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赫本葬禮上,派克低下頭,在赫本的棺材上深情一吻,輕輕呢喃:
“你是我一生中最愛的女人。”
01
奧黛麗赫本離開我們已經27年!
但在我們心中,她似乎從未走遠。
她曾被時尚雜志《ELLE》評選爲“有史以來最美麗女人”第一名,還引領了一個世紀的時尚風潮。
直到今日,赫本式的小黑裙、襯衣,依然頗受很多女人喜愛。
我們沉溺于她純潔如天使的容顔,愛慕她優雅如天鵝般的身姿氣質,尊敬她爲慈善奮不顧身的勇氣。
但我們不知,她的這一切的美好,只有幾分是天注定,更多其實來自于苦難的塑造。
1929年5月4日,奧黛麗·赫本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个贵族家庭。
本應幸福快樂的童年生活,卻因著父親的出走而破碎了,這件事成爲她“一生中最大的創傷”。
更不幸的還在後面。
10歲那年,因爲二戰爆發,母親帶著小赫本逃回老家荷蘭,但沒過多久,荷蘭也被德國納粹所占領。
在那裏,她經曆了人生最苦的日子,曾好幾度,幾乎要活不下去。
有時候,她和母親只能躲在地下室裏,而且一躲好幾個月,暗無天日,缺糧斷食,實在餓得受不了,就啃郁金香球根,或者幹脆喝很多水睡覺。
她還親眼目睹了舅舅表哥被槍決……
那樣極端的生活環境,導致她長期營養不良,瘦弱不堪,還患上哮喘、黃疸和貧血。
唯一的安慰,就是在情況稍微好一點的時候,她能去一所舞蹈學校學習芭蕾,那是她心中的理想。
在經曆無數絕望和險境後,赫本母女終于活著等到了戰爭結束。
02
1948年戰後,19歲的奧黛麗·赫本跟随母亲离开满目疮痍的荷兰,兜里揣着所有财产100英鎊來到英國倫敦謀生計。
赫本想要繼續追求成爲一名芭蕾舞演員的夢想,但老師告訴她,因爲身高原因,她走不了這條路。
失望之余的赫本,爲了解決經濟壓力,轉做兼職模特,並且參與了一些歌舞劇的演出。
1951年,奧黛麗·赫本首次“触电”,在电影《天堂里的笑声》中饰演一位甜美性感的卖烟女孩,由此正式成为一名电影演员。
次年,她主演的犯罪電影《雙姝豔》上映,由于她的出色表演,導演還把她推薦給了威廉·惠勒。
而威廉·惠勒就是《罗马假日》的导演,前去试镜的赫本,令威廉·惠勒眼前一亮,当场定下她就是“安娜公主”。
長期的芭蕾舞訓練,讓赫本舉手投足之間都有一種端莊優雅,加之渾然天成的貴族氣質,確實,沒有人比赫本更適合演公主。
因爲,她就是公主!
03
因爲此劇,赫本結識了一生的摯友——格裏高利·派克。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初識的兩人,沒有只言片語,卻又勝千言萬語。
彼時的派克是好萊塢當紅男星,魅力四射。
36歲的他身材修長,五官俊朗,第一次見到派克的赫本,緊張得說不出話來。
彼時的赫本,只是剛出道的小演員。
但瘦弱的臉上,卻挂著一雙天真活潑的大眼睛,當她望向派克時,派克的心房猶如千萬只小鹿在撞擊著。
由于赫本初入影壇,經驗不足,有一些戲演不好。
當時有一場哭戲,赫本怎麽也找不到感覺,演了很多次都不行,浪費了不少膠片。
導演一怒之下,竟把赫本罵哭了,才因此拍好了這段哭戲。
爲了幫助赫本,派克常常用自己的情緒和小設計帶她入戲。
在那一場“真理之口”的拍攝中,派克特地設計了一個小插曲,事先並未告訴赫本。
派克把手放進“真理之口”,假裝手被咬掉的樣子,不知情的赫本被嚇了一跳。
那種自然流露出的驚慌失措,無比生動有趣,也因此成爲了流傳至今的經典橋段。
就這樣在派克的帶領下,赫本的表演天賦和潛能完全被激發出來了。
高貴中透露出的小可愛。
騎著Vespa小摩托,在羅馬的大街小巷飛馳著, 赫本和派克簡直活脫脫一對小情侶……
在“西班牙廣場”初識的兩人。
拍攝結束後,在電影的宣傳海報上,主演一欄裏,派克的名字赫赫在列,但赫本只是偏居一隅。
派克找到制作方,要求把赫本名字列在海報中間,在派克心裏,早已認定赫本才是主角。
因爲這一小小的舉動,赫本更快在影壇獲得一席之地,並一舉斬獲第2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在頒獎典禮上,激動到語無倫次的赫本沒忘記表達對派克的感謝,稱“這是派克送給她的禮物”!
戲裏如此默契的兩人,讓不少人開始猜測,戲外的兩人是否會繼續這份情緣?
哪個少女不懷春?面對這樣一名翩翩君子,赫本自然是喜愛至極的。
但礙于派克已是三名孩子的父親,她只能把這份感情深藏于心。
而派克對赫本的感情早已溢于言表。
其實,那時的他和妻子感情已經破裂,但還未離婚,所以,對于這份愛,他從未說出口。
戲中的兩人,愛而不得,戲外的兩人,依然愛而不能。不是因爲不夠愛,而是因爲太愛。
04
拍攝完《羅馬假日》後,自知給不了赫本幸福的派克,便主動介紹了好友梅爾·费勒给她。
沒多久,赫本與費勒便結婚了,那是1954年9月,他們在一個小教堂裏舉辦了簡單的婚禮。
遠在美國的派克趕來參加了她的婚禮,他送給赫本的結婚禮物是一枚蝴蝶胸針,據說是他祖母傳下來的,但他沒有說。
也許,他希望這枚胸針能代替他靠近赫本的心,時刻與她在一起。
但就在赫本結婚次年,派克離婚了,而此刻的赫本,還沉浸在新婚燕爾之中。
在錯誤的時間遇見正確的人,只能終其一生,成爲遺憾。
隨著赫本事業發展,女強男弱的關系,讓費勒越來越多控制欲,赫本也因此停下許多工作,但依然沒有得到費勒的理解。
幾年間,赫本懷孕兩次,但因身體瘦弱而流産,五年後才生下兒子西恩。
他們的一個朋友評論說:
“費勒對奧黛麗好像有一種統治的權利,我覺得他所表現出的男子漢氣概比一般人還要強,他對她那麽生硬,說一不二,使旁觀者都難以接受”。
從小缺乏父愛的赫本,竭盡全力挽救這段婚姻,但在結婚10年後,赫本終于看清:
費勒對她的控制多于愛,而且還時有不忠的行爲發生,她的白頭偕老夢完全只是一相情願。
1968年秋天,赫本再次懷孕,但又流産了。這次事故之後,他們徹底結束了這段婚姻。
但遺憾的是,派克已經再婚了。
兜兜轉轉一大圈,最終,兩個人還是失之交臂。
錯誤的時間遇見正確的人,終究只能是一種遺憾。
不過,兩個人卻用大半生的時間譜寫了一種超越愛情的感情,至今成爲一段佳話。
每次,赫本來到美國,都是第一時間去看望派克。
赫本遭遇離婚,很少表達的她唯獨對派克敞開心扉,向他傾訴:
“在這個圈子裏,婚姻真難維持啊!請你相信我……我本來想白頭偕老,但太難了,太難了!”
派克也多次寫信安慰赫本,鼓勵她堅強面對,勇敢去愛。
2017年9月,倫敦佳士得拍賣行對赫本的私人物品舉行拍賣,有一件特別的物品非常引人注目。
這是一封格雷高裏·派克写给赫本的信,上面写着“我親密的死黨,我一直都在”。
這樣的稱呼,這樣的措辭,不禁讓人感動。
1975年,派克的長子自殺身亡,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哀,讓派克痛不欲生。
得知噩耗的赫本,第一時間從瑞士趕到美國,看望派克。
此時的派克閉門不出,誰來也不見,只有赫本讓他打開了大門。
四十載的相知相惜,兩人的交情早已超越了友情、甚至愛情,但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們深情卻不暧昧。
1992年,赫本從索馬裏看望受饑餓困擾的兒童回來後,一直覺得胃疼,可是也沒當回事,在朋友勸說下,她才接受了檢查。
結果在赫本的腹腔內發現了癌細胞,而且已經擴散。
1993年1月20,奧黛麗赫本因結腸癌在瑞士洛桑去世,享年64歲。
出殡那天,77歲的派克在妻子的陪同下,來到赫本的葬禮。
這讓人大吃一驚,因爲1991年後,派克幾乎足不出戶,只是待在後院裏伺花弄草。
白發蒼蒼的派克拄著拐仗,步履蹒跚來到棺木前,哽咽著說:
“能在那個美麗的羅馬之夏,作爲赫本的第一個銀幕情侶握著她的手翩翩起舞,那是我無比的幸運。”
然後,他低頭在棺木上輕輕一吻,輕聲呢喃道:“你是我一生最愛的女人。”
他開始放聲大哭,淚流滿面。
這句表白,遲到了40載的告白,赫本,終于聽到了。
這是藏在他心底40年的秘密啊!
在萬千人心中,赫本是“天使”,可在派克心中,他只想做她的“天使”,可以守護她、陪伴她一輩子。
赫本走了,但派克送給她的蝴蝶胸針依然完好躺在首飾盒裏。
2003年4月24日,在一次赫本遺物的慈善義賣活動上,87歲的派克親自去買回了那個陪伴赫本40年的蝴蝶胸針。
這枚帶著赫本心跳的胸針,輾轉流離,終于再次回到派克手上。
人生,似乎又從終點回到了起點,時光,似乎又回到了《羅馬假日》的那個夏天……
她還是天真浪漫的少女,他是溫柔多情的紳士,但這一次,他終于握住了她的心跳,這一次,她的心終于爲他而停留。
一個多月後,心無遺憾的派克永遠地閉上了雙眼,追隨赫本而去。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
在這個永遠沉睡的夢裏,她將只是他一個人的“公主”,而他,是她永遠的“護花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