加坡全球排名第4位)。
在世界銀行發布的《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中,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新加坡連續第4年排名第2位,僅次于新西蘭,2016年之前新加坡連續10年位居榜首。經濟學人智庫發布的2019年全球安全城市指數排行中,新加坡以91.5 分排名第二,僅次于東京。在2020年1月公布的全球清廉指數排行榜上,新加坡獲得85分,在180 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四,也成爲排行榜前十名的唯一一個亞洲國家。
2009年以來,新加坡經濟保持持續增長。2019年,新加坡國內生産總值(GDP)爲3721億美元,人均GDP爲65166美元。其中, 制造業占24.5%,批發零售業占16.4%,商業服務業占14.1%,金融保險業占13.1%,運輸倉儲業占6.3%。2019年,新加坡出口占GDP比重爲27.9%、消費占36.0%,投資占23.1%。
2019年末,新加坡官方外彙儲備2795億美元。政府財政穩健平衡。2019財年新加坡政府收支赤字17 億新元,年末政府國內債務余額6563億新元,無外債。截至2020年6月,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對新加坡主權信用評級爲AAA,,展望爲穩定。
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中,新加坡有3家企業上榜,分別是排名第22位的托克集團(Trafigura Group) ,排名第258位的豐益國際( Wilmar International )和 排名第 474 位 的 偉創 力 ( 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
電子工業是新加坡傳統産業之一,2019年産值1352.3億新元,占制造業總産值的41.88%。主要産品包括:半導體、計算機設備、數據存儲設備、電信及消費電子産品等。
關于工程承包方面的五點建議
2017年2月,新加坡未來經濟委員會發布報告,提出七大戰略勾勒出未來5至10年經濟發展願景。七大戰略爲:深化並擴展國際聯系、掌握並善用精深技能、加強企業創新與壯大的能力、增強數碼能力、打造機遇處處的蓬勃互通都市、發展並落實産業轉型藍圖、攜手合作促進創新與增長。
【基礎設施及對外合作】
新加坡基礎設施完善,擁有全球最繁忙貨櫃碼頭、服務最優質機場、亞洲最廣泛寬帶互聯網體系和通信網絡。
新加坡15%的土地面積用于建設道路,形成以8條快速路爲主線的公路網絡。截至2018年底,新加坡公路總裏程數3500公裏,其中高速路164 公裏。新加坡道路交通規則與中國有所不同,機動車駕駛艙位于右側,車輛靠左行駛。
2013年2月,新加坡與馬來西亞達成初步協議,將修建吉隆坡至新加坡高速鐵路,起點/終點站分別爲吉隆坡和新加坡裕廊東車站。新馬高鐵計劃全長350公裏(其中在馬境內335公裏,以高架路段爲主;在新境內15公裏,以地下隧道爲主),爲標准雙軌雙線電氣化客運專線,設計最高時速350公裏,直達列車全程約需90分鍾,預計總投資超過150億美元(其中新加坡段投資約50億美元)。2018年9月,兩國達成協議,新馬高鐵建設將延後兩年。2020年5月兩國一致同意將項目再次延至2020年12月31日,雙方將繼續磋商項目變更和計劃。新加坡方面表示這將是該項目最後一次延期。
新加坡軌道交通發達,截至2019年,軌道交通線路總長228.1公裏, 其中地鐵(MRT)199.3公裏,設122個站點(地鐵轉換站不重複計算), 輕軌(LRT)28.8公裏,設42個站點。未來10年的地鐵規劃包括即將建成的湯申東海岸線、裕廊區域線、跨島線、東北線和濱海市區線的延伸線以及環島線6期工程。
新加坡是亞太地區重要的航空運輸樞紐。2019年樟宜國際機場客運量6830萬人次,貨運量200萬噸,飛機起降超過38.2萬架次,爲全球最繁忙的機場之一。自1981年運營以來,樟宜機場共獲得560多項“最佳機場” 獎項。100多家航空公司在此運營通往全球400 多個城市、每周超過7200個班次的航空網絡,平均每84秒即有一架飛機起降。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樟宜機場航班數量銳減,2020年6月, 每周有8家航空公司維持新加坡直飛中國大陸5個城市的航線。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亞洲主要轉口樞紐之一,也是世界第一大燃油供應港。新加坡港已開通200多條航線,連接123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港口,有5個貨櫃碼頭,貨櫃船泊位54個,爲全球僅次于中國上海的第二大貨櫃港口。
新加坡發電以火電爲主,天然氣占95.6%,石油占0.35%,其他能源占4.03%。截至2019年6月底,總裝機容量13792.6兆瓦。2019年全年總發電量541.42億度。
新加坡貨物貿易夥伴主要集中在鄰近的東南亞地區以及中、日、韓和美國;2019年主要出口市場爲:中國、中國香港、馬來西亞、美國、印度尼西亞、日本、台灣地區、泰國和韓國;主要進口來源地爲:中國、美國、馬來西亞、台灣地區、日本、印度尼西亞、韓國和法國。中國爲新加坡第一大貨物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
新加坡國內市場規模小,經濟外向型程度高,因此,新加坡政府一直積極參與並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進程。新加坡于1973 年加入《關稅和貿易總協定(GATT)》,是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WTO)創建時的正式成員。新加坡是亞太經合組織(APEC)、亞歐會議(ASEM)、東南亞國協(ASEAN)等區域合作組織的成員,也是世界上簽訂多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最多的國家之一。新加坡簽訂的自貿協定涵蓋了21個國家(地區),涉及32個貿易夥伴。
“自力更生”是新加坡的外交原則之一。雖然面積小,幾乎沒有任何自然資源,但爲避免養成依賴的心理,新加坡一直以來極少接受國際經濟援助。相反,新加坡把精力放在吸引外資和發展對外貿易,通過近半個世紀的努力,經濟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多項經濟指標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甚至超過許多傳統發達國家。
中國與新加坡于2008年10月簽署了《中國—新加坡自由貿易區協定》, 新加坡是首個同中國簽署全面自貿協定的東盟國家。根據協定,新加坡已于2009年1月1日起取消全部自中國進口商品關稅;中國也于2010年1月1 日前對97.1%的自新加坡進口産品實現零關稅。2019年10月,《中新自貿協定升級議定書》正式生效,除對原協定的原産地規則、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貿易救濟、服務貿易、投資、經濟合作等6個領域進行升級外,還新增了電子商務、競爭政策和環境等3 個領域。據中方統計,2019年雙邊貿易額899.4億美元,增長8.5%。其中,中國對新加坡出口547.2億美元,增長11.3%;自新加坡進口352.2億美元,增長4.5%;中方順差195億美元。
據中方統計,2019年新加坡對華實際投資75.9 億美元,同比增長45.7%,連續第7年成爲中國最大新增外資來源國。截至2019年末,我國累計吸收新加坡投資1028.3億美元。據新方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2018年末,新累計對華直接投資1408.7億新元,占新累計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16.4%,我國連續12年保持新加坡對外直接投資第一大目的國。
在新加坡中資承包工程企業約30家,在房建和地鐵建設領域具備相對優勢,技術水平、施工質量和安全管理獲新方充分認可。2013年以來,我企業中標新地鐵項目標段位居各國之首,2017年新加坡最大的房地産開發商和組屋建築承包商均爲中資企業。目前中資企業投標、履約及收款情況良好,在建項目進展順利,正在關注樟宜機場擴建、大士港口建設、南北高速通道、新的地鐵線路或延長線、大型綜合度假設施等重大項目的發標動向。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9年中國企業在新加坡新簽承包工程合同103份,新簽合同額50.60億美元,完成營業額35.49億美元。累計派出各類勞務人員36531人,年末在新加坡勞務人員98581人。新簽大型承包工程項目包括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新加坡裕廊區J101登加車輛段與綜合基地工程項目;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承建新加坡大士汙水處理廠2A標段項目;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新加坡南北交通廊道N109A項目等。
新加坡無外彙管制,資金可自由流入流出。企業利潤彙出無限制也無特殊稅費。但爲保護新元,1983年以後實行新元非國際化政策,主要限制非居民持有新元的規模。個人攜帶現金出入境有一定限制,如果攜帶總值超過3萬元新幣(或相等幣值的外幣)與不記名票據(CBNI),必須依照法律規定,如實申報全部數額。
受國內勞動力供應不足及結構性供求失衡影響,新加坡對外籍勞務需求很大,外勞是新加坡的主要就業力量之一,占新加坡勞動力的近四成。根據新加坡人力部數據,截至2019年末,在新外勞總數141.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6萬人。
新加坡以屬地原則征稅。任何人(包括公司和個人)在新加坡發生或來源于新加坡的收入,或在新加坡取得或視爲在新加坡取得的收入,都屬于新加坡的應稅收入,需要在新加坡納稅。也就是說,即使是發生于或來源于新加坡之外的收入,只要是在新加坡取得,就需要在新加坡納稅。新加坡現行主要稅種有:公司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消費稅、房産稅、印花稅等。此外,還有對引進外國勞工的新加坡公司征收的勞工稅。
將區域總部(RHQ)或國際總部(IHQ)設在新加坡的跨國公司,可適用較低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區域總部爲15%,期限爲3-5年;國際總部爲10%或更低,期限爲5-20年。此項政策主要是爲鼓勵跨國公司將區域或國際總部設立在新加坡。具體優惠企業可與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BD)進行商談,企業發展局可根據公司規模和對新加坡貢獻爲企業量身定做優惠配套。
【工程承包市場及合作建議】
新加坡建設局(BCA)是新加坡國家發展部屬下的法定機構,也是新加坡對建築業的管理機構。它對整個新加坡建築業行使行業管理職能,代表政府健全和完善市場機制,保證市場秩序,提供相關服務,培育和發展健康、統一、完善的市場。
外國承包商不受特別的限制,但在新加坡承包工程需首先在企業管理局(ACRA)注冊分公司、個人所有或合夥制的企業,並向新加坡建設局申請相應的建築資質。承包商必須獲得建設局建築商許可。許可分爲普通建築商和專門建築商兩類。普通建築商許可分兩個等級。第二級普通建築商不能承包合約金額高于600萬新元的工程。第一級普通建築商則不受此限制。專門建築商許可分爲六類:打樁工程、地面穩定工程、工地勘測工程、鋼架工程、預制混凝土工程和後張工程。
對于從事某些特定行業工程的承包商(如電力及通訊工程承包商),其人員或企業必須獲得相關政府主管部門頒發的許可,方可進行資質評定。外國自然人在新加坡當地承攬工程承包項目並不受特別的限制。但是,在承包商注冊系統(CRS)下,個人所有或合夥制企業只能定位C1 或L1級。
新加坡所有公共工程項目的招標均由各主管部門負責對外公開發布信息,可通過新加坡政府電子政務網站查詢項目信息(網址:GeBIZ.gov.sg)。私人工程項目由業主通過報紙、網站或邀請投標的方式對外發布信息。通常,工程顧問(建築師、工程師和工料測量師)也會推舉或邀請承包商投標。
新加坡政府工程建設嚴格實行國際招標制度。建築承包商只能按照新加坡建設局承包商注冊系統(CRS)下審定的資質等級所批准的工程類型及範圍進行投標,不得跨級、跨範圍投標。
爲保持透明和公平競爭,凡是采購金額超過新幣3000元,相關部門必須通過GeBIZ網站公開招標。在招標完畢後,網站將發布所有投標和成績。
在公開招標不可行的情況下,相關部門也能采用有限招標或邀標。這包括工程複雜或牽涉國家安全或知識産權的情況。
在公開招標不可行的情況下,相關部門也能采用有限招標或邀標。這包括工程複雜或牽涉國家安全或知識産權的情況。私人建設項目允許采用公開招標、有限招標、邀標或議標等多種方式。
關于工程承包方面的三點建議:
一是要做好勞務管理。新加坡政府規定建築企業雇傭外籍勞務的額度限制爲1:7,即每雇用1名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公司可最多申請雇用7名外籍工人。此外,承包商也必須爲每一項工程向新加坡人力資源部申請人力年配額。人力年配額,按照工程的金額,限制此工程內所有承建和承包商能聘用的外勞人數。公司每個月要爲所聘用的外籍工人支付外勞稅。中國籍建築工人年齡必須在18至50歲之間。此外,建築工人赴新加坡務工,必須先通過建設局組織的技術資格專門考試(SEC)。工作准證的條件也包括固定每月收入、居住安排、醫藥保險、身體檢查等。
二是要注意《支付保障法案》。此法令制定:建築工程內施工或材料供應各方之間的付款時限;一方不遵守時限時較爲迅速的仲裁機制。
三是要遵守《工作場所安全與衛生法案》。在該法令下,雇主、承包商和分包商都有責任實施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建築工地的安全衛生。各方的這一義務並不能被轉讓給第三方。
【最新入境政策及新冠疫情】
最新入境政策:被新加坡認爲是低風險的國家可正常辦理簽證入境,但需提供出發前72小時內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入境後在官方指定隔離酒店進行14天的隔離。中國公民持因私普通護照前往新加坡,須提前辦理入境簽證。中國公民持外交護照、公務護照(含公務普通護照),到新加坡停留不超過30天者,免辦簽證;若停留超過30天,或以工作、學習及任何贏利活動爲目的,應根據新加坡政府主管部門規定申辦簽證或有關准證。
工作簽證:新加坡外國人工作准證分爲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EP)、S准證(S Pass,SP)、勞務准證(Work Permit,WP)三類,申請EP的最低薪水要求爲3900新元/月,SP2400新元/月,WP無最低薪水要求。外籍人士在新加坡必須持有工作准證才能工作,否則視爲非法務工。
新冠疫情: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新加坡屬于中國外最早發現確診病例國家,也是首批快速反應並采取防控措施的國家之一。新加坡出台系列疫情管控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一度成爲抗疫的典範。然而,疫情還是出現反複的情況。截止2021年8月21日,新加坡累計確診66406例,累計死亡47例,治愈率98.5%,病死率0.1%。
新加坡采取積極謹慎抗疫新思路,兼顧積極抗疫與複蘇經濟的平衡。政府與國民抗疫成功將是漫長而曲折的過程,即使國民疫苗接種率很高,也無法達到群體免疫。經濟、社會活動和邊境的開放必須在疫情受控的情況下,循序漸進一步一步實現,不可能一步到位大開放。此外,視國內外疫情變化情況,借鑒有關國家抗擊疫情的成功做法調整抗疫措施。2021年8月21日零時起,在國外完成世界衛生組織已列入緊急使用清單疫苗接種的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長期准證和短期准證持有者,入境時將獲得移民與關卡局發出的防僞貼紙,須貼在護照上,即可享受與當地居民同樣的安全管理措施而自由活動。政府將把各國或地區分成四個類別,區分旅客入境資格及條件限制。8月30日起,已完成疫苗接種後感染新冠肺炎的輕症患者,留醫數日後可回家隔離養病。隨著四分之三的國民接種疫苗,將謹慎開放邊境。另外,爲增強免疫效果,政府正在觀察其他國家做法,准備在適當時候爲國民接種新冠疫苗加強劑。新加坡正在逐步開始重開邊境,從8月21日零時起,政府在外國訪客入境問題上,將視各國或地區的疫情程度分成四類情況並區別對待。鑒于孟加拉國、印度、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和斯裏蘭卡當下變種病毒疫情嚴重,暫且禁止這些國家的訪客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