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衛生部通報,1月30日新增確診4498起,含4226起本土病例、272起境外輸入病例,累計34萬8330起。無死亡病例0例,累計854起。
本期報道包括:
一、李顯龍坦承“曾在關鍵點判斷失誤”
二、新加坡與台灣互通數碼冠病健康證明
三、普通隔離病房病患15天增270%
四、昨通報1起新增死亡病例,病死率降至0.248%
五、ICU重症增至13人,輸氧重症增至49人
李顯龍坦承“曾在關鍵點判斷失誤”
新冠疫情已經肆虐全球兩年多,新加坡在一開始實施“清零”政策,2020年時還被誇爲“抗疫優等生”。
不過自2021年8月新加坡政府實施“與冠病共存”策略以來,每日新增病例起起落落,2022年1月25日甚至高達5996例。網友們于是調侃新加坡式抗疫爲“躺平”、“仰臥起坐”。
冠病疫情對于所有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包括由各方面精英人才組成的新加坡政府。李顯龍總理就在《聯合早報》出版的新書《戰疫勇士——新加坡之道》中坦承“曾在關鍵點判斷失誤”。
書中,哈莉瑪總統、李顯龍總理、跨部門聯合抗疫工作小組的各位部長回顧了自2020年4月以來實施的“斷路器”(Circuit Breaker)等一系列舉措,從政府的角度向民衆解釋了領導人在整場抗疫戰爭中扮演的角色和諸多決策背後的意義。
在最初的時候曾考慮過實施“宵禁”
李總理提及了許多抗疫工作小組提出的“升級版”方案,比如在最初的時候曾考慮過實施“宵禁”。
現任貿工部長顔金勇透露當時內部討論的細節時說,他們曾討論如果人們要外出,應該怎麽申請通行證,是否能上網申請,獲批後才可持通行證出門等流程。他們也討論如何讓人們外出購買食物,應該允許一人還是兩人出門,是否把外出次數限制在每天一次等諸如此類的方案。
在經過了多輪討論之後,當局最終決定采用的方案便是“只允許每戶家庭每次一人單獨出門。”
李顯龍總理2020年4月3日下午4時透過電視與廣播電台發表全國講話
2020年4月7日起,所有提供非必要服務的工作場所和商店關閉一個月,所有餐飲場所禁止堂食,學校和學前教育中心自2020年4月8日起全部轉爲居家學習,所有人出門都要戴口罩。
到了2020年4月21日,“斷路器”阻斷措施推出“加強版”,增加了一些限制,包括菜市場實行按身份證尾數單雙號進場,並延長至6月1日。
李總理稱:“如果沒有實行阻斷措施,病毒從客工宿舍進一步散播至廣大社區,情況變得不受控,那將釀成一場大災難,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栗。”
黃循財部長受訪時指出, “當時有些人說應該直接進入封鎖狀態。我們明白這有助于減緩病毒傳播,但如此嚴格的措施必使經濟和個人付出巨大代價;而低收入和弱勢群體受到的影響更大,不單是心理健康層面,還會産生孤立感。”
正是出于這些諸多方面的考量,在疫情的高壓下,政府仍給民衆預留出喘息的空間避免恐慌煩躁等負面情緒在民衆間蔓延。
封鎖邊境應該更果斷
回顧整個抗疫過程,李顯龍總理也認同在某些關鍵的時間點上,他和內閣判斷有誤,在整個抗疫過程應當做得更主動,更果斷。
比如台灣早在2020年1月就對大多數旅客封關,獲准入境者也要遵守嚴格的隔離措施時,新加坡當局當時認爲過于極端。境外輸入病例于2020年3月份開始在新加坡本地出現時,政府也沒有像其他國家那樣熔斷航線入新,或及時實施隔離政策。
疫情下的樟宜機場
李顯龍總理說:“我們當時認爲不太可能封關。樟宜機場是航空樞紐,確保跨境通行正常關乎生計。我們也以爲,能在不收緊邊境管制的情況下,控制好境外輸入病例。但現在看來,我們的行動也因此被拖慢。我們在實行居家通知和隔離安排時也不夠嚴格。台灣的嚴格舉措證實奏效。”
應該更早實施全面戴口罩
無論決策是對是錯,內閣集體共同承擔責任。李總理說,在新冠疫情初期,他們依照世衛組織的建議,結合國內情況,建議民衆沒有身體不適不用佩戴口罩。
彼時全球範圍都不清楚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的特性;直到2020年4月14日才強制全體民衆在公共場合必須佩戴口罩,違反者將處以300元罰款。
政府免費發放的口罩
處在抗疫兩年後的現在,李顯龍總理回顧彼時的決定時說:“第一原則應是相信戴比不戴口罩更有效,至少可以防止咳嗽或打噴嚏時病毒透過唾液傳播給他人。我認爲我們應該更早改變立場,鼓勵人們戴可重複使用的口罩。”
顔金勇也認爲,口罩攸關公共衛生,該改變措施時就要改變。“我們最初對這個病毒有一些假設,並按假設做一些決定,但我們須要不斷用事實印證自己的假設是否正確。”
即便是無症狀感染未被發現,新加坡當局也應該鼓勵民衆戴上口罩預防潛在的感染威脅。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一手信息,可以查看新書《戰疫勇士——新加坡之道》,即日起可上Zshop進行預訂。
新加坡與台灣互通數碼冠病健康證明
新加坡駐台北商務辦事處1月28日通過面簿發文稱,新加坡與台灣的相關單位已承認和接受雙方的相關證明 。
此項政策落實後,從台灣的出發旅客只要持有台灣核發的數碼疫苗接種證明,就可以快速地入境新加坡。不過旅客所接種的疫苗必須在世界衛生組織核准的緊急使用清單內。
依照新加坡現有的邊境措施,從台灣出發的訪客須在出發前兩天取得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或抗原快速檢測(ART)的陰性證明,並在入境新加坡時再接受一次的PCR檢測,結果呈陰性者即可自由活動,無須履行居家通知。
新加坡1月29日疫情數據
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截至1月29日中午1200時,新增確診病例5207起,含本土4959起、境外輸入248起,累計34萬3832起,破34萬起。在5207起新增確診病例當中,PCR核酸檢測陽性1732人,ART抗原檢測陽性3475人。具體細分如下: 衛生部指出,病例數據並不反映疫前全貌。這是因爲很多人是無症狀或出現極爲輕微症狀,一些是通過自檢確診,並沒有上報,也沒有計入統計。新增本土病例年齡分布如下:本土病例增長率爲2.24本土病例的前七天確診人數增長比例,相對再前七天是2.24,意即前一階段每出現100起,現階段則出現224起。按本土病例增速2.24推算,到了本月底,日增確診病例將達到6750起;到了2月15日左右,日增確診病例將達到1萬5000起。境外輸入病例連續35天維持三位數境外輸入病例昨增248起,連續35天維持三位數。爲了控制境外輸入病例的大量流入,從去年12月23日起,新加坡收緊VTL(接種旅客入境免隔離)措施,只開放50%旅客名額售票,但已購票旅客繼續入境,而且病程發展需要時間,因此,相信接下來仍會見到較高的境外輸入病例數據。醫療資源占用率上升普通隔離病房病患15天增270%從衛生部數據判斷,醫療資源盡管沒有出現擠兌迹象,但占用率上升,尤其普通輸氧和隔離病房,15天增2.7倍,從1月15日的160人增至1月29日的594人。ICU病房占用率仍處低位。《新加坡眼》盤點自2021年8月18日以來的新增確診病例、在治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如下:昨天通報1起新增死亡病例爲六旬年長者衛生部昨晚通報1起新增死亡病例,累計854起。病逝者爲六旬年長者,從衛生部圖表分析,應該是1月26日確診,兩天後,1月28日病逝。總體病死率降至0.248%從2020年1月23日出現首起確診病例,至2022年1月29日,新加坡一共出現34萬3832起確診病例,其中854起死亡,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252%降至0.248%。按病毒株的種類劃分,新加坡經曆了原始病毒波,去年進入德爾塔波,現在是奧密克戎波。《新加坡眼》以1月6日爲奧密克戎波的開始,分析此三波的病死率如下:以上只是按每一波疫情出現的時間粗略劃分出三個時期。本波疫情目前出現20起死亡病例,其中19起爲前一波的德爾塔確診病例,也就是說,他們確診的是德爾塔病毒株,但死亡則發生在奧密克戎波的期間;1起是奧密克戎死亡病例,爲92歲老婦,未接種疫苗,無已知基礎病病史。已接種加強針人口比例升至58%在過去28天內,新加坡的新增本土病例當中,99.7%爲無症狀或輕症,0.3%曾爲/現爲普通輸氧重症,0.04%曾爲/現爲ICU病危插管重症,0.02%死亡。重症和死亡合計占0.06%。百分比數據四舍五入。截至1月28日,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的人口比例爲91%,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的爲88%,在符合疫苗接種條件的人口(即5歲及以上)當中,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比例爲92%。已接種加強針人口比例升至58%。昨天的普通住院病例、普通輸氧病例、ICU輸氧觀察病例、ICU插管病危病例的疫苗接種情況如下:接種了加強針的分別有:普通隔離病房住院病例213人(36%),普通輸氧病例11人(23%),ICU輸氧觀察病例無,ICU病危插管病例2人(22%)。ICU重症升至13人ICU重症有13人,分別爲9人病危插管、4人輸氧觀察;比前一天增2名七旬或以上年長者,增1名六旬年長者。過去14天ICU重症病例人數變化如下:普通輸氧病人有49人,比前一天增3人;普通輸氧病例有2名19歲至39歲病患。普通輸氧病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德爾塔感染病人0.8%需要輸氧,奧密克戎感染病人需要輸氧的比例少于0.3%。普通住院病患人數增至594人普通隔離病房的普通病例594人,比前一天增14人。普通隔離病房目前有1100張,占用率爲52.7%;有需要的話,普通隔離病床短期內可擴容至2500張。社區護理中心(方艙醫院)在治/隔離增至2萬零481人昨天,中症以上病患康複出院80人,累計1萬6948人;死亡病例新增1起,累計854起。至于輕症和無症狀病患,在社區護理中心(類似方艙醫院)接受治療/隔離的,昨有2萬零481起,比前一天增388人;在社區護理中心隔離之後病愈4718人,累計30萬4893人。活躍病例2萬1137人,比前一天增40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