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大家一個背景。新加坡的生育率出了名的低,老齡化嚴重,最近這些年,政府中小學一直在縮減合並。也就是說,新加坡的實際學齡人口(包括一些國際留學生),僅僅相當于中國四五百萬人口的中型城市。
目前新加坡常駐人口570萬,其中公民只有不到400萬,永居常年維持在50多萬,此外就是外籍工作者。在這些外籍工作者中,建築工人,巴士司機,女傭等職業的工作者是不可以帶家屬居住在新加坡的,這部分至少有四五十萬人,是沒有子女在這邊讀書的。
NO.1 新加坡高考去向
每年考入牛津劍橋這兩所的有兩三百人,新加坡的政府大部分高官都是這兩所名校畢業的。數據顯示,牛津劍橋海外招生最多的中學裏,top2是新加坡的,top5有3所新加坡的,top10大概有5所來自于新加坡。其他美國頂尖名校在坡每年也會吸納不少優秀生源,換句話說,僅歐美頂尖名校,每年能從新加坡招走差不多上千人。而本地大學,像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每年在本地招生差不多四五千人。
想想看,一個四五百萬人口的中等中國城市,高考千名左右能去哪裏,985多半是有保障,但清北應該夠不到。但是在新加坡,進世界名校不需要進入高考前一千名,因爲排名靠前的也有不少讀本地的。所以進世界頂尖名校的難度,按照人口比例來算,比中國考985,211還低。高考中等的考生,如果不挑專業,純粹混文憑的話,可以夠一下南洋理工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門檻,按照人口比例來說,中國二本水平。(爲防止擡杠,特意加上不挑專業這個詞)
新加坡高考成績不太有競爭力的會考慮哪裏呢?澳洲八大,墨爾本大學,雪梨大學,昆士蘭大學等。
總結一下,本地考生,如果按照人口比例來說,中國985的水平,這邊可以輕松進世界頂尖大學。中國一本的水平,這邊可以在新國立,南洋理工裏挑一個不差的專業。中國二本的水平,這邊可以去讀澳洲八大學院,或者在本地的亞洲頂流學校讀個冷門專業。如果按照人口比例來說,可以說,新加坡的學生高考進世界頂尖名校的難度,比中國低了不止一個數量級。
NO.2 新加坡教育質量變態高?
有兩個很常見的傳聞:新加坡從小學就開始按照成績分班,新加坡上課外補習班的風氣很盛。所以很多人會問新加坡是不是孩子學習壓力非常大,課業負擔非常重。
首先,新加坡中小學教育質量的確是全球領先的,但是也不用過度神話新加坡的教育質量,小學孩子的考卷和日常題目,教育體系的知識廣度大于中國,深度和難度就遠遠不及了。但有一個優勢是新加坡獨特的,就是英文作爲第一語言,這就很能在英語體系世界的教育競爭中脫穎而出。
此外,新加坡還有一個隱藏加分項,就是人口基數少。雖然本地學子沖到歐美名校的比例頗高,但總的人數有限,所以歐美對此比較容忍。在北美,亞裔入名校的門檻遠高于其他族裔。而新加坡恰恰是東亞的學習質量,歐美的入學標准,放眼全世界,還真是獨一份。
第二,學習壓力的話題。跟歐美、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家比,新加坡學生的教育壓力確實還是蠻大的,但是比起中日韓(包括台灣和香港地區),其實壓力根本不大。 中國新移民的子女來坡,通常第一年都會面臨語言關問題,英語很難及格,哪怕國內學校裏英文成績很好。第一年如果遇到分班,基本都是最差的班,但是過了語言關之後,都會分到前面去。
輔導班很盛行也是真的。小學只上半天課,還不留作業,中學下午都是興趣班課程,作業聊勝于無。你說家長爲啥要給孩子報班?但即便算上輔導班的內容,這邊孩子的平均學習時間和壓力,也比國內一線城市不上輔導班的要低。同樣的投入和壓力,國內競爭的是985和211,這邊競爭的是歐美頂級名校,您覺得哪裏更適合孩子呢?
NO.3 中國新移民中學進好學習較易
總結一下,新加坡教育優異的真相是,以英語爲母語,以東亞一線城市平均的教育水准,角逐歐美的平均教育標准。
在新加坡,很多中國新移民子女雖然因爲新加坡優先本地人、語言關等因素,小學沒能進名校。但基本中學沒有進不了好學校的(進中學只看成績,高級華文課還有加分,對中國新移民來說這個加分就是撿的,很多本地華裔子女都不學高級華文課)。很多人來新加坡的時候擔心孩子學習跟不上、壓力大,真的沒必要,過語言關需要一點時間,之後基本上一馬平川,野心大想上歐美名校的多刷刷題,想混個亞洲頂流學位的,就很輕松了。
新加坡中學4年,然後考o水准,之後分流,部分人去讀三年 poly然後工作,部分去報考初級學院,2年後,考a水准上大學。對于中國人習慣的學制來說,中國的初高中是3+3,新加坡的中學加初級學院是4+2,可以粗略認爲初級學院就是我們的高中,只不過這邊初中四年,高中兩年。o水准的成績,除了可以報考初級學院之外,還可以報讀澳洲八大名校的預科班,理論上一年預科班就可以轉入對應的大學一年級就讀。也就是比上高中還少一年就可以上大學。
報本地top初級學院的門檻(可以理解爲重點高中),遠高于報澳洲八大名校預科的門檻。或者甚至可以說,但凡是能考上的初級學院的,幾乎都有資格報讀澳洲八大名校預科班。雖然澳洲大學預科班轉入大一也有一定的淘汰率(大約20%-30%吧),但至少說明一點,新加坡學生去澳洲讀名校的門檻,是非常低的,比上個好高中的門檻還低的多。
kaisu parents是新加坡很熱的話題,確實很多家長追求子女教育投入很大,但其實這邊競爭壓力真的比中國小太多了。新加坡本地精英人群非常重視教育,但普通老百姓很多對孩子都是散養。
新加坡學生要想進入中國名校,門檻較低。永居的可以參與華僑聯考,公民直接用留學生身份。實際上有些聰明的本地家長已經會用這種優勢,就在今年,華僑生聯考總計有5048名考生通過審核,這是近年來報考人數首次突破5000人!
NO.4 名校高速路未來會否擁堵?
越來越多家庭發現了這條捷徑,華僑生聯考這條名校高速路未來會否擁堵?
最重要的還是提前規劃,根據孩子和家庭情況,選擇適合的海外身份,通過身份轉換,實現教育賽道轉換,爲孩子進名校鋪路搭橋。
目前,教育部對于華僑生的身份審核愈加嚴格。孩子要想參加華僑生聯考,較爲快捷的方式便是取得外國長期或永久居留權,但華僑生的身份界定日趨嚴格,增加了海外居住時間等限定條件。如果各位家長有計劃讓孩子報考華僑生聯考,那麽至少需要提前4-5年開始規劃。
新加坡學校學費和國內的國際學校差不多,有的國際學校學費甚至比國內還要便宜;貼心的陪讀政策更受中國家長的青睐;就讀期間就能申請綠卡,更成爲家長想爲孩子多留一條出路的絕佳之選。最重要的是, 擁有新加坡綠卡對孩子今後申請世界名校有極大的幫助——新加坡大學的學分可以直接轉到歐美學校。這個政策是新加坡誠心誠意歡迎低齡人才的一個態度體現。
身份的轉換,獲得的並不僅僅是一處房産或是一個身份,而是資産配置以及財富傳承的效益最大化,爲子女投資一個擁有更多自由、選擇及保障的未來。可謂是真正的一舉多得!
作爲家長一定不要放棄這個可以讓孩子變強的“拳頭”——海外身份規劃。請和PISTIS一起努力,盡早規劃,實現教育賽道轉換,讓孩子在億萬人群中發光發熱!