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畫是一種用木刻雕版拓印邊框,再套印填色而制成的鮮豔圖畫,有上百年的曆史。中國人常在農曆新年前在家中張貼年畫,以求神明庇佑和保護。新加坡雖然沒有貼年畫的習俗,但是年畫中體現出的文化與我國華人生活息息相關。
即日起至9月25日,公衆可前往新加坡晚晴園——孫中山南洋紀念館,免費參觀“祈福迎祥說年畫”主題展覽,體會中國人慶祝農曆新年的傳統和習俗,並了解年畫在新加坡的發展和改變。
新加坡晚晴園與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合作,收集了近70件17世紀至20世紀的中國和本地年畫。展覽共分爲四個部分,以鎮宅、守家、生子和福祿壽爲核心,介紹年畫背後的華人文化。
新加坡晚晴園副館長葉璞說:“雖然年畫是從中國起源再傳到新加坡,可是南洋一帶又有自己的一種诠釋,在年畫中加入了具本地特色的人物形象。”
她舉例,人們常在咖啡店地上看到的土地公神龛,正是年畫背後的習俗和信仰在本地生活中的反映和傳承。
大伯公是東南亞獨有的土地公,不少信徒向他祈求榮華富貴,因此他的形象常出現在本地華人的畫作中,一些傳統的寺廟也會張貼大伯公的神像。此次展覽中,國家博物館館藏的《大伯公》年畫正是一大亮點。
大伯公的由來和身份衆說紛纭,有人認爲他就是本地的土地公,也有人認爲他是18世紀末期從中國來的華僑先賢,後來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變成了神仙。
除了象征傳統習俗,年畫也不斷發展和創新,具有現代意義。本地藝術家蘇靖發以年畫中鎮宅驅邪的門神爲基礎,給門神戴上獅頭標志的口罩,繪制圖畫《居家保平安,同心齊抗疫》,寓意冠病病毒無法闖入家中。
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兼律政部第二部長唐振輝昨日出席展覽開幕儀式時,感謝中國的合作夥伴分享藏品。
“新中兩國都認識到,國際交流讓我們的博物館展品更豐富和多元,也可以作爲增進兩國人民之間文化理解的橋梁。”
爲配合展覽,晚晴園推出一系列講座、導覽和工作坊等活動。本地燈籠研究者黃沛發特地學習制作年畫,他花了一個月時間,完成了本地第一幅木板年畫《連年有余》。他也會在工作坊中指導公衆用泡沫板制作年畫。
公衆可到新加坡晚晴園網站:https://www.sysnmh.org.sg/,查詢活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