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至2025年期間,將有八所小學合爲四所,10所中學合爲五所。多數學校將在明年合並。18所將合並的中小學新校名出爐,當中有好幾對學校以“中英混搭”方式命名,讓合並學校各一方保留英文或華文名稱。
圖片來自網絡
之所以進行大規模的院校合並,官方表示,與新加坡日漸走低的生育率有關。新加坡教育部副教育總司長兼學校司統籌司長劉慧麗表示:新加坡生育率下降影響了一些學校的招生人數。盡管這是一項艱難的決定,但爲了給學生提供多元的學習機會和選項,教育部認爲有必要這麽做(並校)。
她指出,一所學校維持一定人數和規模,才能提供較多元化的科目組合選項、課外活動及特別學習項目,教育部謹慎並再三衡量後認爲,合並學校將給學生的學習帶來積極的效益。
比如,在新加坡,目前有一些學校因爲入學率低,導致課外活動(CCA)和一些標准的教學計劃都無法實現,有太多固定CCA團體無人可招,出生率的持續下降導致有一些學校的班級規模和學生人數出現了斷崖式下滑,合並在所難免。
當然,合並也有許多現實考慮,比如節約政府開支、減少教師崗位需求、保證學校規模,維護學生的利益等等,但主因還是因爲學生人數在減少,尤其是專科院校學生的人數,在連年走低。
教育部早前宣布在2022年到2025年之間,有八所小學將合並成四所學校,另外有十所中學將合並成五所。
圖片來自網絡
其中將合並的學校有建國總理李光耀的母校德樂小學(Telok Kurau Primary)。這所有96年曆史的學校與校史38年的友諾小學(Eunos Primary)明年合並後,使用德樂小學校舍,英文名使用Telok Kurau Primary,華文名是友諾小學。
另外有六所小學在明年到2025年之間合並:
友諾小學和德樂小學將合並爲Telok Kurau Primary School友諾小學;
華苑小學和史丹福小學合並爲Farrer Park Primary School華苑小學;
光洋小學和城景小學合並爲Townsville Primary School光洋小學。
圖片來自網絡
當局將合並的中學則有10所:
育青中學和平儀中學將合並爲Bedok Green Secondary School平儀中學;蔡厝港中學和德惠中學合並爲Chua Chu Kang Secondary School德惠中學;法嘉中學和勵進中學合並爲Greenridge Secondary School勵進中學;福春中學和輔廉中學合並爲Woodlands Ring Secondary School福春中學;以及光偉中學和東林中學合並爲New Town Secondary School光偉中學。
圖片來自網絡
新加坡教育部指出,當局在決定校名時考慮多個因素,包括合並學校的曆史和文化、收生人數、校址、各利益相關者的觀點和情感。合並學校的曆史都將通過學校的文化遺産角落展示。新加坡教育部會繼續與校方合作,確保師生順利過渡到合並學校,並在合並後的學校建立起強烈的認同感。
那麽並校後,留學生家長最關心的國際學生學額問題會受到怎樣的影響呢?
盡管教育部沒有直接頒布這方面的規定細則,不過從受影響院校的招生信息來看,可能會受到一定沖擊。比如最先合並的聚英小學和先驅小學,從明年至2024年都不會再招收小一新生,要等到完成搬遷到登加新校的那一年,才會重新招收小一新生。
但我們不必太過緊張,新加坡在“與疫情共存”的政策指引下實施全面開放,對人才引進也尤爲重視。所以整體大環境還是對國際生比較有利。
信息參考: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