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OFweek物聯網
物聯網智庫 轉載
導 讀
在物聯網産業中,三星、華爲和小米,又有哪些不同?
2月12日淩晨3點,三星S20年度旗艦終于正式亮相,據了解,三星Galaxy S20系列的三款産品,在設計,性能、拍照上進行了大幅提升,主要數據下:
(圖片來源:三星中國)
而在這極端數據的背後,卻是三星對物聯網産業的核心布局。在三星的物聯網布局中,正如同華爲、小米等企業——以手機爲人機交互點,從而拓展到電視、掃地機、空調、冰箱等一系列家居産品。
然而,在物聯網産業中,三星、華爲和小米,又有哪些不同?
三星:從單品到系統
作爲一家依靠商貿出身的企業,三星在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已經成爲韓國最大的跨國企業集團,旗下涉及三星電子、三星SDI、三星SDS、三星電機、三星康甯等企業,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衆多領域。
然而在物聯網方面,三星通過收購的方式,從而拓展自己在物聯網産業中的發展。據了解,三星物聯網戰略呈現出“先産品後平台,先單品後系統,先底層後頂層”的特征。爲此,三星做了如下布局:
1、整合物聯網應用系統:三星將Samsung Connect、Smart Home、Smart View和更多平台統一到SmartThings應用程序中,用戶則只需使用一個應用程序,通過手機、電視或汽車連接來控制任何支持SmartThings平台的所有設備;
2、全面開放IoT平台:爲了方便用戶更好的開發基于三星的物聯網平台,三星把SmartThings相關工具包全部進行集中打包,並免費開發給所有用戶。
從而讓生態合作夥伴能更好、更便捷的把自己的産品、服務及平台與三星物聯網平台連接,實現最終的互聯互通。
3、Project Ambience(布景計劃):該計劃其實是一個微型芯片,據三星介紹,該芯片能大範圍安裝在日常物品中,從而使物品連接物聯網中,具備各類智能化應用。
但該芯片目前僅能通過Bixby進行控制,三星稱該加護爲“次世代物聯網”;
4、物聯網安全元件(IoT SE):與之前的ARTIK模塊不同,三星物聯網安全元件 (SE) 能爲物聯網行業提供了一站式軟硬件解決方案。
借助包括硬件、軟件和定制支持在內的一站式解決方案,三星物聯網可加快各種物聯網應用(包括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移動、中心和物聯網模塊)的上市時間,使相應應用的客戶可以盡快使用應用。
通過這些布局,三星在短時間內大量擴充用戶,據OFweek維科網編輯了解到,三星物聯網平台已經被應用在200多個國家中的不同環境中。
然而,在此環境下,華爲又有哪些表現?
華爲:合作共贏
華爲與三星的思路較爲相同,但華爲的發展之路並不平坦,由于在5G方面的領先發展,美國政府不惜動用一切力量遏制華爲的發展——把華爲納入到美國實體名單,任何美國企業售賣給華爲的産品,均需經過美國政府的批准。
在美國的打壓下,華爲開始對産品進行“去美國化”——根據外媒2019年12月2日報道,華爲Mate 30在經過瑞銀和日本技術實驗室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的拆解後,已確認不含美國配件,真正實現了配件去美國化的目標。
在這一環境下,華爲物聯網産業並未受到過多的影響,對于華爲而言,其在“1+8+N”的物聯網戰略中,“1”、“+”和“8”才是自己的核心。
“1+8+N”戰略以手機爲核心,從而帶動8個智慧交互平台,並讓各類符合HiLink標准的泛IoT設備相連。
在泛IoT中,華爲分爲兩個板塊:華爲嚴選和其他符合標准的設備。根據不同的版塊,華爲將提供不同的服務。
在連接方面,華爲同時還大力打造以巴龍5000通信芯片爲核心的芯片,根據使用環境的不同,華爲物聯網芯片區分爲不同的系列,從而讓各個設備連接5G網絡,從而提升數據傳輸,進一步加強設備與設備之間的聯動速度。
同時,華爲在2019年8月9日,華爲在東莞舉行華爲開發者大會,正式發布操作系統鴻蒙OS。
鴻蒙OS是一款“面向未來”的操作系統,一款基于微內核的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它將適配手機、平板、電視、智能汽車、可穿戴設備等多終端設備。在物聯網産業中,鴻蒙操作系統的優勢相對明顯:
1、鴻蒙操作系統則是基于微內核的架構進行研發,從而使其更適合當前物聯網産業的特點和發展;
2、我國缺乏自主知識産權的系統,必然會導致各類研發和拓展中受限于他人。而華爲鴻蒙操作系統的面世,也將避免這一問題。
華爲鴻蒙操作系統的發布,標志著我國自主研發的物聯網操作系統的正式上線,特別是在華爲以“合作”模式的發展下,將更好的配合國內物聯網企業的發展,從而避免各類對接難題。
據了解,隨著華爲物聯網産業的發展,國內大量企業主動加入其中,不斷擴充到“華爲嚴選”品牌之中。
同時,大量海外企業根據自身發展方向和趨勢,主動生産符合HiLink標准的産品,從而以第三方企業的角色進入到華爲物聯網生態中。
小米:沒有投資解決不了的問題
小米作爲全球最“年輕”的世界500強企業,其在物聯網産業的布局並不晚,而其布局的方式與華爲等企業一直——以手機爲核心,從而控制其他物聯網設備。
小米CEO雷軍也曾表示:“PC互聯網時代連接了10億設備,移動互聯網時代連接了超過50億設備,而IoT將會連接500億量級的連接規模。”
爲此,小米在2013年就啓動了“小米生態鏈”計劃。
小米爲快速布局物聯網戰略,采用了投資的方式——截止到2019年8月,小米投資了270家企業。但小米的投資並不一定能帶來100%的回報。
例如小米的松果芯片,由于芯片的問題,導致搭配松果芯片的手機銷量極低。而即將在2月13日發布的小米手機10,依然搭配高通骁龍處理器。
由于投資過多,導致外界曾一度稱小米爲“投資公司”,對此,小米CFO周受資表示:“我們是戰略投資者,我們的出發點是通過投資強化主業,發展前沿布局。”
同時強調,小米投資的270余家企業,主要主要圍繞搭建AIoT生態鏈和互聯網服務生態鏈。
小米在投資企業後,並不會對這類企業進行股份控制,而是提出商品共同研發,並通過小米的各項測試(與小米手機、小愛同學無縫對接)。
所有研發出的商品都有統一的工業標准及設計,同時價格要低于同行。而這些被投資企業,可以通過小米強大的營銷能力進行線上、線下銷售。
在這種模式下,小米取得了絕對的成功,並在2018年7月上市,並成爲最“年輕”的500強企業。
隨著小米在IoT産業的布局,小米已經建立起了全球最大的消費級IoT平台,據小米財報數據,截止2019年9月30日,小米IoT平台已連接的IoT設備數達到2.13億台。
然而,小米並不滿足于此。在2020年1月2日,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發布新年全員信,信中雷軍提出小米2020年重大戰略升級:2019年年初提出5年“AIoT”100億元的戰略,加碼升級爲5年投入“5G+AIoT”500億元。
由此可見,未來的小米在物聯網産業中的布局,將會越來越大,所涉及的産業也愈加完善。
寫在最後
隨著S20的發布,必然會引起新一輪的手機競爭——用戶更換手機的同時,或將更換更加適合的物聯網設備,這並不是企業所想看到的現狀。
如何鞏固自身在物聯網産業中的優勢,是對物聯網企業提出的問題,在這一問題上,華爲的回答是與合作夥伴共同把設備及系統實現前裝。
小米則定位在年輕人的購買力和心態,從而爲用戶提供DIY所帶來的成就及樂趣。
但對于三星而言,由于售後服務問題,使其在中國的地位一再下跌,但在海外市場上,三星的布局相比華爲和小米而言,更適合國外用戶的生活環境和特點。
而其目前在汽車領域中的布局,也將進一步推動三星在物聯網産業的發展,並把大量物聯網企業甩在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