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農業正在發生巨大變革。有人指出,這個東南亞國家正在領導一場農業革命。
擁有570萬人口的新加坡是一個富裕、發達、高度城市化的城市國家,位于東南亞,處在世界的其中一個十字路口。這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其發展爲一個主要的商業、運輸、通訊和旅遊中心。但就農業而言,這樣的地理條件卻可謂是寸土寸金。
根據新加坡食品局(SFA)的數據,國土總面積僅724平方公裏,新加坡土地資源緊缺,目前只有大約兩平方公裏(200公頃)的土地用于糧食種植,這些地方大多位于新加坡林厝港和Sungei Tengah,占總面積不到1%。因此,盡管20%以上的農産品貿易通過新加坡完成,但農業在三大産業中所占比重極低——只占其GDP總額的1%不到。
到2019年,該國共有220個本地食物農場,其中,蔬菜農場77個,雞蛋鹌鹑蛋農場5個,漁場121個,其生産量分別達到當年蔬菜、蛋類和魚類消費總量的14%、26%和10%,同年,新加坡農産品進口總額達到101億美元。新加坡目前的糧食需求有90%依靠進口,對進口食品的嚴重依賴意味著,該國在確保穩定的食品供應方面面臨著獨特的挑戰。但即便是狹小的國土面積、高昂的農業成本和處于劣勢的農業經濟,也根本擋不住新加坡政府推動農業發展的決心,當局的目標是成爲亞洲的城市農業食品科技中心。現在,它已經是一個嶄露頭角的城市農業技術中心。
新加坡的農業食品行業正在擁抱先進的科技和新理念,本文將圍繞新加坡農業食品科技的創新發展進行梳理,主要從以下幾個部分展開:
第一部分:新加坡農業食品科技應用情況概覽;
第二部分:新加坡農業食品科技相關政策支持;
第三部分:風險資本湧入新加坡農業食品科技領域;
第四部分:新加坡農業科技發展情況和創新案例;
第五部分:新加坡食品科技發展情況和創新案例;
第六部分:新加坡農業食品領域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一、新加坡農業食品産業應用提速,有限資源輸出無限可能
農業和食品技術領域發展潛力巨大。
新加坡正逐漸成爲亞洲的食品科技之都。該國政府投資了1000億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4867億元),爲應對當前氣候危機的影響做好准備。這次准備計劃的核心部分將包括實現自給自足和應對糧食不安全的措施。
從開發新食品到研發人類未來的食品,新加坡一直在大力投資替代蛋白質的研發,從Shiok Meat不添加血清成分的大規模培養蝦細胞的技術,到TurtleTree Labs的世界上第一款實驗室生産的“母乳”技術,這個城市國家在食品技術的創新方面顯然具有活力。政府還任命了一名全職的替代蛋白質分析師,以幫助一些具有開創性的公司成長,引領創建可持續食品解決方案。
物聯網數據分析允許農場控制光照和灌溉等環境條件,以跟蹤溫度、濕度和作物生長。(圖片來源:SFA)
另一方面,新加坡農業科技公司正致力于重新設計農業操作系統,使其不再受到空間、氣候和體力勞動的限制,並利用生物技術來彌補地理環境的不足,比如屋頂農業和垂直農業。而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等數字農業科技也正在推動新加坡的農民建立數字化農業供應鏈,通過改進物流計劃,預測分析技術可以提高供應鏈效率,減少食品腐壞。他們還可以使用大數據來預測作物的表現,甚至可以部局無人機和農場機器人進行自動化操作,並收集實時數據,以便更好地做出農業決策。除了優化産量,技術還可以幫助減少食物浪費。例如,作物傳感器可以用來跟蹤作物的健康狀況,並最終減少患病、不健康農産品的數量。
農業和食品行業的新技術、新理念將推動産業發生顛覆性變革並催生新的商業模式和切入機會,衍生出廣闊市場。
二、新加坡政府多措並舉,推動農業食品經濟發展
新加坡在1995年1月1日成爲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並于2013年6月15日成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成員。
新加坡于2010年8月18日提交了加入國際植物保護公約(IPPC)的文書。作爲東南亞國協的成員,新加坡于2008年6月3日與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又稱國際獸疫局)簽局了一份聯合諒解備忘錄。
盡管新加坡的自然資源和土地面積有限,但新加坡政府積極支持當地的農業食品科技領域大力發展。
新加坡的目標是在城市農業和水産養殖方面走在前列。爲了實現這些目標,新加坡食品局(SFA)在環境和水資源部的領導下成立。其目標是確保新加坡的食品安全和供應保障。新加坡食品局還負責各種資助、支持農業的發展。在過去幾年裏,3800萬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1.85億元)的農業生産力基金帶動了約100個家庭農場提高生産力,並加強了他們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政府還通過《研究、創新與企業計劃2020》(Research Innovation Enterprise 2020 Plan)撥出1.05億美元用于食品研究項目,如城市農業、人工肉制品和微生物蛋白生産,以加大農業食品行業的研發力度。
新加坡的糧食産量約占其總需求量的10%,所以在2019年,新加坡食品局設定了一個目標——“30·30願景”,計劃到2030年將這一比例提高到30%。在2020年,新加坡發起了“新加坡食品故事”活動,動員新加坡的當地人民支持食品安全,促進購買和消費當地的食品。
(圖片來源:Pixabay)
由于新加坡的土地資源有限,所以新加坡發展城市農業,打造“都市花園”。將農業的空間布局緊湊化、極致化,包括像城市屋頂、多層停車場的屋頂空間和高架橋都是打造綠色的沃土。近年的國家政策舉措也更是強調了農業技術的發展推進,如室內農業和人工智能在農業中的使用。
在新加坡沿海,柔佛海峽和南部較深水域約有一平方公裏(100公頃)的有效海域用于養魚。所以,對食用魚類養殖的有限海洋空間進行優化分配變得異常重要。爲實現糧食的可持續生産,新加坡沿海養魚場不允許舉辦非農業活動,如商業旅遊和釣魚旅行。
而在最近的一份聲明中,新加坡政府將爲一個新的農業科技基金(取代當前的農業生産力基金)出資6000萬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2.92億),旨在通過農業食品技術發展賦予農民創新力量。該基金爲新加坡政府《2030年新加坡綠色發展藍圖》中規劃的一部分,由新加坡教育部(MOE)、國家發展部(MND),永續發展和環境部(MSE)、貿易與工業部(MTI)和交通部五個政府部門聯合主導,爲城市綠化、可持續生活和綠色經濟各方面梳理和制定新加坡未來十年的綠色目標。此外,新加坡希望在新的農業科技基金的支持下,能夠達成“30·30願景”這一目標。
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Heng Swee Keat)說:“技術是遊戲規則的改變者,將開啓新的可能性。我們利用技術克服了水資源和土地的限制,也將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做同樣的事情。”
三、新加坡農業食品領域市場潛力巨大,引風險資本競相湧入
自新加坡宣布“30·30願景”以來,加速農業科技初創公司項目的合作迎來了顯著的繁榮期。新加坡發展局(ESG)隸屬于貿易和工業部,它通過鼓勵全球對該國食品企業的投資來支持新加坡的食品安全戰略。新加坡發展局的主要投資部門之一是種子資本,通過政府計劃起新-投資(Startup SG Equity),該部門與其他7家合作夥伴共同投資逾6500萬美元,爲初創企業提供資金和指導,以促進其發展。
新加坡農業食品領域引來大舉投資,擴大了該國食品科技和農業科技生態系統,並改善當地的食品安全。該國已經擁有數量可觀的創業公司,如生物技術、替代蛋白質和垂直農業。
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長陳振聲(Chan Chun Sing)說:“利用新加坡獨特的從農場到食品的生態系統,以及在技術能力、優質品牌和知識産權保護方面的記錄,我們的目標是抓住經濟機遇浪潮中的重要份額。”
淡馬錫押注農業食品
新加坡政府的投資公司淡馬錫正在建立一個專門的農業食品投資工具,以推動和管理對食品和農業相關企業(包括科技初創企業)的投資。這個新平台將幫助其農業食品投資組合公司建立運營能力,擴大生産,並提高其産品在市場上的可用性。在技術方面,該基金的投資戰略圍繞四個“核心主題”展開:可持續的蛋白質、供應鏈彈性、實惠的營養餐和城市食品系統。
(圖片來源:Business Times)
2019年,淡馬錫(Temasek Holdings)向總部位于紐約的現代農業公司Bowery Farming投資了9000萬美元,Bowery Farming利用機器人在室內種植作物。目前尚不清楚淡馬錫是將全資或部分擁有這家新公司,還是將收購淡馬錫在農業食品企業中現有的股份。不過,這並不是這家新加坡機構第一次創建專業平台來管理其投資。淡馬錫于2013年設立了一家專注于液化天然氣的公司Pavilion Energy,並與殷拓基礎設施(EQT Infrastructure)合作,在印度設立了可再生能源企業O2 Power。
去年,這家財富基金還與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合作,雙方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將共同創建一個新的食品技術創新中心,作爲加速食品技術開發和商業化的設施。
淡馬錫綜合農業投資部執行總經理馬世文(Anuj Maheshwari)曾表示,淡馬錫現在通過“一個更廣泛的視角來看待其農業食品業務,不僅僅是作爲投資人和産生股東回報的人。我們也著眼于目標。”
拜耳看好新加坡大農業
德國制藥和農用化學品巨頭拜耳集團也注意到了這塊寶地,該集團旗下的影響力投資子公司Leaps by Bayer致力于爲當今健康和農業領域一些最大的挑戰提供解決方案。投資組合包括30多家致力于潛在突破性技術的公司,包括BlueRock Therapeutics(再生失去的組織功能)、Joyn Bio(減少農業對環境的影響)以及Khloris、Century Therapeutics和Pyxis Oncology(預防和治療癌症)。
于2020年8月,Leaps By Bayer與淡馬錫宣布聯合投資並成立一家新公司“Unfold”。這家創新企業將聚焦垂直農業突破性發展,專注于蔬菜品種的創新,目標是將垂直種植空間提升到更高的質量、效率和可持續性。通過利用蔬菜作物的種子遺傳,該公司將專注于開發新的種子品種,並爲垂直農場獨特的室內環境提供專門的農藝建議。
(圖片來源:AgFunderNews)
雖然垂直農場市場上的大多數初創公司都專注于開發更高效的基礎設施,但只有Unfold擁有無與倫比的資産資源,一入場就攜著巨大的潛力價值。Unfold在第一輪融資中籌集了3000萬美元,並與拜耳達成協議,獲得拜耳蔬菜産品組合的某些種質資源。
“爲農業提供可持續解決方案的創新是拜耳公司關注的10個參與和投資領域之一,”拜耳公司總裁Jürgen Eckhardt表示,該公司的宗旨是通過新技術推動衛生和農業領域的根本性突破。他說,“對Unfold的投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體現了一種變革性的、創造性的方法來發展農業産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Perfect Day落地新加坡
乳制品行業,有一家初創品牌Perfect Day,成立于2014年。他們試圖通過他們的“黑科技”——無動物成分乳蛋白,掀起一場乳品行業的新革命。
這家替代蛋白初創公司正在新加坡設立研發中心,政府正加大力度發展農業食品科技行業。該研發中心計劃于2021年4月開始運營,使用精密發酵生物技術開發和生産無動物乳制品蛋白、酪蛋白和乳清,這些無動物蛋白産品將用于進一步開發Perfect Day植物乳制品的工藝,包括冰淇淋、奶酪和牛奶等産品。
(圖片來源:Pixabay)
該公司計劃在當地雇用和培訓一批具備微生物菌群蛋白質創新技術的研究人員、科學家和工程師,例如在菌種開發、蛋白質分析和分析方面。該實驗室將專注于開發分析系統,這對確保公司發酵過程和蛋白質成分的准確性、特異性和一致性方面至關重要。它將利用A*Star新加坡食品和生物技術創新研究所在分析和口味分析方面的專業知識,以及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在蛋白質研究方面的能力。
四、新加坡農業科技創新步履不停
“花園國家”的都市農業
只有724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卻擠著570萬人口,面積狹小的新加坡被迫向上擴張,建造高層住宅區來容納該國的衆多居民。隨著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新加坡正在努力把這種垂直模式應用到城市農業中——試驗屋頂花園和垂直農場,以滿足其衆多居民的需求。該國甚至專門建造了一座國家公園來推廣園藝。Hort Park爲積極參加的城市農民分配花園、提供主題花園和教育講習班。
一些公司正致力于將水培農場建在空屋頂上。Com Crop致力于通過建造屋頂農場來解決糧食安全問題。這些水培系統利用從高處獲得的充足的自然陽光,而不是人工照明。因此,生産成本相對較低。每個屋頂農場都被用來造福周圍的社區,新加坡現在有超過1500個社區花園遍布全國。
(圖片來源:Pixabay)
另一家建造無土屋頂農場的公司是Sky Greens,它的産品是與當地監管食品安全和生産的政府機構合作的結果。這一項目被譽爲“世界上第一個低碳、水驅動、旋轉、垂直農場”,在城市環境中種植熱帶蔬菜,旨在推廣對環境友好的城市農業技術。Sky Greens已經成爲創新農業的典範,2019年獲得了全球首個城市農場有機蔬菜認證。他們設計的垂直蔬菜種植系統的生産量至少是傳統農場五倍,並有能力支持非耕地種植。
新加坡經濟強勁,2019年國內生産總值高達3284.19億美元,因此這個國家很有錢。“但沒有食物,錢就一文不值,”天空綠色的董事Jack Ng這樣說,“這就是爲什麽我想用我的工程技術來幫助新加坡農民生産更多的食物。”Sky Greens目前生産三種深受當地人歡迎的蔬菜——奶白菜、小白菜和大白菜,每28天收割一次。他們已經向新加坡最大的雜貨零售商NTUC FairPrice供應,擁有超過230個銷售點和超市網絡。
展望未來,一個重要的長期戰略是教育下一代“未來的農民”。推動農業科技創業,新加坡立志成爲農業技術領域的硅谷。
科技發展與創新案例
由于政府和研究機構的支持,新加坡企業對農業食品技術的興趣增加。新加坡政府與當地機構南洋理工大學和淡馬錫理工大學合作,啓動了兩個創新中心,專注于尋找農業挑戰的解決方案。這樣的合作已經結出了果實。例如,新加坡淡馬錫生命科學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利用技術來識別和選擇具有理想性狀魚類的方法,在沒有轉基因的情況下成功地在海水中養殖淡水羅非魚。他們還生産出了不受氣候影響的蔬菜,這些蔬菜需要的光照更少,但營養價值卻更高。甚至,一款先鋒研究産品是淡馬錫大米(Temasek Rice)已經進入新加坡市場。淡馬錫大米這種水稻在新加坡以非常規方式種植,其配方能夠抵禦洪水和幹旱、以及真菌和細菌的攻擊,有效生産出抗氣候的水稻。
一個由企業家組成的新興市場正在進入農業科技領域,用高效的技術創建城市農場。雖然新加坡的傳統農民也在把技術融入他們的農業系統,但市場的新參與者已經引入了技術先進的基礎設施和智能系統,如物聯網傳感器和分析,以優化糧食生産。
圍繞農業科技創新,下面我們來看三起創新案例:
成春農場——科學養雞
成春農場(Seng Choon Farm)已大規模轉向自動化。傳統的質量控制方法包括使用明亮的光線來檢查細微的裂紋,這給人爲錯誤留下了空間。在Seng Choon,電腦會掃描一個雞蛋的16張不同照片,以確定它是幹淨的還是髒的。這項技術的准確率達到了99%——Seng Choon通過雇傭員工來彌補1%的差距。新技術使農場從餵雞到收集、分級和包裝雞蛋的過程實現自動化,並采用了質量控制監測系統,以確保雞蛋符合新加坡食品局設定的新鮮度和質量標准。自動化提高了生産率,顯著增加了當地的雞蛋産量。技術也促進了特殊産品的生産,如營養豐富的雞蛋、巴氏消毒的雞蛋和即食雞蛋。隨著技術的不斷采用,更多當地養殖的優質雞蛋和新産品將提供給消費者。
(圖片來源:成春農場)
新加坡水産養殖技術公司(SAT)——水産養殖4.0
新加坡水産養殖技術公司(Singapore Aquaculture Technologies)是新加坡首個推出熱帶魚“水産養殖4.0”的公司,采用封閉式養殖系統,通過自動化、計算機化使農業更高效。魚會受到各種疾病的折磨,包括病毒、細菌和寄生蟲,封閉式養殖系統允許使用視頻分析來跟蹤遊泳模式和皮膚損傷等行爲,確保收獲的魚是最高質量的。該公司還與大學合作,將母公司Wintershine生産的營養豐富的微藻整合到魚飼料中。反過來,魚的排泄物被用作藻類生長的營養物——形成了一個部分閉環。
(圖片來源:TodayOnline)
隨著科技越來越多地用于優化資源和創造適合養魚的環境,高科技漁場在其新漁場滿負荷運作時,將能夠顯著增加面向本地消費者的魚類産量。此外,由于封閉式養殖系統中的魚是在無汙染的環境中養殖的,消費者可以放心食用這些魚是安全的。
VertiVegies——主打“科技牌”和“空間牌”
VertiVegies公司在室內種植蔬菜,用作物的垂直堆疊形式代替廣闊無垠的田地,用水培溶液代替土壤。他們利用高科技系統積極調節溫度、濕度、水分營養、通風、冷卻和其他各種輸入參數,以確保蔬菜富含營養。嚴格的加工程序確保這些綠色蔬菜不含重金屬以及大腸杆菌和沙門氏菌等微生物病原體。爲了支持新加坡到2030年滿足全國30%營養需求的目標,Vertivegies正在建設新加坡最大的室內植物工廠。到2020年底,該工廠的日産量將達到5噸。通過利用創新技術,這些創新農場正在促進其國家糧食的安全與穩定。
(圖片來源:VertiVegies)
以下這些從市場中脫穎而出的令人興奮的農業科技初創企業,值得關注。
(數據來源:Crunchbase)
五、新加坡食品科技創新走在前沿
當新一輪農業科技如雨後春筍般急速湧現的時候,新加坡也高高舉起了食品科技的旗幟。該國在食品技術領域快速崛起,已然成爲一股超級力量。不久前,在SKS 2020亞洲食品科技景觀小組會議上,這個城市國家再次成爲人們討論食品創新和投資的重要地點。“如果一定要我下注的話,我會下注新加坡,”天使投資人Michal Klar這樣說道。
由于這個城市國家的很多食品都來自境外,因此在受到老牌企業的壓制時,新加坡缺乏其他國家所面臨的一些限制。
新加坡的監管環境是這個城市國家食品技術創新快速增長的原因之一。Klar說,新加坡只有一家機構負責監管食品。換句話說,當公司爲他們的産品必須獲得政府批准的階段做准備時,對于他們必須去找誰是毫無疑問或困惑的。這可能會加快監管機構的審批過程,進而意味著許多公司的上市時間會更快。
替代蛋白質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美國,無論是植物肉制品公司還是細胞肉制品公司,都必須在産品標簽、貨架位置等問題上與大型肉制品生産商和說客針尖相對。相比之下,因爲新加坡的肉類供應是進口的,所以沒有人會反對這個城市國家圍繞替代肉類的新發展和新規定,這也是新加坡擁有亞洲資金最充足的細胞基肉類初創企業Shiok Meats以及Next Gen等這樣有前景的初創企業湧現的原因。
Next Gen Foods——破融資記錄
總部位于新加坡的食品科技公司Next Gen Foods于近日宣布,它已獲得1000萬美元的種子基金。這輪融資由淡馬錫、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旗下的新合資公司K3 Ventures和NX Food牽頭。該交易打破了植物初創企業最大種子融資的全球紀錄。
(圖片來源:Pixabay)
該公司將利用這筆資金于2021年3月在新加坡向消費者推出下一代植物産品品牌TiNDLE。首先,這一系列産品將以雞肉産品首次亮相,並將在選定的餐廳供應。其他亞洲城市也將效仿。資金還將用于未來植物産品的進一步研究和開發。錫雞是由大豆蛋白、小麥麸質、小麥澱粉、葵花籽油和椰子油制成的。該公司在其網站上稱,每份含有17克蛋白質。該産品的第一個應用將是TiNDLE Thy,這是一種以植物爲基礎的雞腿,該公司稱可以用于多種菜肴和烹饪類型。
Shiok Meats——種植蝦肉
Shiok Meats是新加坡一家食物科技公司,主要通過實驗室細胞培養的方式研發人造肉,現正在開發一種在實驗室中種植蝦肉的方法。2019年,它成爲享有盛譽的Y Combinator項目中的第一家人工養殖肉類初創企業,在全球舞台上插上了新加坡的旗幟。該公司預計將于2021年在新加坡的餐廳推出實驗室培育的蝦産品。
Hoow Foods——受人追捧的美容養生品
Hoow Foods成立于2018年,致力于通過基于生理學、食品科學和有機化學等學科知識的産品開發平台重新研究食品配方,降低食物中過度食用容易引起健康問題的成分,而不影響其口味和口感。目前HoowFoods已成功開發低脂低糖冰淇淋、無糖速溶熱飲、低碳水主食和低糖醬汁等産品,並與新加坡傳統品牌KillineyGroup合作,將其産品商業化。
(圖片來源:Pixabay)
AuroraFood——讓甜食更健康
Aurora Food由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科學家研發,是一項正在申請專利的食品技術平台,提供一種降低血糖指數(GI)的技術,能夠在生産烘焙食品和甜點時緩慢釋放糖分,而不使用任何替代品。該公司希望通過餐飲服務連鎖店的B2B模式,讓甜食更健康,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他們的第一個産品是一種烘焙混合物,它可以使糖釋放得更慢,而不需要任何糖替代品。
Eat Just——世界首發!
Eat Just是一家利用尖端科學技術創造更健康、更可持續發展食品的公司。Eat Just于去年12月宣布,經過咨詢和審批流程後,其細胞培養雞肉已獲批在新加坡出售。這是世界首項針對由動物細胞直接生産的、可安全食用的、真實的、高質量肉類的監管批准。
爲了這次批准,Eat Just的科學家、産品開發人員和監管專家團隊准備了大量有關細胞培養雞肉的特征及其生産過程的文件。該公司提供了生産過程中有關雞肉細胞純度、特性和穩定性的詳細信息,詳細描述了其生産過程,這些過程表明細胞培養雞肉符合質量控制標准和嚴格的食品安全監管要求。
(圖片來源:Pixabay)
這次的監管批准是新加坡食品管理局(SFA)經過反複的安全審查之後才通過的。在此過程中,Eat Just符合新加坡食品管理局對于新型食品的安全要求。此外,由新加坡和美國醫學、毒理學、變應原性、細胞生物學和食品安全等領域專家組成的國際權威科學小組,也證實Eat Just的細胞培養雞肉是安全且營養豐富的,可用于人類食用。
這是全球食品行業的一大突破,而這項突破建立在新加坡作爲商業、技術和烹饪創新全球領導者的聲譽的基礎上,彰顯了新加坡致力于提供創新解決方案以促進環境治理的決心。
以下這些從市場中脫穎而出的令人興奮的食品科技初創公司,值得關注。
(數據來源:Crunchbase)
六、農業食品科技創新發展:是挑戰,也是機遇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食品與農業綜合研究部門亞洲主管Chew Ping說,“亞洲已經無法養活自己了。現在,消費者想要更多,人口在增長,還有氣候變化。這將影響你的生活。一場完美風暴正在形成。”
農業食品科技創新
卡脖子的世紀難題
信息技術革命引發了一些觀察人士的幻想,他們似乎認爲我們很難去突破實體經濟。諸如“失重經濟”“無形經濟”以及其他一些術語都表明,我們正在走的經濟與過去的經濟特征相比,已經不一樣了。然而,即使是無形經濟也有一個不可避免的物質基礎:農業和食品。畢竟,我們是人類,我們能在多大程度上利用數字技術取決于我們是否能高效、可持續地生産足夠的食物來養活自己。這一因素也許比其他任何因素都更關系到我們經濟和社會的命運。
許多初創企業正試圖利用科技改變當今的農業食品領域的格局。這些公司正試圖利用更新的商業模式進入農業領域。這不僅將創造一個可行的商業模式,也將提高農民的收入,但道阻且長,他們得面對一些難題。
傳統方法不再可行。根據最新的研究,農業可追溯到23000多年前的現代。毫無疑問,傳統農耕是最古老和最重要的人類工藝之一,但它也是最保守的,尤其是在發達國家以外的國家。世界各地有太多的農民、行業代表和農業企業所有者固守著他們幾十年來的做法,他們在意識形態上還沒有准備好向現代農業技術邁進,還在繼續用祖先的傳統手藝進行種植、畜牧。然而,時代正在積極變化。實施精准農業可以讓你在使用更少資源的同時生産更多更好的作物。這就是爲什麽爲了從現代技術和工具中獲得巨大的利益,有必要放棄過時的工作流。
農業用地不斷減少。一是隨著工業化發展,人口大量增長,城市化進程用地增加;二是由于氣候危機,土地荒漠化、沙化增加。農業用地的局限性也直接導致行業發展遲緩,因此潛在的農業企業可能無力進入這一行業,無法取得實質性進展。一些業內人士稱,土地限制和難以獲得土地是年輕人難以進入農業行業的主要原因。此外,如果一個人不擁有土地,那麽農民准備投資和改善農場狀況的機會就會大大降低。
新公司有進入壁壘。農業新技術在早期階段會産生巨大的成本,而企業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充分擴大規模,降低成本。這就需要企業等候一段時間才能進入到正式購買和消費階段,那麽這些高科技農場能否維持足夠長的時間便成爲問題的關鍵。因此,消費者和潛在投資者的理解和接受也是另一個重大挑戰。
而且,在早期階段進入市場的大型硬件/軟件制造商仍然具有明顯的先發優勢。市場的低競爭力會阻礙新公司進入這個領域。在農業物聯網領域,大型企業提供的資源和平台可能與小型OEM提供的資源和平台不兼容,這可能會阻礙後者擁有足夠的客戶。
消費者的質疑。食品行業傳統上非常依賴經驗和知識的傳承。食品科技初創公司使用的新成分需要一些介紹,以提高消費者的理解和接受度。許多消費者仍然對食用實驗室生産的或可替代的蛋白質産品持嚴重懷疑態度。一些消費者可能仍然對轉基因食品持懷疑態度,對實驗室種植的食品更是如此。
勞動力素質層次不齊。根據《2018年歐洲農業科技投資報告》,全世界超過40%的人在農業食品領域工作。其中包括貧困國家所有人口的三分之二。問題是,他們的背景本身往往有很多局限性。雖然還沒有關于所有國家和農業工人的信息,但有一些關于最大生産國的數據。例如,9%的巴西農村土地所有者沒有讀完小學,其中27%是文盲。此外,53%的人完成了小學學業,但沒有繼續接受教育。顯然,這些環境對他們如何經營他們的農場,他們所做的決定,以及他們是否有能力實施新技術都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相比之下,美國的情況則大不相同。大約30%的美國農民上過大學,其中大約一半的人獲得了學位。然而,由于教育的價格和農場需要的費用,許多人不得不在追求教育和從事農業之間做出選擇。盡管如此,一些農民還是設法去讀研究生。
年齡是另一個影響因素。2013年,人們發現,歐盟31%的農場經理年齡在65歲以上。與此同時,只有6%的人年齡小于30歲。美國的情況也差不多。美國農民的平均年齡是58歲,超過33%的美國農民年齡在65歲以上。
新加坡農業食品創新,前路漫漫
對新加坡的初創企業而言,農業食品領域本身就處在一個十分不利的地理條件中——他們缺乏土地,因此,相較于其他國家的農業環境,他們更需要高科技作爲助力。而“黑科技”農業需要的精密儀器、基礎設施等都價值昂貴,這在一方面提高了行業壁壘,讓農業食品潛在創業者望而生畏。
另一方面,初期的高價格將使消費者難以加入並支持當地的農業食品公司,尤其是在新加坡市場上仍有大量更便宜的選擇的情況下。亞洲昆蟲農場解決方案(AIFS)的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Raavee分享說,根據他們的市場調查,新加坡當地新鮮農産品目前的價格是馬來西亞進口農産品的1.5到5倍。利用技術來推動大規模生産,使産品的價格與當地進口産品相比具有競爭力,這本身就是一個障礙。
在新加坡,鑒于投資者和創新者對農業科技的熱切興趣,人們樂觀地認爲,技術可能是釋放該領域潛力、轉變農業食品行業、爲可持續農業提供解決方案的關鍵。然而,這些解決方案在可伸縮性和可行性方面仍然存在差距。不能解決從生産到消費整個價值鏈的孤立技術是行不通的。
“大農業”“大食品”時代來臨,把握機遇
AgFunder發布的一份關于食品科技公司投資的新報告顯示,2020年,農業食品科技公司的投資總額預計將同比增長34.5%,達到305億美元,創下曆史最高紀錄,這表明全球對該行業的興趣日益濃厚。而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強調,農業技術是未來的趨勢,到2030年,精准農業將成爲農業的最大趨勢。
農業食品技術的創新發展在世界各地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在數百英畝土地上使用的精確農業方法可以顯著增加利潤。與此同時,財務和戰略投資者也意識到,如果農作物需求將像一些人預測的那樣增長,未來的財務前景將多麽光明。這就是爲什麽他們非常渴望投資農業技術和實施精准農業的公司。例如,迪拜投資公司往農業技術注資2.03億美元,日本軟銀則注資2億美元。此外,已經有證據表明,食品和農業企業的平均回報率高于許多其他利潤豐厚的行業。
總而言之,農業食品技術可以讓你利用現有的數據,做出更明智的決定,獲得更好的結果,在使用更少的資源的同時賺更多的錢。農業需要一場革命,而不是“一切照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