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神醫華佗,人們往往會想到他在《三國演義》中的經典形象:醫術高超,襄樊之戰中爲關羽刮骨療毒,最終因用“利斧開顱”爲曹操治療頭痛而被曹操冤殺于獄中。不過這卻和正史中記載的情節有很大差別,尤其是他和曹操之間複雜的“醫患”關系。
正史記載中華佗與曹操的“醫患”關系
華佗,字元化,沛國谯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神醫,《三國志》和《後漢書》中有他的列傳,其中均提到了華佗和曹操之間負複雜的“醫患“關系。
正史中的華佗和曹操是老鄉,他曾兩次爲曹操診療。第一次時間未明,推測當在官渡之戰前後。當時華佗的醫術已經在徐州一帶甚有名望,而曹操正值逐鹿中原的關鍵期,卻患上了頭痛,每次病發時“心亂目眩”難以忍受,便召老鄉華佗爲自己診療。華佗在曹操身邊待了一段時間,每當曹操發病時,便用針灸施診,當即見效“隨手而差”。看曹操病情暫時得到控制後,華佗便辭別了曹操。
華佗第二次爲曹操診療的時間在赤壁之戰前不久。此時的曹操已經貴爲丞相,基本統一了華北地區,但頭痛卻再次發作“得病笃重”,病情十分嚴重。曹操便派人再次召華佗前來爲其診療,並讓他待在自己身邊,做私人醫生“使佗專視”。
華佗對曹操的病情早已了解,便說丞相的病短期很難見效,只能長期調理,方可延壽。但因思念家人,華佗便對曹操說,自己多時未歸家,恰巧妻子寫來書信,讓我回家看看。曹操也很通情達理,就讓他回去了。臨行前曹操吩咐他說,你把家裏安頓好就趕緊回來吧。
可華佗到家後就不願意再來了,眼看假期臨近,華佗便稱自己的妻子病了,實在走不開,並無視曹操的多次催促。曹操大怒,便命令當地官員前去看看華佗的妻子是真病還是假病,如果是真病,便賜予錢糧,寬限幾天後再讓華佗動身,如果是假病,就立馬把華佗打入許昌大牢。
最終華佗被打入許昌大牢,“考驗首服”招認自己說了謊。荀彧爲華佗求情,說“佗術實工,人命所縣,宜含宥之。”希望丞相能寬恕他。但曹操卻對華佗的種種行爲十分不滿,便對荀彧說“不憂,天下當無此鼠輩耶?”最終華佗因嚴刑拷打死在了獄中。而此時爲赤壁之戰前不久,所以《三國演義》中華佗爲曹操治病的時間是錯誤的,更沒有“刮骨療毒”的故事。
以上便是正史記載中華佗和曹操的醫患關系,讀罷不難發現,這和《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情節大相徑庭。正史中,曹操給足了華佗面子,不僅要留他做私人醫生,許以不薄的待遇,並且准許其回家探親。但華佗卻一再欺騙曹操,東窗事發後,忍無可忍的曹操才將其打入大牢,嚴刑拷問。所以華佗之死固然和曹操有一定關系,但很大程度上在于華佗自身,他並不是被曹操“冤殺”的。
那麽令人不解的是,善于治病救人的華佗爲何要一再欺騙曹操呢,背後潛藏著什麽原因?
華佗欺騙曹操背後潛藏的原因
華佗之所以欺騙曹操,和他古怪的“個性”有關。
華佗的醫術不必多說,懂得對症下藥,針灸技術一流,精通外科手術,發明了“麻沸散”、“五禽戲”,《三國志》、《後漢書》等史書中記載了華佗爲許多平民百姓和達官貴人診療的例子,可以說是神乎其神。不過華佗雖然是一代名醫,但他卻並不以此爲榮,反而以此爲恥,史書稱其“恥以醫見業”。
這並不奇怪。在我國“以農爲本”的封建社會中,醫生這個職業曾一度被稱爲“醫巫”,被劃入“百工”之列,社會地位是很低的,兩漢時期尤甚,所以曹操稱其爲“鼠輩”也並不奇怪。而華佗的出身並不差,起初他“遊學徐土,兼通數經”希望讀書出仕,但最終卻以醫爲業,這讓他非常後悔“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使得華佗在內心上對他的職業並無認同感,逐漸形成了“爲人性惡,難得意”的古怪個性。
而當時全國有些醫術的醫生基本都被征召去了中央,這就導致了地方上醫生奇缺,華佗就養成了到處行醫問診,隨性自在的生活習慣。後來陳登的父親陳珪曾舉華佗爲孝廉,東漢太尉黃琬曾征召他爲官(多半是去做太醫)。按常理來說,面對如此好的機會許多人是求之不得,但華佗卻紛紛拒絕,可見這種隨性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習慣早已深入到華佗的骨髓之中。
所以,當曹操第二次召華佗前來爲其診療,並要求華佗做他的私人醫生的時候,想必習慣自由自在的華佗從內心中對其是非常抵觸的,而華佗以妻子生病爲由欺騙曹操的行爲也就不奇怪了,並最終導致其死于獄中。可見,華佗的悲劇源于他的古怪個性,而這種個性的形成則和當時的時代背景和社會觀念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