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和Portulans Institute聯合發布的2021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GTCI)報告顯示,在人才競爭力方面,瑞士、新加坡和美國繼續傲居榜首。
01 新加坡:世界人才中心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和美國研究機構Portulans Institute聯合發布的“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Global Talent Competitiveness Index),是一項專門用以衡量各國人才競爭力的報告。
今年,這份報告針對134個國家的監管、教育和對外開放程度等各方面進行了綜合評估,來評價各國人才的競爭力。
這些國家的國內生産總值的總和占全球近98%,總人口則占全球逾94%。
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設有六個關鍵指標,即國內環境、人才吸引、人才培養、人才保留、技術與職業技能,以及全球知識技能。
在今年的排行榜中,歐洲國家占據主導地位,前25位中,有17個來自歐洲。
而新加坡則憑借著良好的監管、對人才的各類傾斜政策以及蓬勃的就業市場,以79.38分的高分取得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好成績,僅次于瑞士(82.09分),超過美國(78.81分)。
更難得的是,自榜單從2013年開展以來,除去年跌落第三外,新加坡在全球榜單上一直維持前兩名的地位,可謂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人才中心。
02 其他結論
這份疫情期間的人才競爭力報告,也披露出其他不少關鍵信息,重點如下:
1. 新冠疫情大幅增加了人才的流動性
新冠疫情無疑極大地加速了各國政府以及企業運營方式轉型的速度,這一過程爲各國帶來的也是人才流動的靈活性增加(數字移民)。
2. 新冠疫情重塑了“工作”的方式
隨著各類在線工具的上線與普及,人們可以更好地“隨時隨地的工作”,有望幫助大家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但另一方面,這一變化也有可能加劇可以在線工作和必須在工作場所線下工作的員工之間的不平衡。
3. 各國政府重返中心舞台,爲經濟複蘇發揮關鍵作用
疫情期間,各國政府大多有著快速和有效的反應,透過注資、政策傾斜等各式手段,防止企業和就業市場的崩盤。
在經濟恢複並呈現增長的國家,某些關鍵行業和活動領域甚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勞動力短缺。
4. 在新興的後疫情經濟中,國際不平等性已再次開始擴大。
無法加速數字化轉型的經濟體可能很快就會落後。然而,“數字鴻溝”快速擴大只是日益擴大的國際不平等性的一部分。
World Bank指出,在疫情期間全球貧困程度有所增加,每天生活費不到1.90美元的人口再增加1.25億。UN的數據顯示,在全球範圍內,女性擔任的工作崗位受到新冠疫情相關調整(包括裁員)的威脅通常較男性高。
5. 在後新冠疫情時代的“新常態”中,工人之間的不平等性可能會加劇
在“新常態”中,工人之間的不平等性也可能會加劇,這是因爲可能會出現“K型複蘇”,科技、軟件零售服務等“複蘇領域”的員工將比從事旅行或娛樂等活動的員工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創新和敏捷性可以在“解決‘K’的下半圈”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以上就是2021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排行榜的結果和相關解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