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針對本地家庭孩子補習情況展開的網絡調查顯示,近八成受訪者家中有孩子正在接受補習,其中67%花在一名孩子的每月補習開銷超過400元。
孩子用在補習的時間也不少,約三分之一(34.1%)的孩子每周補習時間超過五小時,近半數(49.5%)介于二至五小時,僅16.5%每周補習少于兩小時。
早報去年9月至11月通過面簿進行有關補習的調查,家長必須根據孩子目前補習的情況來回答六至12道問題,共有116名家長參與。除了選擇題,調查的其他問題包括要求家長對比並列出學校教育和補習班的優缺點,及他們認爲是否應禁止與考試科目相關的學科類補習等。記者也聯系訪問參與調查的家長,進一步了解他們對補習的看法與需求。
調查結果顯示,78.4%受訪者的家中有孩子正接受補習,13.8%曾經補習,僅7.8%從未補習。
讓孩子補習的受訪者中,56%選擇補習中心,14.3%選了私人家庭補習,其余29.7%則兩種補習方式同時進行。
受訪家長:補習猶如多一份保障
爲讓女兒吸取額外的知識、更好地備考,孫小惠(37歲)安排今年上小四的女兒一周接受三次補習。她說:“其實女兒的英文和數學成績還不錯,即使沒有補習,成績也能達到A的程度,但我擔心如果不補習,她可能很難應付小六會考。”
她也指出,在競爭激烈的教育環境和考試制度下,補習是必要的,孩子有補習對家長而言猶如多一份保障。
至于教育部是否會爲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和精神壓力,而考慮對私人補習行業實施限制,教育部長陳振聲去年9月書面答複楊厝港區議員葉漢榮有關詢問時說,若不解決學生和家長爲何選擇補習的根本原因,對補習行業實行管制的做法應該也無法有效減輕對補習的依賴。
陳振聲說,教育部針對“學無止境”(Learn for Life)計劃陸續推出多項政策改革,旨在解決造成補習需求增加的根本問題、減少對學業成績的過度重視,以及改變家長和學生對于成功的定義。
他也強調,這些改革需要時間才能取得成效。要降低對補習的過度依賴,需要教育部、家長和廣大社群之間的長期合作,才能改變家長和學生的心態,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與壓力。
根據調查,約六成(67%)的受訪家長每月花在一名孩子的補習開銷超過400元,而每月補習開銷少于150元的只有近3.3%。
家長範益仙(43歲,行政人員)的女兒今年念小六,每月的補習費超過600元,這筆開銷逐年增加,也加重她的經濟負擔,但她依舊會選擇讓孩子補習。
“女兒的功課實在太難了,我沒辦法教她,也不能放任不管,只能借助補習來提升她的成績。其實,她從小三開始就希望能不補習,但我沒有答應,因爲成績如果沒有進步,她也會感到失落,而我也會很有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