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新增確診7752起,含本土7639起、境外輸入113起,累計39萬7823起。死亡病例新增3例,累計871起。
本期報道包括:
一、ICU再現兒童重症病例
二、衛生部呼籲公衆只有在嚴重危及生命情況才到急診科就醫
三、根據目前增速推算,2月15日或達日增2.5萬起
四、通過自然感染加上疫苗防護,達到群體免疫
五、昨通報新增2起死亡病例,病死率降至0.223%
六、ICU重症增至23人,普通輸氧降至86人
七、普通病房在治增至959人
ICU重症增至23人
出現1起兒童病例
衛生部通報,2月5日,ICU重症病房有23人,比前一天增8人。其中一人爲不足11歲兒童。新加坡曾出現至少4起兒童ICU重症病例,是兒童多系統炎症綜合征(MIS-C)的病例,爲罕見情況。兒童冠病患者的MIS-C發病率是0.14%。 衛生部透露,目前,多數的兒童住院病患住院時間平均兩三天,並不長。MIS- C病患比率爲每1000名兒童病患中少于一人,屬于低位。
(4歲男童Muhammad Ali 在2021年9月24日被確診感染冠病,康複之後出現MIS-C,有畏寒、腹痛、發高燒症狀,11月1日送進竹腳婦幼醫院兒童ICU病房。11月17日康複出院。圖源:男童母親Marilyn Cacanindin)MIS-C是一種免疫系統對抗冠病感染反應過度、失調而引發的疾病。它一般在冠病感染病患康複的二至三周後出現,症狀包括持續發高燒38.5度至少三天、呼吸困難、頭痛、頸部腫脹、紅疹、結膜炎(紅眼症)、腹痛腹瀉等。先前的兒童ICU重症病患皆已康複。昨天ICU在治重症病患有三人爲20歲至39歲青年。ICU重症病患年齡分布如下:ICU重症病房有350個床位,目前的占用率爲7%不到。過去14天ICU重症病例人數變化如下:
馬國兒童病例數據參考
過去半年,馬來西亞兒童冠病患者占總患病人數的10%,其中26人不幸去世。
去年6月至12月期間,有174例確診確診冠病的18歲以下的兒童出現兒童多系統炎症綜合征(MIS-C),他們中多數都需要到加護病房接受治療。未接種疫苗的兒童,更易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兒童專家迪亞加醫生也指出沒有接種疫苗的孩童一旦感染上冠病,將面對40倍的長期健康風險。
(圖源:iStock/solarseven)
由于人們常把心肌炎和冠病疫苗畫上等號,導致許多父母不敢讓自己的孩子接種。因此迪亞加醫生鼓勵家長帶孩子去接種疫苗,因爲孩子沒有健全的免疫系統,在面對長期健康風險中,即使染上毒株也不一定産生充足對抗其的抗體。
兒童急診科每天接診650例;
衛生部呼籲公衆危及生命情況才到急診科就醫
衛生部建議公衆只有在遇到嚴重或危及生命的緊急情況時,如胸痛、呼吸困難和無法控制的出血時,才應到醫院急診科就醫。
包括新冠肺炎感染患者在內,約80%的急診科患者症狀較輕,無需到急診科求醫或住院。
“這樣才能讓需要緊急護理的重症患者得到迅速治療。有助于爲那些真正需要緊急醫院護理的人保留我們的醫療資源,”衛生部補充說。
衛生部通報稱,竹腳婦幼醫院和國立大學醫院的兩個兒童急診科平均每天有650多例病例,高于1月初的平均每天450例。
“我們呼籲市民,包括兒童,在非緊急情況下,前往全科醫生或24小時診所求診。”
如果需要COVID-19檢測或檢查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可以前往公共衛生防範診所(PHPC)進行進一步評估。衛生部表示,有700多家這樣的診所在特定的工作日下班後照常營業。
此外,另有六間兒科拭子中心,爲六歲及以下兒童提供兒科拭子服務。
新加坡2月5日疫情數據
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截至2月5日中午1200時,新增確診病例1萬零390起,含本土1萬零208起(本地社區+客工宿舍)、境外輸入182起,累計39萬零71起,破39萬起。《新加坡眼》推算十天後或達2.5萬起這兩天通報新增萬起以上,並不令人意外。《新加坡眼》在1月27日的文章就提到,根據當時的本土病例增長率,預測到了2月5日左右,新增病例或出現1.6萬起。當局也曾估算,每天新增病例有可能達到1.3萬起,而抗疫聯合小組組長、財政部長黃循財曾說,每日新增甚至可能達到2萬至2.5萬起。《新加坡眼》按目前1.44增速(見下)推算,不考慮波動因素,到了2月15日,也就是十天之後,日增確診病例將達到2萬4500起。通過自然感染加上疫苗保護達到群體免疫綜合新加坡本地主流媒體報道,許多專家指出,本波由奧密克戎形成的疫情,重症率比原始病毒波和德爾塔波低很多,ICU重症病患只有前兩波的10%。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專家林方源認爲,不是每名病患都會去看醫生,因此實際社區病例人數可能比每日通報的確診人數高出三至五倍。如果每天實際新增三萬至五萬起病例,而目前ICU重症是23人,普通輸氧病患86人,實際上重症率很低。《聯合早報》引述林方源說,在這樣的情況下,病例上升(自然感染)未必是件壞事,因爲研究顯示注射疫苗加強針之後(疫苗保護)感染冠病,個人免疫力會大大提高,進而提高群體免疫力。換句話說,通過自然感染,加上疫苗保護,提高個人免疫力,從而提高群體免疫。亞太臨床微生物學與傳染病學學會會長淡馬亞教授指出,1918年爆發全球流感之後,全球三分之一人口感染,3%病死;到了1920年,它演變爲季節性流感的主流病毒。淡馬亞說,“我們沒有理由認爲冠病疫情的情況會很不一樣。”國大醫院傳染病專家戴爾說,目前沒有收緊社區防護措施的必要,關鍵得看重症率和ICU病房占用率,而不是每日新增病例人數。傳染病建模專家古阿烈認爲,本波疫情還在上升階段,但沒有必要收緊管制措施;然而,他提出,未接種疫苗的民衆以及與這些民衆同住的,應該盡可能減少外出。ART抗原檢測占新增確診之七成在2月5日的1萬零390起新增確診病例當中,PCR核酸檢測陽性2885人(28%),ART抗原檢測陽性7505人(72%)。新加坡是少數把ART陽性也計入確診統計的國家。具體細分如下: 衛生部指出,病例數據並不反映疫情全貌。這是因爲很多人是無症狀或出現極爲輕微症狀,不少是通過自檢確診,無須上報,也沒有計入統計。新增本土病例年齡分布如下:本土病例增長率爲1.44本土病例的前七天確診人數增長比例,相對再前七天是1.44,意即前一階段每出現100起,現階段則出現144起。病例增長率近期的波動,很有可能受到農曆新年放假和開工的影響。到了下周二(2月8日)之後,應該可以觀察到較爲明朗的走勢。境外輸入病例連續42天維持三位數境外輸入病例昨增182起,連續42天維持三位數。爲了控制境外輸入病例的大量流入,從去年12月23日起,新加坡VTL(接種旅客入境免隔離)措施限制50%旅客名額售票,相信接下來仍會見到不少的境外輸入病例數據。另一方面,境外輸入病例近一兩周明顯減少。《新加坡眼》判斷,這主要是與新加坡通航的許多國家已進入奧密克戎波的尾聲,東南亞國家除外,因此,境外輸入病例增長有所趨緩。醫療資源占用率上升從衛生部數據判斷,醫療資源盡管沒有出現擠兌迹象,但占用率上升,尤其普通輸氧和隔離病房;ICU病房占用率自一月中旬以來逐漸上升,但仍處低位,約4%。《新加坡眼》盤點自2021年8月18日以來的新增確診病例、在治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如下:昨天通報2起新增死亡病例衛生部昨晚通報2起新增死亡病例,累計868起。兩人皆是七旬或旬年長者,一人病逝于2月2日,另一人病逝于4日。總體病死率降至0.223%從2020年1月23日出現首起確診病例,至2022年2月5日,新加坡一共出現39萬零71起確診病例,其中868起死亡,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228%降至0.223%。按病毒株的種類劃分,新加坡經曆了原始病毒波,去年進入德爾塔波,現在是奧密克戎波。《新加坡眼》以1月6日爲奧密克戎波的開始,分析此三波的病死率如下:以上只是按每一波疫情出現的時間粗略劃分出三個時期。本波疫情目前出現32起死亡病例,其中31起爲前一波的德爾塔確診病例,也就是說,他們確診的是德爾塔病毒株,但死亡則發生在奧密克戎波的期間;1起是奧密克戎死亡病例,爲92歲老婦,未接種疫苗,無已知基礎病病史。普通輸氧病患降至86人普通輸氧病人有86人,比前一天少10人。普通輸氧病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德爾塔感染病人0.8%需要輸氧,奧密克戎感染病人需要輸氧的比例少于0.3%。普通住院病患人數增至959人普通隔離病房的普通病例959人,比前一天增72人。年齡分布如下:
社區護理中心(方艙醫院)
在治/隔離增至3萬2524人
昨天,中症以上病患康複出院105人,累計1萬7471人;死亡病例新增2起,累計868起。
至于輕症和無症狀病患,在社區護理中心(類似方艙醫院)接受治療/隔離的,昨有3萬2524起,比前一天增7872起;在社區護理中心隔離之後病愈2339人,累計33萬8140人。
活躍病例3萬3592人,比前一天增794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