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詩龍指出,空缺創新高,加上就業增長和失業減少,都明確反映我國經濟持續從疫中複蘇。當局希望雇主能充分利用居民勞動力來填補職缺,譬如,本地有工作能力卻未回返職場的女性有26萬人,年長者有12萬人。
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間,招聘獎勵計劃(Jobs Growth Incentive)共支援6萬7000家企業雇用了近50萬9000名本地員工。
“招聘獎勵計劃推行到今年9月,所以我促請大家利用這個計劃,雇用失業至少六個月的成年工友、殘障者以及前囚犯。”
由于引進客工受限制,制造業和建築業的人手短缺問題尤爲顯著,占了非PMET長期未填補職缺的35%,比前年的24%增加了11個百分點。不過,邊界管控放寬後,預計情況將逐漸改善。
數據也顯示,新創崗位占了去年所有職缺的44%。其中,資訊及通信、金融及保險服務,以及專業服務等發展型行業的新創崗位所占份額,比制造業、餐飲業和住宿業等與服務或生産相關行業來得高。
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醫生昨天說,隨著我國經濟逐漸複蘇,希望雇主能投入更多資源,爲現有人力進行培訓和技能提升,以應對長期需求。他鼓勵雇主,通過中途轉業人士見習計劃(SGUnited Mid-Career Pathways Programme)和轉業計劃(Career Conversion Programme)招聘時應持“插電—培訓—使用”(plug-train-play)的態度,即聘雇員工之後先培訓才上崗。
據人力部上月發布的《2021年勞動市場報告》,去年12月經季節調整的職缺增加至11萬7100個。
人力部昨天發布的《2021年職位空缺報告》顯示,六個月或以上未填補的職缺從2020年的27%增至去年的35%。2014年至2019年間,這個比率呈下降趨勢。
本地職位空缺去年創新高,多個行業都有待填補人手,而且職位空缺期長達至少六個月。
去年的職位空缺當中,專業人士、經理、執行人員與技師(PMET)的崗位占24.1%,非PMET占48.9%。在非PMET職缺當中,長期未填補的五大職位空缺爲建築工人、清潔工、商店銷售助理、侍應生以及重型卡車與羅厘司機。
他說,政府將繼續爲企業轉型和提升員工生産力提供支援。服務産業轉型計劃(SITP)的時間將減半,每家參與公司將有專門的協調員,幫助它們確定應關注哪些業務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