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關注疫情前線新聞的背景,一條看似普通的後方新聞,引起很多人關注。有媒體報道,央行日前推動發放專項貸款,以支持抗擊疫情及受影響的企業,專項貸款利率較低,只有3.15%左右。據稱,北京有300家企業向當地地方銀行申請貸款574億,其中小米申請50億,美團40億。
網絡上一片議論,質疑的矛頭指向這些申請專項貸款的大企業,美團首當其沖。細思之後,頗爲感慨。
殘酷的現實是,中小企業一般而言是很難分到羹的。貸款利款再怎麽低,到期終究是要還的。相較之下,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到期不還,形成壞帳的可能大,銀行當然要挑風險小的大企業放貸。收同樣利息,銀行爲什麽要把錢給風險大的?所以這麽多年來,任憑高層如何強調幫助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症結依然難除。一句話,銀行有不良資産考核指標,高風險企業不符合銀行放款取向。
過去,大家批評銀行貸款流向了國有企業,現在,民企巨頭再拿走大頭,剩下的三瓜兩棗打發給中小企業,最終演繹了一出挂著給中小企業貸款的大旗,實際是大鳄們藏身旗下分食可口美味的大戲。
罵美團,罵小米,是眼看分不到羹湯的群體的情緒表達。這是大的方面,而細節上,還有特殊原因。
王興領導的美團,如京東、阿裏等巨頭一樣,除了特色的主業之外,還有共性的金融服務。美團借助龐大的商戶群體,推出面向商戶的貸款融資業務,涉足金融領域。
可以想象得到的畫面是,美團這邊拿著政策福利下的低息貸款,那邊向其商業網絡中的商戶放出高息貸款(有據可查的是日息萬五,年化18%),這筆收益從邏輯上來說,有點發國難財的味道。有人可能會說,此40億並非直接用于給商戶放貸。一個大池子裏的水,不同的出口而已。
另外,讓人诟病的是貸款理由,美團稱是用于爲武漢一線醫務人員提供免費送餐的資金支持。這個理由挺有意思,感覺是生搬硬套與疫情扯上關系,貌似有關系,細思後發現邏輯荒謬。公衆的質疑是,醫務人員的餐食需要你美團免費送嗎?你能提供的免費單有多大?每一單免費額是什麽標准?這些免費送支出的對價,爲什麽對應的是40億,而不是30億、20億?
如果你免費,這是愛心行爲,贏得身前身後名,大家給你一個大拇指,你贏得了聲譽,品牌鍍了金,獲客競爭力增強,這是實實在在的回報。結果,一申請優惠貸款,給人的感覺是,企圖借抗疫撈回一把。再仔細琢磨,怎麽感覺有點詐捐的味道啊?!扯上了道德風險。
有媒體記者還查了一下美團的季度報告,顯示其現金流還不錯,負債率也不高,說明其貸款並不急迫,也未必必需。這更加重了美團借機撈取超額利益的質疑。有個讀者很委婉地說,雖然人家沒犯法,但充分展現了商人唯利是圖的本色。可謂一語中的。
在悄無聲息中,美團公司股價在港股一路走高,市值最高超過6000億,力壓百度,緊跟阿裏、騰訊,跻身國內互聯網巨頭前三甲。民間的說法是,是千萬個外賣小哥將王興擡進了五千億豪門。王興風光無限,外賣小哥卻受嚴苛要求,疲于奔命。更多的怨聲還在于商戶,過高的傭金維持了美團的高速成長,也壓得這些實體經營者步履蹒跚。據稱,美團收取商戶23%的份額,近四分之一被拿走,多少商戶苦苦支撐而強顔歡笑?利益分配是個敏感問題,也容易招致罵聲,何況是在受疫情影響餐飲企業生存艱難的當下。
申請不申請優惠貸款,是美團們的事,但批不批,是銀行的事。不批比批好,少批比多批好。輿情之下,美團們如果能知恥而退,也未嘗不是成人之美。(老陳醋/文)
想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本人喜歡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學習交流,想創業的在評論區或發私信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