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胡潔梅 許翔宇
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企業和員工面臨大顛覆,技能淘汰速度更快,在職前的教育投資,已不足以保障個人在職場的競爭力。
政府加大力度推廣持續教育與培訓,讓國人在人生各個階段,能依據需要和志向自我提升,朝“終身學習參與率”的目標推進。
本期《實況報道》向學府、企業和上班族了解,在這個日趨多元化的持續教育市場,上班族遇到哪些挑戰,又收獲了什麽?
更多員工選擇不斷進修,終身學習。(盧芳楷)
新躍社科大學持續與專業教育中心主任王德欽博士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提出對持續教育與培訓的觀察與看法。他指出,換作幾年前,大專學府一般是把原有的課程“拉出來”給成人學員選修,便稱之爲成人教育。如今,大專學府更注重從需求出發,向企業了解市場需要,再相應地設計和推出課程,旨在讓學員可在職場學以致用。
躍大是成人教育的“先驅”,原本隸屬新加坡管理學院。新加坡管理學院自1992年受政府委任,爲成人提供開放大學課程,學院後來設立大學部-新躍大學。新躍大學2005年成立時,主要爲工作人士開辦部分時間課程,2014年起也提供全日制學士課程。
教育部2016年宣布新躍大學將升格爲我國第六所公立大學,後來改名爲新躍社科大學,重點爲社會科學領域培養專才,並延續它爲工作人士提供終身學習機會的定位。躍大算是成人教育的先驅,但在近年來,其他大專學府也加大力度推行持續教育。
大專學府持續教育與培訓課程截至去年達1萬3000個
教育部受詢時指出,截至去年底,本地大專學府提供約1萬3000項持續教育與培訓課程,這包括大學、理工學院和工藝教育學院提供的部分時間課程、學士後課程、工讀專業文憑,以及技能創前程(SkillsFuture)的短期單元式課程等。
大專學府的成人學員從2018學年約16萬8000人增加到2020學年約35萬人。新加坡精深技能發展局今年公布的數據也反映,去年有約66萬人通過精深局資助的計劃培訓,包括“新心相連”(SGUnited)技能提升計劃等。去年有超過24萬7000人利用培訓補助抵消課程費用,比前年的18萬8000人多約三成。
王德欽認爲,新加坡人一般是“肯拼”且實際的一群。“他們關注上課後,是否在工作崗位上有幫助,所以我們在設計課程前會向業界了解技能的需求。現在,整個持續教育與培訓市場算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不只有部分時間文憑課程,單元式課程、工作坊、研討會等,還有Coursera等國際線上平台。
“每個人對學習的需求和動機不同,有的可能覺得到線上平台學,大概了解內容就足夠,不覺得須要接受測試或拿證書。關鍵是,學員得看到培訓的意義,不同種類的學習模式可讓人們各取所需。”
規劃課程時,躍大考慮成人學員得兼顧其他責任的需要,允許他們用八年的時間,完成部分時間的文憑課程。王德欽指出,多數講師來自相關領域,教書是副業,他們可以把業界的經驗帶進課室,確保學習與時俱進。課程每幾年也須檢討更新,特別是科技方面的課程。
爲了提倡終身學習,新加坡國立大學2018年推出“國大終身學習計劃”,把校友的學額有效期延長至20年,鼓勵他們畢業後回母校進修。國大副教務長(專碩課程與終身教育)梁慧思教授受詢時說,校友對計劃的反應好,各院系提供的課程配合不同領域的行業轉型藍圖。
國大利用各種教學法爲成人學員提供更實用的課程,結合面對面教學和線上形式,相當受歡迎。課堂教學著重于讓同學之間討論與交流,並解決實際問題。國大也制定素質保證框架以及協調委員會,確保課程的素質。推出新課程前須經過委員會的檢討與批准。校方也會在課程結束後向學員展開調查,反饋可用來改進課程內容。
新加坡理工學院屬下的專業人士與成人持續教育學院主任黃健昌指出,學院重視教員的培訓,除了定期與他們檢討工作表現,也爲他們舉辦工作坊與研討會,支持他們采用最新的科技和持續教育教學法。
熱門的課程包括數碼與科技、數據分析與數碼媒體類課程等。新加坡理工也與企業夥伴合作,包括與博世力士樂(Bosch Rexroth)在裕廊創新區設立培訓中心,支持本地員工提升技能。
教育部表示會支持大專學府發展持續教育與培訓,成爲“持續學習學院”,包括檢討課程選項,並加強教員能力等。除了提供培訓津貼外,精深局也協助企業提升能力,例如與業界領袖推行“領頭羊計劃”,推廣技能培訓。
企業與學府合作 爲員工量身定制課程
私人教育學府也是持續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推手,除了爲企業量身定制課程,也爲員工設計多元及便利的學習模式。
職總恒習特殊項目和企業發展策略總監蘇慧萍回複《聯合早報》詢問時說,職總恒習與SMRT合作,設計一套提升服務質量的課程,讓前線服務人員了解特需乘客的需求及如何提供適當支援。
她指出,目前受成人學生歡迎的課程包括精深技能發展局提出的關鍵核心技能相關課程,如適應及協作能力,以及數據分析等“輕科技”課程。職總恒習今年推出編程語言基礎等“重科技”課程,也十分受歡迎。“疫情加速各行業數碼轉型,雇主也在招聘具備關鍵核心能力和科技技能的員工。許多學員報讀這些課程是爲爭取職業晉升或轉入科技領域。”
新加坡管理學院首席學習官楊萬福博士說,學院去年爲大華銀行員工開辦的設計思維培訓課,以及協助他們了解行業新型金融趨勢。學院也針對個人職業晉升和企業轉型需求,推出不同學習方案,包括在職學習。
前年碰上疫情暴發,學院課程報讀率下降,但去年全年報讀率則上升39%。除了數碼和行業技能,有關如何處理複雜問題等專業課程也獲青睐。
企業培訓“領頭羊” 協助同行提升員工能力
另一方面,在培訓上表現傑出的企業也被政府委任爲行業“領頭羊”。廣惠肇留醫院前年底受委爲社區護理領域的企業技能創前程行業領頭羊(SkillsFuture Queen Bee),協助同行企業轉型和提升員工專業能力。
廣惠肇留醫院助理主管羅偉年說,院方有專門的小組負責設計培訓課,以及推動院內終身學習文化。近幾年,醫院每年平均有六成職員完成20個小時培訓。他強調,院方在確保日常運作不受影響的前提下,鼓勵員工參與培訓,並推出“小塊”式單元課、在職訓練,面授及網課等多元模式,盡量爲職員提供方便。
爲建築領域提供技術軟件的科技起步公司VRCollab則安排職員參加技能創前程行業領頭羊計劃的培訓課程。由寶德集團(Boustead)規劃的培訓課內容有關融合數碼服務,而寶德也是VRCollab的其中一個客戶。
VRCollab總裁劉玉榮說:“安排員工培訓的目的必須明確,內容可讓他們學以致用。部分員工沒有在建築行業工作的經驗,參加由客戶制定的課程讓員工了解建築領域的需求,能更好地服務客戶群,支持建築業的數碼化工作。”
黃淑君(右)去年考獲新躍社科大學的心理學榮譽學位,半工半讀期間丈夫徐臻彥會開車接送她。(受訪者提供)
空姐一下機 拉著行李去上課
大學畢業後當空姐,黃淑君在32歲時重返校園進修心理學,邊念書邊工作。她曾一下飛機,就拉著行李到大學上課,或上完課直奔機場。
黃淑君(38歲)笑說,在那一段半工半讀的日子,每當飛機抵達目的地時,她不像之前那樣有松了口氣的感覺,因爲等著她的是得複習的課業。工作時,她帶著學習材料,利用空檔溫習或完成作業,較難有機會與同事外出娛樂。
她在大學主修數學,畢業約10年後到新躍社科大學修讀心理學。從數字“轉戰”文字,她得適應念書並寫文章的學習,還得兼顧工作,難免想過要放棄。但家人的支持讓她堅持理想繼續努力,在五年內考獲心理學榮譽學位,去年再次戴上方帽。
黃淑君受訪時說,從事空服工作的第10年,她開始思考未來的方向,決定朝自己熱衷的領域進修。她對輔導感興趣,也關注心理健康,因此選擇修讀心理學。當時,她因達到一定的服務年限而獲得一筆獎勵金,覺得應該好好利用,自我充實。
她打趣地說,只要想到學費不便宜,再累也沒想過要停學。公司也有一項贊助計劃,讓想進修的員工申請,這幫補了她一部分的學費。
課程安排在傍晚,她一般每周有兩天得回大學上課。部分單元有線上學習內容。對黃淑君而言,學習少不了面對面的交流,才可以達到更好的成效。大學也會把課堂內容放上網,方便缺課或是想重溫內容的學員。
她說:“半工半讀教會我自律,我得安排好日程,在工作之余准時完成。工作排期與上課時間有沖突時,我盡量找人換班。慶幸有科技,如果缺課,我還是能自習。爲了減少缺課的情況,我有時出差回來後就拉著行李去上課。累是一定會累,但只要想到目標,我就有動力前進。”
黃淑君坦言,那段期間少了許多生活情趣,因此很感謝丈夫的體諒。丈夫是名貼心的司機,在她下課後接她回家,有時也幫她帶上行李,開車到大學接她到機場開工。
半工半讀不簡單,但她覺得收獲不少,掌握的知識可爲她日後的事業規劃開啓更多機會之門。
劉秋霞去年被裁退後報讀職總恒習的五項短期課程,爲自己增值加分。(受訪者提供)
經理告訴孩子:媽媽也要“補習”
去年4月與服務17年的跨國公司“金手握別”,自尊心受創的劉秋霞來到人生交叉口。
在一蹶不振或重新出發之間,她毅然選擇後者,重返課室,爲自己裝備新知識與技能。同年12月,她獲另一家跨國公司聘用,還爭取到更好薪金待遇。
44歲的劉秋霞之前在一家美國測試與測量跨國公司擔任亞太區域運營經理。雖猜測到公司准備裁員,她沒有料到自己會連同團隊一並被裁退,內心受到打擊。“我之前常代表公司到國外出差,設立區域辦事處和參加展銷會,習慣工作帶來的挑戰和刺激。突然賦閑在家,一度感到很脆弱和沮喪,也擔憂下來家裏的財務狀況。”
劉秋霞和當行銷經理的丈夫有兩個分別8歲和12歲的兒子。休息兩個月後,她決定重返職場,但兩三個月裏投寄近百封求職信都石沉大海。
她決定重新思考策略,于是咨詢職總恒習的課程顧問,探討該提升哪些技能,以及如何借助自己在營運、客服、營銷和項目管理方面的經驗,規劃下來的職業道路。
下來約半年,她報讀職總恒習與專業培訓夥伴合作開辦的五項短期課程,包括職場管理和靈活應對技能、項目管理、數碼營銷及數據分析,掌握可轉移技能,爲自己增值加分。
放下身段 用心學習
由于同學大多是工作人士,對她來說,最大挑戰還是放下身段,勇敢面對自己待業的狀態。“身爲成人學生,學習心態要調整。課前功課做得越足,上課時收獲就越大。”
除了妥善地規劃時間,兼顧課業和家庭,她也善用所學的營銷技巧,在撰寫履曆和更新求職社交網站時以特定的字眼凸顯自身強項,也主動聯系招聘者。去年底,劉秋霞被獵人頭公司相中,加入一家英國零件制造跨國公司,擔任亞太區域營銷經理,也負責推動數碼行銷平台。
失業後重新站起來,劉秋霞的最大啓發是,遇到挫折要勇敢求助。“起初進修課程時,我告訴孩子,像他們上補習班一樣,媽媽也需要‘補習’。學習新知識,繼續往前走,才會有新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