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從1965年至今,新加坡的教育一直伴隨著經濟發展,國民政策的變化不斷提升。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曾公開說:“未來,我們的魚兒不再分別在三條溪流遊泳,而是有一條大河,每條魚兒都能尋找自己的旅程。”
這可能恰好是中國當下教育但現狀:當家長們擠破頭要跟別人比拼孩子的培訓班數量;當家長們期待老師能讓孩子的分數再提高一點;當學校被升學數量挾持,老師們成爲疲于應付考試的考官,學生也就注定成爲分數的奴隸,與真正的素質教育自然相去甚遠。
中國學生學習方式
有報道分析,中國學生的學習時長遠高于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教育強國芬蘭,中國學生的PISA成績跟對方差不多,但是每周學習時長卻比芬蘭學生多出20個小時!那再對比同樣注重教育的日本,日本學生的測評總成績比中國學生還要高,但是中國學生學習時間比日本多出10個小時。而對比同樣以學習壓力大、強度高著稱的韓國、新加坡,中國學生每周學習時長也要超過對方5個小時。
那爲什麽中國學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學習上,而學習效率還不如人家高?
有專家指出,這恐怕要“歸功”于中國家長高漲的報班熱情,還有熱衷于讓孩子超前學習的競爭焦慮。我們從過往經驗中不妨發現:孩子的多余學習時間,‘惡補’了很多知識,但這一部分並沒有轉換成學業綜合能力”。
雖然現在隨著雙減政策的推進,無疑是在幫助中國家庭減少焦慮,但是中國現狀的改革能否真正落到實處,也要看鏈條上的每個群體是否都被納入其中,又是否都能各司其職,真正持續地推動素質教育和雙減政策的進步。
新加坡改革學校的授課方式
伴隨著新加坡學校實行的科目編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每一學科不同強弱,設計個別化的學習模塊。當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不同,自然也不該用一元化的標准衡量表現,整個社會的標准也會放寬,當成績不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標准時,學生的積極性會更高。
此外,新加坡還停止了中學階段的學校排名,並不再公布國家升學考試獲取高分者的信息。2021年,小學離校考試(PLSE)也將從運行數十年的“總積分制”(T-Score),改爲“積分等級制”,希望淡化學生對每一分的競爭壓力,有更多空間發展特色才能。
教改相關方面
新加坡的教改之所以能夠落地開花,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關注到了所有相關群體。新加坡政府深知,教改並不只是政府與研究員的事,它與教師、學生及家長皆密切相關。但凡新政策出台,必然要面對有很多學生、家長,甚至教育從業者的不理解,爲此,推動者必須保持同理心,不放棄跟社會對話。
目前,在中學和小學,新加坡都降低了傳統期中、期末考的比重,改爲報告與分組活動等多元評量方式。空出來的時間,也能讓老師更深化素養導向教學。此時,政府再要求教師必須以學習者爲中心,倡導“不是只有成績好的學生,而是所有孩子都能夠學習”的理念。
只有師生和家長都確信,自發性學習比成績方面的競爭更重要時,教育改革的舉措才會起作用。當老師看見每個學生的差異與多元性的時候,才能真正以他們的需要來設計課程。也唯有如此,學生也就會真正積極地學習。
新加坡教育質量世界第一的背後有許多重要因素,尤其政府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政府體系內也都是世界一流大學畢業的優秀人才,有明確的施政目標將新加坡發展爲一個富裕經濟、優質教育的國家。教育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方式是提升教師整體教學水平,增加薪資,提升社會地位,壓縮授課時間,增加備課時長,給予老師大的權利和空間開展個性化教育。在教改中關注每一個“利益相關者”,才是促進改革成功的關鍵並且老師更爲關鍵。
新加坡重視教育的觀念也體現在政府預算上,教育預算大約占政府總預算的20%,大量投資在師資培訓和教育方面,教師的平均起薪介于1100-2500美元之間,如果學生成績表現優秀,學校還會給老師發獎金,因此新加坡許多青年教師每天工作超過9個小時。此外也很注重增進教師的職業認同與榮譽感,以幫助他們展現更優質的教學力。根據2018年瓦爾基基金會的調查,63%的新加坡人覺得學生很尊敬老師,在調查的35國中位居第6,並有31%的新加坡家長鼓勵孩子當老師。
這一切都讓政府具備了很好的改革基礎。政府政策給力,預算到位,老師薪資待遇不低,而政策的改革也是向著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學生和家長自然也能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