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許翔宇
新加坡的肥胖率曆經下降後又回升,2017年至2020年全國肥胖率從8.6%增加至10.5%,回到了2010年的水平。
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指出,爲對抗糖尿病而推廣的健康生活方式初見成效,但要將這些良好習慣普及化,還需要時間。新加坡人攝取的糖分仍過高,肥胖和體力活動量不足還是我們面對的問題。
王乙康說,爲對抗糖尿病而推廣的健康生活方式初見成效,但要將這些習慣普及化,還需要時間。(林國明攝)
另一方面,冠病疫情期間,少了社交活動,一些人養成久坐不動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王乙康指出,下來這可能會導致新加坡對抗糖尿病的進程受挫,甚至初步見到的成果也前功盡棄。
王乙康昨天(11月14日)在新加坡糖尿病協會配合世界糖尿病日舉辦的活動上致辭時,總結了新加坡對抗糖尿病過程中取得的成績,以及一些仍要注意的方面。
新加坡在2016年向糖尿病“宣戰”後,近幾年有初步成果。2017年至2019年,新加坡人口的年齡標准化(age-standardised)糖尿病發病率維持穩定,保持在比8%略低的水平。
此外,各年齡段有更多人定期做運動,比率從2017年的29.4%增至2020年的33.4%。50歲至74歲成年人,定期做運動的比率增幅尤其明顯,從2017年的23.5%增至2020年的31.4%。
飲食方面,新加坡人也開始選購更多健康食品。參與職總平價合作社支持保健促進局的“吃吃喝喝買買·活出健康”活動的90萬人中,每人平均購買的“較健康選擇標簽”食品,從今年1月每周5種,略增至10月每周5.7種。
然而,2018年/2019年的全國營養調查顯示,新加坡人平均每天攝取12茶匙的糖分,超出維持營養所需分量。
新加坡糖尿病協會主席卡佩娜·芭絲卡蘭(Kalpana Bhaskaran)博士說,糖分攝取不應超過人體總熱量攝入量的10%。這意味,以新加坡女性和男性來說,每日糖分攝取分別不宜超出9茶匙和11茶匙。
對于近年有更多人定期運動,但肥胖率卻又回升,她認爲,一大因素是飲食不夠健康,包括糖分攝取過高。
人來人往的新加坡鬧區烏節路。(陳淵莊攝)
近年有更多人及早接受糖尿病檢測
“整體上雖有更多人做運動,但增幅未必平均分布在各年齡段,部分人的運動量或還不足。肥胖會增加患糖尿病風險。運動和飲食須相輔相成,才能有效控制肥胖。此外,人們也須減少壓力,並有足夠睡眠。”卡佩娜·芭絲卡蘭是淡馬錫理工學院應用營養學與升糖指數研究專業領域主任。
另一方面,王乙康致辭時說,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有更多人及早接受糖尿病檢測。2017年至2020年,40歲至74歲新加坡居民中,定期接受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血脂檢測者占三分之二。40歲至49歲人口中,接受檢測的比率去年達62.5%,比2017年的60.7%略增。
糖尿病人的疾病管理情況也有所進步。例如,2015年至2019年,重大下肢截肢手術率,從每10萬人中的115.9人降至66.3人。
王乙康提醒,冠病疫情當下,對抗糖尿病更顯重要。糖尿病患者一旦感染冠病,患上重症概率更高。隨著冠病在全球各地成爲地方性流行病,糖尿病人也會持續面對染疫後較高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