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關注的是,吉寶有選擇權在協議會議舉行前,將獻議轉爲全面收購,在公開市場尋求報業控股股東脫售。同樣的,Cuscaden財團也有選擇權,將協議會議轉爲全面收購。若真的發生,這場收購將從原本的有序漸進,變成在公開市場赤裸裸的競爭,對報業控股的未來和股東本身都增添不確定性。
先要跟一位前同事說抱歉。他今年初看到新加坡報業控股(SPH)股價從去年底跌破1元的谷底回彈,似有起色,于是問我是不是時候買進了。
然而,正因爲身在報館,了解行業困境,我一反自己從不出投資主意免得害人的原則,勸他莫進場。
如果他比我有先見之明,在後來的半年期間買進,謝天謝地,我只是害他少賺了一點。
本周一,由王明星執掌的旅店置業(Hotel Properties)領軍的Cuscaden Peak財團宣布,調高收購報業控股非媒體業務的獻議價,從之前每股現金2.10元調高到2.36元;也讓股東選擇1.602元現金加上0.782股報業控股房地産投資信托(SPH REIT)單位,按11月12日閉市價,每股獻議價2.40元。
2.40元的最高獻議價,比報業控股3月30日宣布戰略檢討時的1.50元股價高出六成,也比5月6日正式宣布剝離媒體業務計劃前的1. 79元最後閉市價高出34%。跟8月2日吉寶企業(Keppel Corp)提出相等于每股2.099元的首個獻議價比,高出逾14%。
如今擺在股東眼前的兩個獻議——吉寶企業的2.351元配套(0.868元現金、0.596吉寶房地産信托單位,以及來自報業控股的0.782SPH REIT單位),以及Cuscaden Peak財團的2.36元現金或2.40元(現金加SPH REIT單位)配套,都達致了報業控股進行戰略檢討的意義,即爲股東釋放價值。
這段過程,完全應驗了一句廣東俗諺: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
現在的一個疑問是,報業控股這塊田地既然已經耕開,還會不會有其他人來爭,或者出價會更高?
當年星獅集團收購戰 競購曆時四個月
或許,回顧一下2012年底到2013年初的星獅集團(Fraser and Neave)收購戰,能夠從中獲得一些啓示。
那場戰役的兩大主角是泰國富商蘇旭明(Charoen Sirivadhanabhakdi)和印尼富商李棕(Stephen Riady)。
2012年8月,蘇旭明掌控的泰國釀酒(Thai Beverage)從華僑銀行(OCBC)等星獅主要股東手中購得股份,成爲星獅大股東,持股逼近30%。9月13日,蘇旭明通過TCC Assets宣布,以每股8.88元現金,總值90億元,獻議全面收購(general offer)星獅。
不過,他的出價被市場認爲不夠吸引力。10月初,市場傳出李棕掌控的華聯企業(OUE)有意收購星獅旗下的酒店服務公寓業務,過後再傳出它有意與星獅第二大股東日本麒麟公司(Kirin)聯手,全面收購星獅。這期間,星獅股價持續居高,到了10月底已高過9元。
蘇旭明的獻議被股東冷待,截止日期先是從10月29日延長到11月8日,過後再延長到11月22日。直到11月15日,華聯企業正式宣布,以每股9.08元現金全面收購星獅。
接著,市場就進入等待蘇旭明調高價格的階段,傳言他可能調高至每股9.60元。在那期間,TCC接連五次將獻議截止日期延後到12月11日、2013年1月2日、1月10日、1月15日,最後是1月21日。華聯企業的截止日期也三度延後,最後也是1月21日。
據報道,美國大型對沖基金Davidson Kempner在那期間押注了6億多元在星獅,持股近5%,期待獻議價調高。
1月15日,由于競購雙方未能同意以任何其他方式解決競爭局面,新加坡證券業理事會(SIC)宣布若僵局在1月20日下午5時30分仍持續,競購便進入“拍賣程序”。
1月18日,TCC終于調高獻議價至每股9.55元現金。1月21日,收購戰正式進入拍賣程序,星獅當天以9. 74元的曆史高峰閉市。
可是,預期一場龍爭虎鬥的市場人士都大失所望了,華聯企業當天即宣布不再調高獻議價。隔天,星獅股價迅即回挫至9.55元。
1月27日,星獅集團董事接受獨立財務顧問摩根大通的評估,建議股東接受TCC的獻議,四名星獅董事,包括時任集團主席李顯揚也表示計劃脫售持股,爲期四個月的收購戰告一段落。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市場對收購方出價的期待,從2012年12月中直至隔年1月21日進入拍賣程序,星獅集團股價都處在終極收購價9.55元之上。在這期間進場的投資者,恐怕都被燒到手。而9.55元的終極收購價,也僅比8.88元多7.5%。
泰國釀酒和TCC Assets在收購戰後,共持有星獅90.32%股權,但最終決定維持後者的上市地位,直至今日。
回到當前的報業控股收購戰。按預定時程,報業控股最遲12月8日將舉行特別股東大會及協議會議,投票表決吉寶獻議。報業控股獨立董事在考慮獨立財務顧問的意見,以及沒有其他更好獻議的情況下,已初步建議股東投票反對吉寶的獻議、贊成Cascaden Peak的獻議。
基于吉寶和報業控股達成的協議,Cuscaden的協議會議必須在吉寶的之後舉行。按預定時程,吉寶獻議若通過,最快可在明年1月生效,而Cuscaden須等到吉寶獻議不被通過以後才能展開,順利的話預計明年2月生效。Cuscaden財團認爲這對它不公平。
《報章與印刷館法令》爲兩方競購帶來變數
依目前形勢,收購戰將以股東在兩個獻議之間做出抉擇而完結。市場分析師普遍認定沒有第三方有足夠財力提出更好的獻議。以最高獻議價評估,報業控股的市賬率(PB)約爲1.1倍,就算有潛在競爭者,也可能認爲估值過高,難以再擡高出價。
然而,協議會議一日未舉行,變數始終存在。有市場人士認爲,《報章與印刷館法令》(簡稱NPPA)對報業控股的限制解除的時間點,會給兩方的競購帶來變數。
按照報業控股預定的時程,它將在12月1日或前後完成媒體業務重組。報業控股集團執行總裁伍逸松本周一在線上說明會指出,政府估計將在同樣時間取消NPPA對報業控股的限制。
一旦報業控股不受NPPA約束,單一股東就可持股超過5%。到時若有人意圖阻擾收購,可從公開市場收購報業控股股票。對于這個可能性,伍逸松表示不由他來猜測,這種狀況也可能發生在任何其他上市公司,若有人認爲這是一個變數,那麽越快召開協議會議越好。
值得關注的是,吉寶有選擇權在協議會議舉行之前,將獻議轉爲全面收購,在公開市場尋求報業控股股東脫售。同樣的,Cuscaden財團也有選擇權將協議會議轉爲全面收購。
若真的發生,這場收購將從原本的有序漸進,變成在公開市場赤裸裸的競爭,對報業控股的未來,和股東本身,都增添不確定性。
分析師普遍不認爲吉寶會走這一步,因爲在價格戰中競逐沒有意義,還不如找尋其他投資機會。吉寶上周在收購戰落入下風後股價反而上揚,似乎反映了股東不希望把戰線拉長,最好速戰速決。
至于Cuscaden Peak的收購獻議占上風,獲得報業控股獨立董事初步建議股東支持,目前也看不到轉爲全面收購的動機。
我不是報業控股股東,對兩雄相爭並無特別感想。跟一名持股的同事聊起,她認爲既然Cuscaden財團的獻議明顯更優異,吉寶應當豁免協議會議,或兩者同時舉行,給股東一個痛快。
我個人認爲,吉寶爲提出的獻議做足功課,誠意十足,明確闡述了報業控股非媒體資産組合將如何與自身的發展目標相輔相成,取得協同效應,爲雙方股東創造長遠價值。
吉寶在8月初提出獻議,爲報業控股剝離媒體業務之後的不明朗前景勾勒出具體的願景,多少爲報業控股股東在9月份表決支持戰略重組計劃帶來助力。
Cuscaden Peak在10月底突然加入戰局,無疑爲報業控股的價格發現(price discovery)帶來極正面的提振。
接下來,相信多數股東都希望結局盡快水落石出,而別像星獅集團收購戰那樣糾纏數月,最終卻雷聲大雨點小,出現反高潮的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